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盟國軍隊對隆美爾後方的威脅一直是長期存在的,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日益增大。但此時德國人卻把物資供應重點從第8集團軍當麵的德軍轉向第1集團軍當麵的德軍,因而使德國“非洲軍團”在最危難的時刻得不到物資供應。這樣,這兩個以前本來相互獨立的戰場便開始相互產生直接的影響。
2月17日,亞曆山大被任命為在法屬非洲作戰的盟國部隊副總司令。3天後,他一接管新職務,就使第8集團軍和第1集團軍成為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2月20日,隆美爾發起卡塞林戰役,在卡塞林隘口大敗美軍,但總的戰況仍不樂觀。
蒙哥馬利說:“那天,亞曆山大給我發來一份緊急求援的電報,強烈要求我采取行動以減輕敵軍對美軍的壓力。”當時,蒙哥馬利的部隊已經進入了突尼斯,第7裝甲師和第51師的一個旅已經到達了本加爾丹。因此,蒙哥馬利能夠很容易地加快行動的速度,到2月26日,他的軍隊所施加的壓力明顯使隆美爾停止了對美軍的進攻。
新型美式坦克開始投入北非戰場,這種新型坦克給德軍和意軍的坦克帶來了很大的威脅。
隆美爾從第1集團軍的正麵撤走後,蒙哥馬利估計他很可能轉過身來向第8集團軍發起攻擊。在2月28日至3月3日這段時間,蒙哥馬利感到十分焦慮,因為他在前線還沒有足夠強大的力量來對付隆美爾可能發動的反攻。
馬雷斯戰役很快就要打響,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必須進行十分複雜的準備。但那時他主要考慮的卻是離他很近的梅德寧。梅德寧是他的集團軍的前哨,他估計敵人任何時候都可能向那裏發動進攻。果然,蒙哥馬利很快就得到了敵人向第8集團軍正麵調動軍隊的情報。
但是,蒙哥馬利並沒有慌亂。他決定采用阿蘭哈爾法山戰役的戰法來對付隆美爾。他把新西蘭師從的黎波裏調來,負責保衛梅德寧地區。第7裝甲師則部署在該師的右翼。第25近衛步兵旅暫時置於第7裝甲師的指揮之下,占領了一座叫做塔傑拉基爾的小山,來填補第7裝甲師與新西蘭師之間的缺口。
3月5日晚上,所有的跡象都表明隆美爾將於明晨發起進攻。果然不出所料,英軍在3月6日清晨的薄霧中看到兩群德軍坦克從馬雷斯防線內陸一端的群山中開出來了,沿著梅德寧與圖堅之間的公路摸索前進。大約在同一時刻,第51高地師麵臨著德軍第90輕裝甲師和意軍斯皮齊亞師步兵的攻擊。
英軍的野戰炮和中型炮向推進的軸心國部隊進行了無情的轟擊,而反坦克炮則盡可能地直到最後一刻才開火。英軍發現,敵人的坦克和步兵之間的協同很差,“非洲軍團”已喪失了它往常所具有的衝勁。
實際上,英軍的陣地沒有遭到任何突破,到中午時分,敵人就向後撤退重新編組了。3個裝甲師指揮官在一起協商後,決定派步兵在坦克前麵推進。這是一種絕望的行為。敵人的步兵被英軍的炮彈打得焦頭爛額、人心慌亂,敵人的坦克進攻也是三心二意的。於是,隆美爾在下午8時30分下令結束他在非洲進行的最後一場戰鬥。
在這一天的持續戰鬥中,英軍損失輕微,而隆美爾則傷亡了653人,更為嚴重的是,損失坦克50多輛。
1943年3月9日上午7時50分,心情沉重的隆美爾元帥終於在他的眾多將軍的歡送下,含淚登上了飛往羅馬的飛機。
在飛機上極目遠眺,蒼山如刃,大漠蒼茫,昔日的戰場依稀可辨,昔日的輝煌則如過眼煙雲,煙消雲散了。
別了!這片熟悉的土地!
別了!勇敢的“非洲軍團”士兵!
這一年的5月13日,繼隆美爾負責整個指揮的意軍總司令梅塞陸軍元帥向英第8集團軍投降,至此,非洲戰爭全部結束,德意軍隊以慘敗告終。
英第8集團軍對北非戰場最後的勝利所做的貢獻是巨大的。它把隆美爾和他的軍隊趕出埃及、昔蘭尼加、的黎波裏,然後協同第1集團軍將他們全殲在突尼斯。從阿拉曼到突尼斯相距大約4,800公裏,第8集團軍卻在短短3個月內拿下的黎波裏,6個月內拿下突尼斯,創下了史無前例的光輝業績。
6月初,英國首相丘吉爾在蒙哥馬利的紀念冊上題詞:
敵軍在突尼斯全軍覆沒,最後投降總數達24.8萬人。這標誌著阿拉曼戰役以及進軍西北非這個偉大業績的勝利結束。祝你們在以往的成就和新的努力的基礎上,取得更加輝煌的勝利。
溫斯頓·丘吉爾
1943年6月3日於阿爾及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