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世界藝術故事4(1 / 3)

第二章世界藝術故事4

從小牧童到大畫家

大約700年前,在佛羅倫薩,有一位很有名的畫家,名字叫契馬部埃。當地人都認為他的畫是世界上最好的。

有一天,契馬部埃和他的學生們去郊外散步,大家都在興趣盎然地欣賞著藍天白雲、鮮花綠樹,沉浸在被大自然美妙景色激起的愉悅心情中,契馬部埃卻停下了腳步,因為他看見一位牧羊少年。這位少年一麵看管著羊群,一麵在石頭上用利石刻畫下它們的模樣。少年畫得那麼認真,低著頭,俯著身,根本不知道身邊還站著一個人。契馬部埃仔細打量著他和他的“作品”,少年的樣子有些古怪,但他的畫卻十分有意思,缺乏技巧,但是觀察認真細致,所以很好地抓住了羊的形態。契馬部埃覺得這個少年有著很好的繪畫天賦,於是他低頭問少年:“你叫什麼名字?”

“安吉奧洛托·邦多內,但是大家都叫我喬托。”少年感到有些突然。

“聽著,喬托,你很有繪畫天才,牧羊隻會消耗你的才能,你是否願意跟我去佛羅倫薩?”

“我要去問問我的爸爸。”喬托認真地回答道。

老邦多內沒有想到會有城裏的大畫家看中他的兒子,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樣,十三歲的喬托便來到了佛羅倫薩,在契馬部埃的畫室裏當學徒,為老師跑跑腿、清掃畫室和研磨顏料,當然,也從老師那兒學到了繪畫技巧。

契馬部埃鼓勵喬托不斷地探索。喬托的特點就在於他對生活的觀察十分仔細,而且由於在農村長大,所以他身上和畫上都有一股勃勃的生氣。而他又是一個勤奮刻苦的學生,在他的努力下,他的繪畫技巧、他的名聲超過了他的老師,他被人們認為是當時最偉大的繪畫大師。

喬托,這個由牧羊少年而變為繪畫大師的傳奇人物於1337年1月8日在佛羅倫薩逝世,享年70歲。偉大的作家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以及達·芬奇等都對喬托推崇備至。喬托的老師契馬部埃被稱為“意大利繪畫之父”,而喬托則被稱為“意大利文藝複興的先驅。”

油畫之父

據說油畫是揚·凡·艾克發明的,西方人把他和他的哥哥赫伯特·凡·艾克一起稱為油畫之父。

在他們之前,畫家們在畫畫時並不像今天的畫家那樣有現成的顏料,隻要你在街上花錢就可以買回來用。那時的畫家們要采集許多植物或礦物,把它們搗成粉末,再加入些液體,一般是雞蛋清,這種方法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丹配拉”(tempera)。凡·艾克兄弟不滿意這種顏料配製法,因為這種顏料幹起來太快,你想畫有微妙的色調過渡的效果就很難了,所以,兄弟倆發明了用油畫調配顏料的方法。他們配製出的顏料比原有的顏料更具有光澤,更容易保存,現在油畫顏料的調配方法就是凡·艾克兄弟發明的。

凡·艾克兄弟曾被請去為根特一個教堂畫祭壇畫,這幅祭壇畫與眾不同,它由一個像屏風一樣可以拆開的三折畫組成。在創作過程中,哥哥赫伯特不幸早逝,弟弟揚最終完成了這幅作品。這幅畫畫得太好,以至於各地的博物館都要借去,於是這幅畫便被分到不同的城市裏展覽和保存,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幅作品的各個部分才“破鏡重圓”,重新聚攏在根特的那家教堂裏。

弟弟揚·凡·艾克最出名的油畫是《喬凡尼·阿爾諾芬尼和新娘》。

世界最著名的芭蕾舞劇

1877年,芭蕾舞劇《天鵝湖》首次在莫斯科麵世,從此以後,該劇逐漸被全世界人民熟悉,成為最受歡迎的芭蕾經典舞劇。《天鵝湖》成了芭蕾舞的代名詞。

《天鵝湖》的故事取材於德國中世紀的民間童話,音樂由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譜寫。說的是美麗的公主奧傑塔在森林嬉戲時,被魔王施了魔法變成了一隻天鵝。王子齊格弗裏德已經成年,母後為他舉辦隆重的選妃舞會,但王子一點也不高興,他來到天鵝棲息的湖畔,意外與頭戴皇冠的白天鵝相遇,這隻白天鵝就是奧傑塔。她向王子哀訴自己的委屈。王子對公主深表同情。他們在抒情舞曲中跳起了大段慢板的雙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