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克將軍對隆美爾意見很大,因為11月4日隆美爾下達撤退命令時,並沒有及時通知到他的部隊。
聽到元帥的問話後,他很冷漠地行了個軍禮,尖酸刻薄地回答道:“我們當然是指望不上別人的,隻是運氣稍好些,依靠自己的力量伏擊了一支英軍運輸隊,偷到了汽油,這才能追上您的部隊呀。看樣子,你們跑得還是不夠快!”
隆美爾知道他心裏不順,便沒說什麼,畢竟在這個關鍵時刻,能搞到些汽油是非常令人振奮的,從這點來講,蘭克將軍也算是立了一功。
對於隆美爾來說,這種腦袋屢屢被別人套進繩索,每一次都是在最後一刻才能幸運地掙脫出來的遭遇,讓他感到沮喪萬分。他很清楚,假如哪一天不走運的話,他和他的這支曾經能征善戰的隊伍,就有可能和他過去取得的所有輝煌一起,被深深埋葬在這殘陽如血的茫茫大漠中。
由於失去了製空權,討厭的英國轟炸機像影子一般追蹤著這支倉皇奔逃的疲憊之師,它們肆無忌憚地把炸彈傾瀉到“非洲軍團”的頭上,使隆美爾的逃跑之路逐漸轉變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死亡之途。
看到道路兩旁那熊熊燃燒的車輛和士兵們血肉模糊的屍體,一向意誌堅定的隆美爾不禁悲從中來。他站在布滿灰塵的敞篷車上,大聲地向士氣低落的士兵們喊話:“抬起頭來,勇敢的‘非洲軍團’的士兵們,蒙哥馬利那個渾蛋是追不上我們的,一旦元首給我們送來了援兵和汽油,我們就會像從前那樣狠狠地教訓一下可惡的英國人。”
然而,元首真的會派兵來救援嗎?隆美爾沒有把握讓官兵們相信,事實上,連他本人也不相信。
11月8日,雨後初霽,隆美爾決定再次轉移。他不得不放棄梅沙馬特魯,進一步撤退。在部隊向西移動之前,隆美爾與幾位裝甲師指揮官碰了一下頭,最後他們達成了這樣一個共識——必須讓部隊按先後順序有條不紊地沿公路開拔,這樣才不至於被敵人一網打盡。
這一招果然奏效,隆美爾和他的部隊很快就撤退到邊境上去了。在去往利比亞邊境的途中,隆美爾與伯爾恩德意外地相遇了。
伯爾恩德曾於11月4日晚些時候晉見過希特勒,他把希特勒的重要命令原原本本地轉達給了隆美爾:“元首指示,此時唯一要做的就是在非洲某個地方重新建立起新的戰線,而且要選擇在不太重要的地方。元首答應要讓你的裝甲軍團恢複元氣,重整旗鼓。你們很快就能得到最近生產的新式武器,其中包括具有大殺傷力的88毫米大炮以及41型高射炮,還有新出廠的10多輛巨型坦克、新式4型坦克和‘虎’式坦克,要知道,它們每一輛都有60多噸重。”
然而,剛剛因為受到點鼓舞而增添了一點信心的隆美爾被接下來的消息驚呆了。戰場指揮官威斯特法爾打來電話:“元帥,大事不好,一支龐大的、擁有10萬人的美軍部隊已在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登陸了,他們會從另一方向向我們逼近。”
隆美爾拿著電話愣在那裏,過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好,我知道了。”
此時的隆美爾已經對留在非洲徹底失去了信心。他很清楚,如果沒有軸心國的其他部隊作掩護,要想建立一個新的立足點是不可能的,看來的確是該撤出非洲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