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學校體育運動安全探討(2 / 3)

1.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增強防範意識,學生好勝心強,經驗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預防事故的意識,教師要教育學生樹立“寧失一球,勿傷一人”的思想。

2.完善活動設施的建設和管理。運動場地要保持平整,不應有坑窪、石塊、雜物等,地麵不宜太硬、打滑;球架、球門要定期檢修;室內球場注意通風、采光。

3.教學和訓練、競賽活動必須精心設計、嚴密組織、嚴格要求、嚴格訓練。

(1)建立良好教學秩序、重視課前準備;教師、學生著裝規範,必須穿著體育服裝、運動鞋上課。

(2)精密組織教學,加強紀律教育。體育教師必須經常反複地向學生進行遵守紀律、遵守常規、服從組織、遵守遊戲規則等方麵的教育。

(3)培養學生自我保護、相互保護的意識。

(4)體育教師應掌握特異體質的學生情況,掌握合理的運動量、注意區別對待。在運動量的掌握上,教師要隨時注意學生的生理反應,進行合理調整;教師對於病痛、體弱、傷殘的學生要及時關心,安排他們免修、見習等。

4.重視準備活動、加強醫務監督。教師應根據上課內容和氣候情況決定準備活動的內容,嚴禁不做準備活動就直接進入體育活動,準備活動要充分、有針對性。

5.加強保護措施。嚴格裁判、禁止粗野動作,不使用錯誤的推、拉、撞等危險動作。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和健全規章製度。體育傷害事故的法律責任

在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民事法律責任中,在歸責原則上可適用過錯責任原則,關鍵是如何在實踐中準確界定學校有無過錯。

學校有過錯,就應當負賠償責任。學校無過錯,就不負賠償責任。學校有部分過錯,就應當承擔部分法律責任。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由於意外事件而導致的學生傷害事故。這種情況下學校是否承擔責任,目前在法學界還存在著爭議。

所以應當根據《民法通規》第132條的規定,有學校根據公平責任原則承擔部分責任,既根據傷害的程度、雙方的經濟情況、社會的輿論等因素,由學校分擔部分責任。

第九章

運動安全主題活動

活動對象

中小學生是活動的主要對象。

中小學生是社會未來的接班人,對於平時忙著上學,很少有時間進行自己喜歡的運動的學生來說,適當地進行運動鍛煉成了滿足運動願望的最大寄托。中小學生都很好動,特別喜歡上體育課。但是由於他們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經常在體育課上或者在運動時發生這樣那樣的受傷事故。因此,特別開展安全活動主題活動。

對於運動項目的選擇,低年齡段學生可以選擇靈敏性、速度類的項目,比如武術、體操等。年齡稍大的,可以選擇速度、耐力類的綜合性項目,比如中長跑、遊泳等。球類運動也是非常好的選擇,不僅能鍛煉耐力、靈敏性,還能增強青少年學生集體感和團隊精神。活動背景

現在流行“全民健身”,大家都掀起了運動熱潮。運動場上到處都是我們同學的身影。但在進行運動時要把握好一根弦,是什麼弦呢?它的名字就叫“安全弦”!它安全維係著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與健康,安全維係著每個家庭的幸福與美滿。

所以,為了讓同學們在愉快鍛煉身體的同時,了解一些安全知識,懂得保護自己,特地舉行這次活動。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學習一些活動安全知識,掌握一些意外傷害的急救方法。

2. 增強學生活動安全意識,培養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打好基礎。

3. 通過案例使學生了解造成運動事故發生的幾種情況。

4.使學生知道進行體育運動活動應注意的事項。

5. 對科學鍛煉身體有認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

1.各班主任精心組織,嚴格把關。對所有參賽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要進行全麵細致的了解,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對目前身體狀況不適宜做劇烈運動的學生,其原有競賽成績再好也不準參賽。

2.要全方位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本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鼓勵廣大學生積極投入或關注本次運動,做好海報宣傳的工作。要求各班主任在運動會前對本班學生進行運動會安全教育:一是要注意交通安全,班主任要教育參加運動路途較遠的所有學生盡量由家長接送或乘公交車,家住得近的學生可步行來回,途中要注意交通安全;二是要注意比賽安全和觀賽安全。班主任老師要教育運動員在比賽中要聽從指揮,尊重裁判,不違章操作,行為不魯莽,運動員比賽完畢就要及時出場;教育非運動員在運動會期間,按照指定位置就座,文明觀看比賽,不得擅自離開觀看場地,嚴禁非運動員到比賽場地觀看、接人、帶跑,啦啦隊宣傳語言要健康向上,感召力要強。所有學生觀看比賽時,不得往場地裏扔東西來宣泄興奮或憤怒;三是要注意飲食安全。教育學生不買、不食“三無”食品,尤其是流動攤販食品。四是要關注午間休息安全。要求班主任組織學生學生午間在場內就地休息,學生在場內不得玩打撲克等不健康娛樂活動,不得帶電子遊戲機、手機等娛樂工具。尤其強調不準吸煙、喝酒。

3.要切實加強安全保衛工作。首先學校積極建立安全保衛小組,並安排2名校警參與現場安全保衛工作,其中一名保衛人員站在唯一的出口處管理進出,根據大會要求,隻有班主任的出門單才允許臨時離場,其餘學生一律等到比賽結束方可離場。另一名保衛人員在場內四處走動,關注場內學生的活動安全。增強裁判員責任心,一切等要按照規定的程序開展比賽。要求各班班主任不得遠離運動場,對正在參加比賽的運動員要密切注意其身體健康狀況,以便及時處置突發事件。三是安排部分學生和老師擔任場內安全保衛組工作人員,全天候安全監察場內的安全情況,發現隱患及時報告,確保運動的安全順利進行。四、兩名校醫一直等候在現場直至比賽結束。

對易發事故的估計和應急措施

比賽期間一旦發生突發性事件,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必須立即作出反映,及時了解和分析事件的起因和發展態勢,采取措施控製事件的持續時間和影響範圍,將危險降低到最小限度。

1.當遇到突發事件時,與會師生應按照預案要求堅守崗位,各司其職,聽從大會統一指揮,開展救護工作,將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嚴禁私自行動。

2.如遇天氣原因和突發事件(自然災害、暴力侵害等),立即啟動安全預案,要求廣大師生應保持鎮定,教師組織學生聽從大會指揮,有序撤離。切勿驚慌亂跑,造成混亂,班主任做好本班穩定工作。安全領導小組應將情況在第一時間迅速上報相關上級部門,請就近醫院、派出所等有關部門協助救助並與家長取得聯係。

3、一旦運動員出現挫傷、扭傷、肌肉拉傷等一般性損傷或劇烈嘔吐、眩暈、骨折、休克等較重症狀時,要采取以下措施:

(1)各班班主任要立即向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報告。

(2)領導小組組長立即派校醫到現場救護。

(3)班主任老師及時撥打120或直接用學校校車接送,做好搶救的準備工作。並安排班主任護送傷者到醫院救治。(4)及時聯係家長,通知家長到醫院。

(5)醫務室應提前準備好基本的急救藥品和器械。

4、校警嚴禁校外人員進校觀看比賽,經勸阻不離開運動場的,可由保衛人員勸其離開;校外人員想私闖進場地滋事,與校警或校內人員發生衝突且情節嚴重的,領導小組應及時予以製止,拒不配合的,視情況打110報案。

5.任何人員如因不堅守崗位、不認真履行職責,如因失職造成安全事故,其損失由當事人部分承擔,並按學校工作製度進行相關處理。

6、出現任何突發事件都要在第一時間與領導小組取得聯係。

活動過程

主題導入

主持:學校師生的生命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關心的熱點問題。作為學校教育重要組成部份的體育,由於自身的特點或其它各種因素,傷害事故偶有發生,成為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那麼,如何正確處理體育教育與安全問題,減少、避免體育教育中傷害事故的發生,成為體育教育工作者必須進行思考、分析、研究的重要課題,製定相應的安全措施也是相當必要的。因此,我們這周班會課的主題:學習體育課、體育活動安全措施。

教師講解校內參加各項活動應注意事項

1、在操場上運動的自護措施:

(1)準備:換膠底鞋,防滑並且增加彈性。女生摘掉發卡等飾物,衣兜不裝東西。全身準備活動,以防肌肉拉傷、扭傷。

(2)服從:在教師指導下做器械運動,投擲運動要聽口令,閃開跑道以免衝撞。

(3) 嚴肅:墊上運動若嘻嘻哈哈,容易扭傷頸部,會傷害脊柱或大腦。

(4)處理:一旦受傷,不要著急,亂搬亂揉會加重傷勢,要請校醫來處理傷口,傷情徹底養好再運動。

2、課間活動的注意事項:

在每天緊張的學習過程中,課間活動能夠起到放鬆、調節和適當休息的作用。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以下幾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