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校園火災與安全隱患
校園常見火災類型
一、生活火災
生活用火一般是指人們的炊事用火、取暖用火、照明用火、點蚊香、吸煙、燒荒、燃放煙花爆竹等,由生活用火造成的火災稱為生活火災。
隨著社會的全麵進步發展,炊事、取暖用火的能源選擇日益廣泛,有燃氣、燃煤、燃油、燒柴、用電等多種形式。學生生活用火造成火災的現象屢見不鮮,原因也多種多樣,主要有:在宿舍內違章亂設燃氣、燃油、電器火源;火源位置接近可燃物;亂拉電源線路,電線穿梭於可燃物中間;違反規定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大功率照明設備,用紙張、可燃布料做燈罩;躺在床上吸煙、亂扔煙頭;在室內燃放煙花爆竹;玩火等。
二、電氣火災
目前大學生擁有大量的電器設備,大到電視機、電腦、錄音機,小到台燈、充電器、電吹風,還有違規購置的電熱毯、熱得快、電爐等電熱器具。學生宿舍由於所設電源插座較少,大學生違章亂拉電源線路現象普遍,不合安全規範的安裝操作致使電源短路、斷路、接點接觸電阻過大、負荷增大等引起電氣火災的隱患增多。電器設備如果是不合格產品,也是致災因素。尤其是電熱器的大量不規範使用,極易引發火災。
三、自然現象火災
自然現象火災不常見,這類火災基本有兩種:一種是雷電,一種是物質的自然。雷電是常見的自然現象,它是大氣層運動產生高壓靜電再行放電,放電電壓有時達到幾萬伏,釋放能量巨大。當作用於地球表麵時,具有相當大的破壞性。它產生的電弧可為引起火災的直接火源,摧毀建築物或竄入其他設備可引起多種形式的火災。
預防雷電火災就必須合理安裝避雷設施。自燃是物質自行燃燒的現象。如黃磷、鋅粉、鋁粉等燃點低的一類物質在自然環境下就可燃燒;鉀、鈉等堿金屬遇水即劇烈燃燒;不幹的柴草、煤泥、沾油的化纖、棉紗等大量堆積,經生物作用或氧化作用積聚大量熱量,使物質達到自燃點而自行燃燒發生火災。對自燃物品一定要以科學的態度和手段加強日常管理。
四、人為縱火
縱火都帶有目的,一般多發生在夜深人靜之時,有較大的危害性。有旨在毀滅證據、逃避罪責或破壞經濟建設等多種形式的刑事犯罪分子縱火,還有旨在燒毀他人財產或危害他人生命的私仇縱火等。這類縱火都是國家嚴厲打擊的犯罪行為。
另外,還有精神病人縱火,是由於病人對自己的行為無法控製而產生的,所以,精神病的監護人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監護職責。
校園火災的人員疏散
一、安全疏散
1.正確通報,防止混亂。在遇險人員還不知道發生火災,而且人數多,疏散條件差的情況下,義務消防隊員應首先通知處於出口附近或最不利點的人員,讓他們先疏散出去。然後再逐步擴大範圍,使大部分人員安全疏散後,可視情況公開通報其他人員。如火勢猛烈,且疏散條件較好時,亦可同時公開通報,但必須注意方法,防止發生混亂。
2.創造條件,疏導掩護。起火後,義務消防隊員在發出火警通報的同時,要設法將所有的逃生通道和照明設施打開。通道較少時,可組織人員利用窗口、打洞等方法,開辟新的疏散通道。由於人們急於逃生的心理作用,起火後可能會一起擁向有明顯的標誌的出口,造成擁擠混亂。義務消防隊員要設法引導,為人們指明其他疏散通道;同時要以鎮定的語氣不斷呼喊,消除人們猝然遇險後產生的恐慌心理,使人們有條不紊地安全疏散。
3.在火勢較大,直接威脅人員安全,影響疏散或可能造成建築物倒塌時,義務消防隊員要利用水槍等滅火器材,全力堵截火勢發展,掩護被困人員疏散。如人員較多,聚集在出口時,要派人疏導,向外拖拉。有人跌倒時,還要設法阻止人流,迅速扶起摔倒人員,防止出現傷亡事故。
二、注意事項
1.睡覺時被煙霧嗆醒,應迅速下床匍匐爬到門口,把門打開一道縫,看門外是否有煙火,若煙火封門,千萬別出去!應立即改走其他出口。通過其他房間後,將門窗關上,這樣可以起到阻隔煙火,延緩火勢蔓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