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運動傷害防護常識1(2 / 3)

此外,一次有力的“屈膝後擺腿正腳背”踢球,由於球的反作用,突然使股四頭肌的猛力收縮,常常發生於股四頭肌、股直肌腹或腱膜的撕裂。在兒童,則常常促使脛骨結節軟骨炎的發生。

(3)球擊傷例如麵部的擦傷、挫傷、腹部挫傷(肝脾破裂、胃腸道挫傷)、陰囊及睾丸挫傷等。但最典型而常見的損傷是守門員的手指損傷,如拇指、食指或其他手指的韌帶牽扯與關節半脫位。

(4)踢傷比賽時大小腿部常常被對方“球靴”、“膝”及“小腿”踢撞,引起肌肉挫傷、皮下血腫、肌肉斷裂(最常見的是股四頭肌的損傷)以及骨的損傷(如脛骨骨折,或脛骨創傷性骨膜炎)等。

(5)摔倒在運動員爭球、衝撞、或疾跑時很易摔倒,因此,發生創傷機會多,場地不平時尤易發生。常見的如擦傷、創傷性滑囊炎(膝及肘)、髕骨骨折、脊柱骨折、腦出血、腦震蕩等。在塑料草坪上摔倒還會產生熱燒傷。

(6)其他除上述情況外,足球運動員又常因勞損發生慢性創傷,如踝關節創傷骨關節病(又名“足球踝”,其成因之一是局部勞損,X線拍片表現為踝關節前後骨質增生),趾骨炎及髕骨軟骨病。

發生這些外傷的原因是,運動員犯規動作,技術不正確,是致傷的主要原因,占外傷發生率的百分比很大。其次是不遵守訓練原則,技術不過硬,場地不好,運動員忽視使用保護裝備(如護腿),裁判不嚴及運動員過度疲勞等。因此創傷的預防要針對這些方麵來解決。除加強政治思想工作和全麵訓練原則外,必須注意使用各種保護裝置。應反複宣傳說明,訓練和比賽時使用繃帶裹踝,防止踝扭傷與“足球踝”的必要性,開始時踝的動作因不習慣而不太靈活,但換來的是長久的踝靈活。此外,為了預防肘、膝小腿挫裂傷,也應使用護肘、護膝及護腿。

3.排球最常見的損傷部位是肩、膝和腰。肩以肩袖損傷肱二頭肌腱腱鞘炎最多,多因肩部無力、扣空球或和球技術錯誤(如肩外展90度屈肘扣球就很易傷肩,如能高手扣球,此傷即可避免),一次或多次逐漸引起。在肩部,由於扣球多姿勢不正確,還會引起肩胛上神經麻痹,出現岡下肌麻痹,多見於集訓的運動員。膝傷以髕骨軟骨病、股四頭肌外側頭末端病(尤以單足起跳與落地的運動員最多,如改為雙足,多可避免)及半月板骨折與棘突骨膜炎較多。此外,“扣球”、“封網”、“救球倒地”,也可以發生背部、臀部的挫傷及上下肢其他關節韌帶的捩傷或扭傷,其中指扭傷,骨折和脫位最常見。因此,預防辦法應注意改進錯誤的技術,遵循訓練原則,改善場地衛生條件(場地要平,但不要太硬或太滑),使用厚護膝及護腰。在準備活動時,應特別注意肩、膝、腰、指及腕關節的活動。

4.棒球其損傷最常見的是肩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傷,肘骨關節病(投擲肘),肱骨的內髁部骨及肌腱的損傷,以及指挫傷(棒球指)。

籃球運動員預防運動損傷策略

籃球運動常見的損傷肌肉主要有:籃球運動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項目,跑、旋轉都要調動全身的肌肉,包括組、小腿和軀幹的肌肉。尤其是下肢的股四頭肌和股後群的肌肉。垂直跳躍是十分關鍵的動作。

預防籃球運動員的損傷策略:

(1)適當的熱身是十分必要的。跳躍訓練。固定自行車的訓練、跑步、快走等幫助肌肉塑性,避免拉傷和其他的運動損傷。

(2)對場上運動員的位置有敏銳的觀察能力,避免或減少衝撞的發生。

(3)適當舒適的合身的運動服裝有助於運動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棉襪的吸水性好,同時對腳也有好的支持與保護,使用踝關節的支持帶和護具可以減少踝關節的損傷發生率。

(4)使用護牙齒套,可以增加對口腔和牙齒的保護。

(5)也有的運動員帶眼鏡增加對眼鏡的保護。

(6)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的籃球場,都應該是要求無障礙和無坑。

此外,籃球運動員還應該懂得一些急救的知識方法,尤其是小損傷的最佳處理原則,包括運動的急性損傷的處理原則。RICE原則(休息、冰敷、加壓、抬高患肢)。還有麵部損傷、瘀血、小的肌腱拉傷處理。

排球運動的損傷預防

排球運動的損傷,主要集中在肩部、肘部和腳腕部,幾乎每個打球超過半年的朋友都會遇到,那麼對於“新手”即已經逐漸康複的“老手”該如何預防和提高抗病能力呢?

1.肩部。

肩部最主要的受傷原因便是在用力擊球時,你的“肘關節”超過了“肩關節”,使得:

(1)肩部肌肉和韌帶被過分拉長,以出現肌肉拉傷的現象。

(2)肩關節屬於“球窩關節”,其穩定性和抗擊力較差,以出現脫臼現象,於是,便會出現肩部肌腱炎等炎症。

但是,作為排球運動的運動規律來說,肘部高於肩部是扣球時肯定出現的情況,不可必免,於是我們隻好首先做好預防工作。

預防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提高你的肩部的抗擊力,方法是:豎直站立或者坐在椅子上,上身保持直立狀態,用你發力的胳臂垂直於地麵。拿一重物(啞鈴最好),重量為2.5kg~7.5kg,因人而異。隨後,你的大臂保持不動,仍與地麵成垂直狀態;小臂向上彎起,肘關節成90度角;轉動你的手腕,使拳眼向上;隨後,使你的肘關節成為軸心,大臂仍不動(但隨小臂內旋),小臂旋內至腹部前(一拳的距離)!然後再恢複到起始的(大臂垂直於地,小臂向上彎起)——這便完成了一次運動,你在繼續,運動量以12~15次,共3~4組為宜。

預防的第二步,就是在運動前,好好的給你的肩部,特別是發力扣球的一側“拉伸”一下,方法是:例:若拉伸右肩,右臂伸直,右肘屈曲,用左小臂(橈骨)處放在右大臂下端(肱骨下端),左小臂微微用力,拉伸你的右肩膀。(左肩同理)。

2.肘部。

肘部的傷病俗稱“網球肘”,其根源是由於“腕部”活動太多而造成的。其導火索則是由於手腕處用力過猛,衝撞以及長時間的重複運動所造成的。其“病症”是肘部酸痛、刺痛、紅腫、肱二、三頭肌軟弱無力。

預防方案:強化肌肉——小臂肌肉群

若願意,打球時可以買副護腕,不計保護手腕,而且也保護肘關節。

打球前的伸展——伸展小臂肌肉群——兩臂伸直成“僵屍”狀,之後手向下伸展小臂肌肉,15~20秒為宜。

3.腳腕部。

人體關節中,腳腕部是最薄弱的,而且腳腕部位的力量和抗擊力也是人體各個部位中最難以提高的地方之一。如果要想提高腳腕部的抗擊力,隻有從小腿後側的腓腸肌和腓腸肌旁邊的比目魚肌著手。

鍛煉腓腸肌和比目魚肌以持重提踵為最好:雙手各拿一重物(啞鈴最好),各7.5~15公斤,因人而異。提踵(後腳跟)12~15次,共3~4組。

鍛煉腓腸肌和比目魚肌會相對提高你腳腕部的抗擊力,但是不是直接預防的方法。直接預防的方法,隻能是打球下落時多注意對方及隊友的腳。一旦踩到,就地一個滾翻,最好買副“足果”在預防腳腕受傷的問題上,我們隻好采取的方式就是將受傷達到最小化(運動界現在也在積極尋找解決腳腕部過於薄弱的訓練方法)

一旦受傷,建議大家采取如下的緊急處理方法

(1)保護受傷部位。

(2)休息,停止運動(即使還可以繼續打球,但是最好還是停止,以免傷勢加劇)。

(3)冰敷受傷部位。

(4)包紮受傷部位。

(5)抬高受傷部位。

要注意的是,腳腕受傷後,人們通常會用土方法來治療,其中有的方法會加重腳腕的傷勢。

下麵是不正確的處理方法:

(1)熱敷。

(2)用酒精摩擦。

(3)走動。

(4)按摩。

足球運動損傷的預防

1.肌肉拉傷:

肌肉拉傷的部位通常在大腿後群肌、腰背肌、小腿三頭肌、大腿內收肌群。肌肉拉傷後,會出現傷處疼痛、腫脹、壓痛、肌肉緊張或痙攣,觸之發硬的症狀。檢查肌肉拉傷的方法是采用肌肉抗阻力收縮試驗,肌肉拉傷較輕者有疼痛感局部腫脹、壓痛症狀;重者可致肌肉斷裂,腫脹明顯,皮下瘀血顯著,肌肉出現收縮畸形。

(1)處理方法:

比賽中肌肉拉傷時,應立即冷敷,加壓包紮並抬高傷肢,疼痛較重者可口服鎮靜止痛劑。24h後可外敷中藥、痛點藥物注射、理療等。

(2)預防:

在劇烈運動前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平時要結合運動項目的特點,加強易傷肌肉的力量和柔韌訓練,注意各技術的動作要領的合理運用,注意外界因素對易傷部位的影響,循序漸進以防再傷。

2.關節韌帶損傷:

關節韌帶損傷主要是由間接外力作用引起的一種閉合性損傷,損傷的部位通常在踝關節,膝關節,掌指關節等,關節韌帶損傷後會出現局部疼痛,腫脹,局部有明顯壓痛,關節運動功能受到障礙等症狀,檢查韌帶損傷的方法是采用關節側搬試驗。

(1)處理方法:

比賽中關節韌帶扭傷時,應立即冷敷,加壓包紮,抬高傷肢並適當休息,以減輕出血和腫脹,24-48h後,拆除包紮,根據傷者情況可采用中藥外敷,痛點藥物注射,理療和按摩等。

(2)預防:

平時要注意加強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和韌帶柔韌性練習,提高關節的穩定性和活動的幅度,運動前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注意加強保護和自我保護,消除引起損傷的各種不利因素。

3.擦傷和撕裂傷:

擦傷和撕裂傷對比賽和訓練的影響並不算嚴重,往往最容易被忽視。出現此類情況最重要的是防治皮膚感染。對於創口淺、麵積小的擦傷,可用生理鹽水或涼開水洗淨傷口,周圍用70%酒精棉球消毒,創口上抹塗紅汞或紫藥水,不需要包紮即可。創口內若有煤渣,細沙等異物,要用生理鹽水或涼開水衝洗幹淨,用雙氧水,周圍皮膚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後用凡士林紗條覆蓋創麵,再用消毒敷料包紮,對於皮膚撕裂傷,若傷口小,經止血,消毒處理後,用粘膏粘合即可,傷口大則需要縫合,必要時使用抗菌素治療。(如注射破傷風針劑等)

4.肌肉痙攣:

肌肉痙攣(俗稱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強直性收縮,在運動中以小腿腓腸肌最易發生,造成肌肉痙攣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運動量過大、肌肉疲勞;直接原因是因為出汗過多,體內電解質大量丟失所致,出現痙攣時,伴有肌肉僵硬,疼痛難忍久不緩解等症狀。

(1)處理方法:

解除肌肉痙攣的方法采用牽引痙攣肌肉,排除小腿腓腸肌痙攣時,應讓患者仰臥或坐位,膝關節伸直。牽引患者足部,將患者足踝關節緩慢地背伸,此外配合局部按摩,點穴或針刺(承山,委中穴等)。

②預防:

運動前充分做好準備活動,對易發生痙攣的肌肉,運動前適當按摩,在天氣過熱的時候應適當補充水、鹽、維生素B1、防止肌肉痙攣的出現。

5.關節脫臼(脫位):

關節脫臼是因為外力作用使關節麵之間失去正常連接關係的一種損傷形式,分為半脫臼和完全脫臼兩種,前者是關節麵部分錯位,後者是關節麵完全脫離原來的位置,嚴重的關節脫臼常伴有關節囊撕裂,關節周圍韌帶、肌腱及其附著組織的損傷,造成關節脫臼的主要原因是摔倒後的落地姿勢不正確造成的,處理的方法。首先是止痛,抗休克。一旦發生脫臼,應囑咐傷者保持安靜,不要活動,更不可以揉搓脫臼部位。如脫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彎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掛在頸上,再用一條寬帶纏過腦部,在對側腦打結,送醫院就診治療。

6.骨折:

骨折是足球運動中較為嚴重的損傷,主要發生在小腿腓骨,膝前臏骨、足外踝、肩鎖骨等部位。分為兩種:一種是皮膚不破沒有傷口,斷骨不與外界相通的閉合性骨折;另一種是骨頭的尖端穿過皮膚,有傷口與外界相通的開放性骨折。

(1)處理方法:

如在比賽中出現小腿骨折,應用2塊有墊夾板放在小腿的內、外側,2塊夾板上至大腿中部,下至足部,用4~5條寬帶分別在膝上、膝下和踝部縛紮固定。足踝部骨折,應取一塊直角夾板置於小腿後側,用棉花或軟布在踝部和小腿下部墊妥後,用寬帶分別在膝下、踝上和足蹠部縛紮固定。頸椎骨折時,應使頭部固定於傷後位置,不屈不伸不旋轉,數人協力把傷員搬至木板上、頭部兩側用沙袋或卷起的衣服固定,用數條寬帶把傷員縛紮在木板上,嚴謹頭頸左右旋轉與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