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世界藝術故事3
米老鼠與迪斯尼樂園
米老鼠是誰的作品?在哪裏能找到最“正宗”的米老鼠呢?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美國的沃爾特·迪斯尼,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迪斯尼樂園。
迪斯尼原來是一個漫畫家,後來,他創作了米老鼠形象,又給動畫片配上聲音,於是,當米老鼠在銀幕上繪聲繪色地講話時,觀眾們簡直欣喜若狂。後來,繼“米老鼠”之後,“唐老鴨”,“普留圖狗”和“三隻小豬”相繼出世,給觀眾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可是,迪斯尼並不滿足這些。
迪斯尼想:當孩子們遊戲的時候,也應該讓家長們一塊兒盡情歡樂,如果能有這樣一個場地,那就太好了。於是,迪斯尼決定建一座樂園。但是,許多人都認為迪斯尼在白日做夢。迪斯尼並沒有被這些意見嚇倒,他堅持自己的想法,甚至拿出自己的養老金作經費。經過了無數的艱難之後,“迪斯尼樂園”終於落成了。“迪斯尼樂園”共分五大部分:“美國一條街”、“明日世界”、“冒險世界”、“神奇世界”、“拓荒世界”,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能在這裏找到樂趣,被人們看做是當今世界上的一大奇跡。
迪斯尼樂園開放的前半年,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三百萬人來參觀遊玩,其中包括十一位國王、王後。迪斯尼樂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些原來嘲笑迪斯尼的人都閉上了嘴巴。
畢加索與和平鴿
畢加索是西班牙人,當代最著名的畫家之一。1940年,德國法西斯攻占了法國首都巴黎。畢加索渴望著人類能和平相處,可是隆隆的炮聲打破了他的幻想。他坐在桌前,心情非常沉重。
這時,一個鄰居老頭推門進來,把手裏的死鴿子放在桌子上,泣不成聲地敘述起來。
原來,鄰居的孫子叫柳辛,非常喜歡鴿子。不幸的是,柳辛的父親在戰場上陣亡了。一天,小柳辛正在房頂上放鴿子,幾個法西斯匪徒躥了上來。小柳辛看見敵人,兩個眼睛幾乎要冒出火來,就撲過去和他們廝打起來。可是,他哪裏是敵人的對手呢?凶殘的敵人把小柳辛打昏,然後,把他從樓上扔了下去,小柳辛當時就摔死了。氣急敗壞的敵人連鴿子也不放過,一個一個都掐死了。
老人說著,流著淚請求畢加索給死鴿子畫一張像,以紀念他的孫子。畢加索的心在顫抖,他答應了老人的請求。畢加索的心裏充滿了對法西斯的痛恨,充滿了對和平的向往。他拿出筆來,用簡練的線條幾筆就勾勒出一隻展翅翱翔的鴿子。老人拿著畫走了。
後來,巴黎世界和平大會召開的時候,畢加索又畫了一隻鴿子寄給了大會。所有參加大會的人都被這隻鴿子感動了。從此,鴿子就成了和平的象征。
米開朗基羅的故事
米開朗基羅是偉大的雕塑家。他從小喜歡藝術,14歲的時候,米開朗基羅在一個著名的雕塑學校學藝,老師注意到了米開朗基羅的天才,就給了他許多額外的指導。這引起了其他同學的嫉妒。
有一天,老師帶著學生們一起去郊外的小教堂觀摩,還說教大家畫素描。米開朗基羅高興極了,可沒想到,這一天卻給他帶來了終生的不幸。
在小教堂,米開朗基羅認真地按老師的要求臨摹大師的作品。這時,一個同學突然把椅子向他這邊一拉,差點把他撞倒。米開朗基羅隻看了看他,又接著臨摹了。那個同學一直嫉妒米開朗基羅的才華,這時候就挑釁說:
“這些畫我們已經畫了幾十次,還有什麼好畫的。”
米開朗基羅說:“每次我都能從中學到新的東西,所以我要認真畫。”
那個同學譏諷地說:“你不是個天才嗎?怎麼還在這裏做小學生的練習?”
米開朗基羅針鋒相對:“隻有在小學生的眼裏,這些才被當作小學生的練習。”
那個同學惱羞成怒,突然揮起拳頭撲過來。米開朗基羅還沒來得及反應,拳頭已經落在了頭上,他昏倒了。等他痊愈後發現,他的鼻梁已經塌了。
米開朗基羅後來刻苦練習,終於成為偉大的藝術家。但是他始終不明白,嫉妒心為什麼能把人變成野獸?這個問題困擾了他一生,以至於他養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
納斯卡的巨畫
1920年的一天,一架民航客機在南美洲上空飛行。當飛機飛到秘魯上空時,一個正在欣賞窗外景色的乘客突然大喊:“天啊,太奇妙了!那是什麼呀?”人們被他的話語所吸引,忙扒在窗旁向外看,隻見在飛機下方的地麵上,有許多稀奇古怪的圖畫。這些圖畫全由一條條深淺不一溝壑組成,它們有的呈三角形,有的呈螺旋形、星形等等。另外,還有一些更複雜的圖畫,如蜂鳥形、鸚鵡形、海鷗形等。這些圖畫都十分巨大,從幾十米到二百米不等。
消息傳出後,許多人慕名來看這些巨畫,許多科學家也來到此地,想揭開這些巨畫的真相。
這些巨畫位於秘魯的一個名叫納斯卡的荒原上,那兒人煙稀少,非常荒涼。科學家們發現,納斯卡荒原上的巨畫與當地出土的兩千年前的古代陶器的花紋很相似,於是他們認定,這些巨畫是由古代納斯卡民族修築的。可是,他們修築這些奇怪的巨畫做什麼用?
有人推測說,這是古代納斯卡人舉行體育運動的地方,巨畫是用於各種比賽的場所。可這種說法遭到許多人的反對,因為它缺乏證據;又有人說,這是外星人修建的……關於巨畫的猜測眾說紛紜,孰是孰非尚待進一步研究。
撒哈拉沙漠壁畫之謎
小朋友們一定聽說過撒哈拉沙漠,它是世界最大的沙漠,那裏氣候炎熱幹燥、缺水,以至於植物稀少。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卻有許多綺麗多姿的大型壁畫,有的綿延數公裏。
1850年,一名叫巴爾斯的德國探險家首次發現了這些刻有鴕鳥、水牛及各式各樣的人像的岩壁。1933年,一隊法國騎兵在撒哈拉沙漠中部塔西利台、恩阿哲爾高原上發現了繪製有受水侵蝕而形成的岩石上長達數公裏的壁畫群。這些壁畫五顏六色,色彩雅致、調和並且栩栩如生,刻畫出遠古人們生活的情景。
隨著科學家們對撒哈拉沙漠壁畫投來更多關注的目光,我們對撒哈拉沙漠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從發掘出的文物來看,我們可以知道撒哈拉沙漠在3000~4000年前是湖泊和草原,在6000多年前還曾經曆過高溫多雨期。這些結論也可以從壁畫上動物出現的先後順序來證明。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在恩阿哲爾高原上的一幅壁畫中描繪著一些戴有類似於現在宇航員所戴的頭盔相似的圓圓的頭盔。同時,那些人的穿著非常厚重笨拙,也與宇航員所穿的宇航服有些類似。難道描繪的是天外來客?
《大衛》的故事
米開朗基羅是歐洲文藝複興時期偉大的藝術家。由他塑出的雕像,就好像真有了生命一樣。
一次,米開朗基羅整整用了兩年的時間,將一塊“廢石”成功地雕刻成為舉世聞名的《大衛》雕像。雕像揭幕那天,很多人來觀賞,讚聲四起。有個市政長官叫索台裏尼,他對著《大衛》看了半天,實在感到無懈可擊,可又不甘心在眾人麵前失去顯示的機會,居然冒充內行,硬說雕像的鼻子稍大了些。米開朗基羅二話不說,隨手拿起鑿子,並悄悄抓了一把大理石碎屑,登上梯子,在“大衛”的鼻子處煞有介事地“改鑿”起來,還讓大理石碎屑從手心滑落下去。末了,米開朗基羅問那位市政長官修改得怎麼樣,“改得好極了!”索台裏尼倒背雙手,儼然是正宗鑒賞家,“現在,它實在太完美了!”米開朗基羅心裏暗暗好笑。
實際上雕像還是原來的雕像,米開朗基羅用一把大理石碎屑保護了不朽的《大衛》。
巴爾紮克的雕像
一八九七年的一天深夜,法國傑出的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的工作室裏燈火通明。四年來,羅丹為之嘔心瀝血地構思,也不知作了多少次修改的巴爾紮克的全身雕像,今天就要完工了。
羅丹望著塑像、激動得不能自己。隨即叫醒自己的一個學生到他的工作室,來分享成功的喜悅。當學生的視線從雕像的全身慢慢轉移到雕像那合在胸前的雙手時,高喊了起來。“太好了!從沒見過這麼完美而奇妙的手啊!”羅丹頓時不安起來,於是他又先後拖來兩個學生,他們的反應和第一個學生完全一樣,異口同聲地讚美那雙手。而羅丹卻一聲不響,用手拍著腦門,在工作室裏來回踱個不停。突然,他操起身後的一把大斧,衝向雕像,一斧頭砍斷了那雙“完美而奇妙”的雙手。學生們一下子驚呆了,羅丹則急促地說:“這雙手太突出了,它們已經不屬於雕像的整體了,必須砍掉它們!”
幾分鍾後,羅丹恢複了平靜的神情,對他的學生鄭重地說:“一定要牢牢記住,一件真正完美的藝術品,沒有任何一部分比整體更重要!”
畫上的蠅子
意大利著名畫家喬托,被公認是敢於衝破中世紀宗教神學束縛的第一人,是文藝複興時期美術的開山祖。而喬托本人,在孩提時代就已顯示出傑出的繪畫才華。
據說,佛羅倫薩大畫家契馬布埃到市郊散步,突然他被畫在一塊石頭上的山羊吸引住了,認定這隻羊是一位很有才氣的人畫的。當他得知這位藝術家是一位放羊的小孩時,驚異不已,並當即收這個小孩為徒。其實,這個小孩就是喬托。喬托在老師的指導下,進步神速。有一次趁老師外出的當兒,小喬托順手在老師的一幅肖像畫上畫了一隻蠅子,又在蠅子旁邊畫上陰影,十分精細逼真。老師回來後不停地轟趕這隻蠅子。喬托在一旁吃吃地偷笑。老師後來弄明白了這是喬托畫上去的,很是讚歎,從此更加看重喬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