第三章動物揭秘1
揭秘動物的心靈感應
動物和人一樣,也具有超常感本能,它們也能夠預感危險,這就是它們的心靈感應。
1923年8月,在美國俄勒岡州,布雷諾帶著兩歲的小狗博比去印第安納州的一個小鎮度假時,博比不幸走失了。結果6個月後,博比曆盡千難萬險,曆經3000千米路程,終於從印第安納州回到了俄勒岡州的家。
之後,俄勒岡州的“保護動物協會”主席,返回到博比走失的原地點。沿途訪問了許多見過、喂過、收留它住宿、甚至曾經捉過它的人,最後證實了這一切確實可信。
與此同時,科學家卻想到一個問題,博比並沒有沿著它的主人往返的路線走,而它走的路與主人走過的路相距甚遠。博比所走過的幾千千米路,是它根本不熟悉的道路。那它是怎麼找到回家路的?
後來研究的結果使人們相信,這條小狗之所以能回家,是靠著一種特殊的能力和感覺找路的,這種本領與已知的犬類感覺完全不同。有人認為動物這種神秘的感覺和能力,是一種人類尚未了解的超感知覺,或者稱之為超常感。
超常感指的是有些動物能夠,以超自然的感覺感知周圍的環境,或者與某人、某事,或與其他動物之間心靈相溝通。然而,這種溝通似乎是通過我們人類並不知道,又無法解釋的某些渠道進行的。
多少年來,在世界各國都發現了很多動物的超常感行為。例如,它們有的會跑到從來沒去過的地方找到主人;有的似乎還能預感到自己主人的不幸和死亡;有的能預感到即將來臨的危險和自然災害。如地震、雪崩、旋風、洪水以及火山爆發等。
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前的四五天,一向很怕見人的老鼠,一反常態拚命地逃離房屋,往大街上亂竄,動物園裏的動物也莫名其妙地橫衝直闖。
動物的主人在大禍來臨時,可能會影響動物的超自然感覺。反過來,也可能影響動物的主人。曾擔任加拿大總理22年的麥肯齊·金,就曾預感到他自己十分喜歡的愛犬帕特,要大禍臨頭的遭遇。
有一次,總理的手表突然掉在地上,時針和分針在4時20分停住了。這位總理就感覺帕特在24小時內就要死了。第二個晚上,帕特爬到它主人的床上,躺在那裏靜靜地死去了,時間恰好是4時20分。
動物的超常感,引起了世界各國的科學家的重視,並做了大量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某些動物確實具有一些非常奇特的感覺本能,並能以獨特的方式,利用人類具有的5種感覺本能。還有一些動物的某些感官功能,是我們人類完全沒有的。而還有一些動物的超常感,則是我們現在還沒能完全了解到的。
1965年,荷蘭的動物行為學家延伯爾根在他著的書中寫道:“許多動物的非凡本能,以特殊生理作用為基礎。至今,我們還沒有了解這些作用。因而,才把這些本能叫做‘超感知覺’”。
動物世界有著許許多多我們未知的領域,在這些領域裏,充滿了神奇和奧秘。即使今天的動物學研究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動物的超常感本能的奧秘,仍然是我們所不了解的。
動物可以為自己治療
自然界裏的野生動物得了病,受了傷,誰能給它們治療呢?朋友們不要擔心,有些動物會用野生植物來給自己治病。
在北美洲南部,有一種野生的吐綬雞,也叫火雞。當大雨淋濕了小吐綬雞的時候,它們的父母會逼著它們吞下一種苦味草藥——安息香樹葉,來預防感冒。
熱帶森林中的猴子,如果出現了怕冷、戰栗的症狀,就是得了瘧疾,它就會去啃金雞納樹的樹皮。因為這種樹皮中所含的奎寧,是治療瘧疾的良藥。
貪吃的野貓到處流浪,它如果吃了有毒的東西,就會急急忙忙去尋找黍蘆草。這種苦味有毒的草含有生物堿,吃了以後引起嘔吐,野貓的病也就慢慢兒好了。
有一個探險家在森林裏發現,一頭野象受傷了,它就在岩石上來回磨蹭,直至傷口蓋上一層厚厚的灰土和細砂,像是塗了一層藥。有些得病的大象找不到治病的野生植物,就吞下幾千克的泥灰石。原來這種泥灰石中含氧化鎂、鈉、矽酸鹽等礦物質,有治病的作用。
更讓人驚奇的是,動物自己還會做截肢手術呢。
1961年,日本一家動物園裏的一頭小雄豹,左肢被一頭大豹咬傷,骨頭也折了。獸醫給它做了骨折部位的複位,上了石膏繃帶。沒想到,手術後的第二天,小豹就把石膏繃帶咬碎,把受傷的左肢從關節的地方咬斷了。鮮血馬上流了出來,小豹接著又用舌頭舔傷口,不一會兒,血就凝固了。
截肢以後,傷口漸漸地長好了,小豹給自己做了一次成功的外科截肢手術。小豹好像知道,骨折以後傷口會化膿,後果是很危險的。經過自我治療,就會保住自己的生命。
人們發現,一隻山鷸的腿被獵人開槍打斷後,它會忍著劇痛走到小河邊,用它的尖嘴啄些河泥抹在那隻斷腿上,再找些柔軟的草混在河泥裏,敷在斷腿上。像外科醫生實施“石膏固定法”一樣,把斷腿固定好以後,山鷸又安然地飛走了。它相信,自己的腿會長好的。
溫泉浴是一種物理療法。有趣的是,熊和獾也會用這種方法治病。美洲熊有個習慣,一到老年,就喜歡跑到含有硫黃的溫泉裏洗澡,往裏麵一泡,好像是在治療它的老年性關節炎;獾媽媽也常把小獾帶到溫泉中沐浴,一直至把小獾身上的瘡治好為止。
野牛如果長了皮膚癬,就長途跋涉來到一個湖邊,在泥漿裏泡上一陣,然後爬上岸,把泥漿晾幹。洗過幾次泥漿浴以後,它的癬就治好了。
動物自我醫療的本領,引起了科學家很大的興趣。它們是怎麼知道這些療法的呢?現在還沒有一個圓滿的解釋。
動物尾巴用處很大
動物身後大都長有一條尾巴,可不能小瞧這條尾巴。
夏天,你可以看到魚在自由自在地遊泳,魚兒究竟靠什麼遊泳呢?根據科學家試驗證明,尾巴是主要推進魚體和使魚兒轉向的器官。魚在水裏靠尾巴的左右擺動,對身體周圍的水施以壓力,得到水的反作用力,使自身向前行進。
鳥兒是靠翅膀在空中飛行的。鳥兒的尾椎愈合形成了尾椎骨,藏在體內脊柱末端。在短短的鳥兒尾巴上,叢生著又長又寬的羽毛,這些羽毛展開時好似扇子,能夠靈活轉動,便於掌握飛行方向,所以鳥尾在飛行時起到舵的作用。
另外,爬行動物中的飛蜥,哺乳動物中的飛鼠和鼯鼠等,它們在空中滑翔飛行時,靠尾巴平衡身體和控製方向。
澳大利亞的袋鼠的種類很多,其中紅大袋鼠與人差不多高,後肢極為強大,約為前肢的5倍至6倍長。另有一條粗壯而有力的尾巴,長可達3米。平時,它的前肢不落地麵,常用後肢與尾巴支撐身體,成為一隻三腳香爐,以便休息。隻有在吃草時,前肢才落地麵。跳躍時,尾巴像秤杆一樣,維持身體的平衡。
我們常見的馬、牛等哺乳動物,它們也長有一條長長的尾巴,而且尾巴末端還長著叢生的毛,當它們奔跑時,尾巴高高豎起,也起平衡身體的作用。
產於非洲尼羅河上遊的尼羅鱷,在世界鱷類中是大名鼎鼎的。這種鱷個頭很大,一般體長4米至5米,大者可達8米,重約1000千克左右。它生性凶暴,又長又粗的尾巴是相當危險的重型武器。它見到牛、羚羊、鹿等哺乳動物,在河邊飲水的時候,會突然將鐵鞭似的尾巴向上一掃,把這些動物打入河裏。然後張開大嘴,飽餐一頓。其他一些鱷類,也能用類似的行為傷害人畜。
在無脊椎動物中,也有用尾巴作為武器的。蜜蜂和胡蜂是大家熟悉的昆蟲,它們的腹部尾端有螫針,與毒腺相通。如果人擾亂了它們,或者搗毀了它們的蜂巢,它們就會用螫針螫人,並將毒液注入人體,使人中毒。
蠍子的尾部有一對毒腺,在行走時,張著雙螫,翹起尾部,遇到獵物或敵害就用雙螯鉗住,尾端勾轉將尾刺刺入對方身上,注入毒液。
蝙蝠白天棲息在較暗的地方,如建築物的縫隙、樹洞或岩洞裏,有的用後肢的爪將身體倒掛,有的匍匐著。每天黃昏和黎明出動,捕食昆蟲,每次活動約一個小時。
蝙蝠在起飛時,很像一個個風箏,從前肢、軀體、後肢,一直至尾巴間,有一層薄薄的翼膜,好像風箏上的糊紙,又猶如鳥兒的翅膀。有的蝙蝠可以自由蜷縮尾巴和後肢之間的翼膜,使其成為籃形。蝙蝠為什麼要偽裝成吊籃呢?因為它們依靠這個法寶,才可以捕捉身體較大的昆蟲。
動物充當信使的真相
鴿子當信使是早為人知的事,但狗、鴨等其他動物也能當信使就鮮為人知了。
1815年,法國的拿破侖在滑鐵盧戰役中被擊敗。得勝的英軍把寫有這個消息的紙條,縛在一隻信鴿的腳上。結果這隻信鴿飛越原野,穿過海峽,回到倫敦,第一個把勝利的消息送到了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