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學校交通事故預防探討2
校園交通安全教育宣傳的現狀
關於開展校園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各級交警部門都采取了不少的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果,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但是,從全局看,在校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仍顯得非常薄弱,對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缺少係統有效的長久機製,其主要表現如下:
宣傳警力投入不足交管部門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但是在現實工作中,由於交警隊伍警力有限,基層交警除了要維護轄區日常道路交通管理,還要負責交通事故的現場勘察、一般交通事故的調解處置、相關活動的保衛警衛、完成上級公安機關布置的專項整治等等各項任務,從而造成了宣傳警力嚴重不足,單憑兩三個人的力量根本無法構建當前校園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工作的長效機製。因此在一線校園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宣傳工作中,少數同誌確實存在“帶張表格,蓋個紅章,上一堂課,拍張相片,走個過場,應付檢查”的現象。
學校重視力度不夠在片麵追求升學率的今天,各中、小學校都以學生升入重點中學或考入重點大學的人數多少作為衡量教育質量好壞的唯一標準。教育導向的錯誤,必然造成學校管理重心的偏移,缺乏對學生在交通安全教育方麵必要的考核與督導。從現實來看,學校主要還是將學生的安全責任完全寄希望於家庭和社會,能主動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日常教育範疇的學校還較少。更有一些學校的領導和老師認為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會占用學生文化學習時間,從而對交警開展校園交通安全教育宣傳工作采取不認同、不配合、不合作的態度。
宣傳思路狹窄形式單一在實際工作即熟悉交警業務又熟悉教育理念的公安幹警並不多見,民警在開展校園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時,宣傳手法往往缺乏創新。上交通安全法製課、作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報告、播放電視光盤和圖片展覽幾乎是可供選擇的為數不多的幾種宣傳方式。民警講的口幹舌燥,學生聽的無精打采。而且在製作相關宣傳資料的時候,由於對在校學生的心理,年齡,文化、生活背景缺乏精準的把握,把對成年人的宣傳材料照搬到校園宣傳當中來,某些宣傳光盤、圖片內容過於慘烈,已超出了中小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導致宣傳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社會不良現象誤導大一般說來在校學生普遍思維簡單,思想單純,參與社會活動少,辨別是非的能力和應變能力較差。雖然交警兢兢業業的傳授交通安全知識,竭力提高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在實際生活中,中小學生們往往容易受到社會不良現象的誤導。現今,在一些影視作品中,劇中人物交通違法行為比比皆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群眾,包括某些家長為了趕時間,圖方便,隨意違犯道路交通安全法。這些把安全忘腦後,視生命為兒戲的行為,都嚴重影響著學生們的認知行為,嚴重削弱了校園交通安全教育宣傳工作的成效。
中小學生法製觀念、安全意識淡漠中小學生正處在啟蒙教育和基礎教育階段,知識麵窄,加之隻注重文化課的學習,缺少對交通法規和交通安全知識的係統學習和了解,不懂得機動車輛的行駛特點,不明確行人的行走規則,不知道自己違反交通規則將會導致的嚴重後果,對危險沒有足夠的預料,在交通活動中,往往充滿幼稚的自信,想跑就跑,想走就走,騎自行車時大耍車技,令路人車輛防不勝防,因此,校園交通安全教育宣傳還任重而道遠。
加強中小學生道路交通安全宣傳
教育工作的策略我們對中小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要根據新形勢的需要,在宣傳內容、形式和手段上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確實給廣大的中小學生提供使用豐富的精神食糧,努力培養成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良好習慣。同時,要特別注重發揮好學校、家庭、交警和社會四個方麵的作用,確保學校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取得實際成效。
學校方麵學校要強化中小學生的交通法製教育。教育行政部門、學校要高度重視對中小學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切實把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法製教育的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提高在校學生的交通法製意識和安全意識。《道路交通安全法》是規範人們道路交通行為的法律依據,學校每周或每兩周應該上一節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識課,對中小學生進行正規化、係統化、經常化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識教育,提高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識,增強依法行路的自覺性,也就抓住了對學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的根本;還應每周給學生安排一定的社會活動,在有組織、有安全保障措施的前提下,讓學生接觸社會,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滿足學生的心理和健康成長的需要。
建立“交通安全學校”、“交通安全班”、“遵守交規好學生”等評選製度。
加強校車管理,建立交通違法舉報製度。發動學生、家長向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舉報校車超員、不按規定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自覺開展拒乘不具備載人資格交通工具的活動。凡舉報屬實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將依法嚴肅處理並嚴厲追究學校法人的相關責任。
家庭方麵主要是抓好引導。在家庭裏,長輩們的言傳身教,給中小學生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也是潛移默化的。因此,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積極配合學校,經常對孩子進行安全行車走路方麵的自我保護教育,以避免不該發生的交通事故給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不必要的影響。家長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特點,注意言傳身教,以自己遵守交通法規的模範行為影響子女,使交通安全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紮根。同時,家長要妥善安排學生的校外活動內容。好奇、好動、好強是青少年的天性。一味的嚴管,容易磨滅了青少年的天性,不利於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為此,做為學生家長,就要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科學安排學生的校外活動內容。更要特別注意經常安排自己或成人親屬、親友帶孩子出門購物、串門、郊遊或一些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滿足孩子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需要,以更加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交警部門主要是履職盡責,全麵教育。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在對中小學生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方麵,要立足本職,采取新穎、創新的方式,全麵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
針對學生特點,對症下藥。要借助其好動性,組織學生開展交警體操訓練。借助好奇性,組織學生開展行式新穎、靈活多樣的普法活動。如在校園設置模擬道口及複雜路況。讓學生搞好模擬規範道路交通行為訓練。借助學生的好強性,組織學生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識競賽,道路交通知識漫畫比賽等項活動。借助學生記憶力強的特點,組織他們觀錄像看展板、搞典型案例剖析,通過直觀形象的教育形式增強他們對道路交通安全知識的消化吸收。
集中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培訓。要抓住每年學生暑、寒假前後的有利時機,深入到轄區每一所中小學校,集中上一堂交通安全教育課。要通過以案說法、寓教於樂等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和內容,廣泛宣傳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使廣大中小學生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增強依法和安全騎車、走路、乘車的自覺性。同時,積極開展《小手拉大手平安行》活動,通過向學生家長發放一封信活動,教育和帶動學生家長為了家庭幸福拒絕酒後駕車、無證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自覺地維護交通秩序。
創新形式和內容。基層交通民警在宣傳教育方式上,要注意結合轄區和學校、學生實際,注意創新工作方法,增強教育的吸引了和感染了。在教育內容上,可以舉辦交通安全圖片展,可以使用卡通形象設計製作,盡量搜集內容涉及中小學生違反交通法律法規而導致的交通事故案例,將正確的交通行為用簡潔、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和圖片,傳播給學生,吸引學生的眼球;在教育形式上,可定期組織開展交通安全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和交通安全意識。
社會方麵
發揮新聞媒體的力量,營造社會宣傳陣地。交通安全宣傳是一項社會化係統工作。要充分利用電視、電台、廣播、報刊、雜誌、宣傳欄、宣傳車、宣傳單、信息簡報等宣傳陣地,廣泛深入地開展交通法規、交管動態、事故圖片巡展等活動,在社會中營造一種“交通管理人人有責”的氛圍。定時播出提示中、小學生安全出行的宣傳畫麵,特別是推出動畫片等中、小學生喜歡的節目時,有意識地插播一些宣傳教育公益廣告,此種宣傳方式長期堅持,久而久之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廣播電台的交通頻道,是廣大駕駛人最喜愛的一檔節目,在學生上、下學的重點時段,連續播出提示駕駛人集中精力注意觀察路麵學生行走動態及謹慎駕駛的信息,使駕駛人即覺得溫馨又不致感到枯燥乏味。新聞、出版要充分發揮本行業的獨特優勢,刊發一些事故案例,供廣大駕駛人和中小學生在平時閱讀時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電信、移動等部門,也可以借用短信的方式,向廣大駕駛人群發提示短訊,提醒其在特別的時段應倍加提高警惕,慎防一不留神闖下滔天大禍。隻有學校、家庭、交警和社會都立足本職,認真思考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各盡所能,采取有效措施,認真抓好中小學生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麵所麵臨的問題,才能在新的情況下對中小學生校外活動期間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水平不斷得到加強,才能收到既有益青少年健康成長發育,又防止他們無序上路威脅生命安全,使他們遠離交通事故的效果。
在社會各部門的重視努力之下,我們的校園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定能不斷引向深入,對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為構建和諧文明交通做出更大的貢獻。
做好學校交通安全管理
為確保校園周邊環境秩序的健康和諧,預防和杜絕涉及教師、學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切實保障廣大學生的人身安全。臨沂交警直屬三大隊立足實際,緊抓各種措施落實,強化秋季開學前後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進一步築牢新學期校園周邊交通安全“防護網”。
提高認識,加強防範
校園及其周邊安全問題是當前的社會焦點,大隊領導高度重視,對民警與協警經常耳提麵命,要求他們要嚴格把做好幼兒、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管理作為重點工作,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做好幼兒、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確保廣大師生的交通出行安全。
深化宣傳,強化意識
大隊以維護校園安全為契機,結合正在開展的“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強化交通安全宣傳“五進”工作。同時,派出專門警力深入轄區學校、幼兒園,通過分發宣傳資料、展出圖板、上輔導課、播放交通安全宣傳片等形式,向廣大師生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交通安全常識,提高廣大師生的交通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護技能。
嚴管校車,促進安全
大隊對校車和駕駛員進行全方位審核,包括校車製動、轉向、燈光係統、安全錘、滅火器、輪胎、證件真假、駕駛員資質等多個方麵,從而確保無“病車”上路,無“病態”駕駛員上路。
全麵摸排,消除隱患
大隊組織人員對轄區內各學校、幼兒園周邊道路狀況、交通流量、校車和交通安全設施等基本情況,進行全麵排摸,對交通安全設施不全、破損的,立即報支隊設施科,給予增設、修複或更新,完善交通標誌及交通安全設施,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期間,大隊對轄區所有學校進行了摸排,認真詳細的做了記錄,並形成文件,報送到上級機關。
將交通安全教育融入教學
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的景象隨處可見。然而由於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識的淡薄,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劇。當你看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消失在車輪之下,當你發現一陣陣歡聲笑語湮沒在尖銳的汽笛聲中,當你麵對那些觸目驚心的場景時,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嗎?
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種事故領域的“頭號殺手”。而導致悲劇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欠缺安全防衛知識,自我保護能力差,因此對少年兒童進行安全教育的形勢相當緊迫。有專家指出,通過安全教育,提高我們小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80%的意外傷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為加強對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國家教委、公安部等六部委曾聯合發出通知,把每年3月最後一周的星期一定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建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製度,敦促安全教育工作的開展。
紅燈短暫而生命長久,為了更好地宣傳交通安全法規,增強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教育部將2010年3月29日“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的主題定為“加強疏散演練,確保學生平安”。為了更好地宣傳交通安全知識,更好地珍視我們的生命,開平市公安交警部門向各學校師生發出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