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德軍布防的布厄艾特一線發動一次牽製性進攻,盡量拖住妄圖在此抵抗一陣的“非洲軍團”,另派一支強有力的裝甲部隊從遠距離迂回,從隆美爾認為幾乎不能通行坦克的大沙漠裏直插他後退時的必經之路——紮維爾,一舉切斷“非洲軍團”的後退之路。如果此戰成功,隆美爾要麼逃進大漠,要麼被趕下地中海,除此別無選擇。
當時,第30軍已接替第10軍擔任先頭部隊。蒙哥馬利與利斯一起偵察了阿蓋拉的陣地後,決定於12月5日發動進攻。蒙哥馬利計劃由弗賴伯格率領新西蘭師迂回到敵人的南側,奔赴馬臘達北麵的陣地,再從那裏襲擊隆美爾部隊的後方,同時由第51高地師和第7裝甲師從阿蓋拉正麵發起進攻。
阿蓋拉從表麵上看是一個很難攻的陣地,但它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它的南翼側是開放的。雖然南翼側通行困難,但畢竟是可以通行的。盡管隆美爾十分清楚他的翼側所麵臨的危險,但可憐的是,他缺乏汽油,以致於不能用坦克去攻擊蒙哥馬利可能向南麵縱深開進的任何部隊。無疑,英國人進攻的最好時機到了。
蒙哥馬利發現阿蓋拉之戰的準備工作需要大大提前,因為第8集團軍的巡邏報告表明,隆美爾從12月6日夜間起,已開始把他的非摩托化的意大利部隊向後撤了。為了防止隆美爾不打一仗就溜掉,蒙哥馬利決定提前發動進攻。他立即下令第51高地師從11日晚上起就對主陣地猛烈襲擊,而全麵攻擊則定於14日開始。
第51高地師所進行的最初幾次襲擊以及炮兵的火力支援很快就使隆美爾深信末日到來了。隆美爾後來寫道:“很快一切都清楚了,敵人的進攻已經開始。”因此,他急忙把殘餘部隊從陣地上撤出,向暫時還安全的埃爾穆格達的防坦克壕開去。
當時,一切都取決於新西蘭師的進展情況。新西蘭師當時駐在離英軍前線很遠的地方,其任務是從埃爾哈塞特進行一次480公裏遠的包圍行動,並於12月15日夜間到達邁拉一線,在第4輕裝甲旅的配合下,與正麵攻擊部隊形成夾擊敵軍之勢。
盡管弗賴伯格率領全師晝夜兼程,但卻由於油料缺乏和第4輕裝甲旅遲遲不到而無法采取行動。到12月15日傍晚,弗賴伯格才把他的兩個步兵旅調到了海岸公路區域。但遺憾的是,它們依然相隔10公裏。結果,包括坦克在內的小股敵軍很快從旁邊繞過,急忙向西撤去。
12月16日,戰鬥較為激烈,有的地方整個一天都在混戰,形成了持久的拉鋸局麵。隆美爾的坦克部隊最後突圍到了西麵,但又遭到英空軍的襲擊和新西蘭師的重創,傷亡慘重。英軍在阿蓋拉之戰中俘獲敵軍450名、大炮25門、坦克18輛。
此時,一向沉著冷靜的隆美爾再也坐不住了。蒙哥馬利如此遠距離的迂回,不僅將迫使他放棄眼前的陣地,就連利比亞的首都,德意帝國在利比亞存在的象征,有地中海畔明珠之稱的的黎波裏也必須放棄。
一聲令下,疲憊的“非洲軍團”又踏上了漫漫長路,隆美爾站在敞篷車上,目睹著各式坦克、汽車和摩托車組成的龐大車隊浩浩蕩蕩地駛離利比亞,他不禁潸然淚下。
在蒙哥馬利的猛烈追擊下,隆美爾又一口氣撤退了1200多公裏,趕在第8集團軍“關閉大門”之前,“非洲軍團”又一次溜掉了,其令人瞠目的撤退速度讓蒙哥馬利都感到震驚和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