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學生安全上網主題活動
活動對象
活動主要對象為中小學生和大學生。
學校要引導青少年健康文明利用網絡,應注意引導青少年充分認識網上汙濁內容的危害性,注重引導青少年怎樣上網。
青少年具有好奇心強,越是不許他們做的事,他們偏想做。因此,針對青少年上網瀏覽不健康內容,結合活動跟他們談各方麵的害處;另一方麵,對他們多進行理想教育,使其有遠大抱負。
教師應多為學生樹立榜樣,激發他們不斷進取的精神,教給他們必要的上網常識,指導和教育青少年正確上網,安全上網,科學上網,高尚上網。通過疏導,不僅使青少年意識到不健康內容的危害,更使其借助網上優勢,提高學習效率,培養自學能力。
活動背景
隨著電腦和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特別是Internet的高速發展和日益普及,現代社會進人“網絡”時代。它已成為廣大青少年學生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平台。電腦網絡的空間到處都是新鮮事物,而且還在不斷地增加,對於易接受新鮮事物的學生有著無限的吸引力。
所有這些都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吸引著學生加人“網迷”“網蟲”的行列。
根據對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3年1月最新公布的《第1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數據顯示,全國共5910萬網絡用戶,而大、中、小學生就占了549%,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對於這些青少年學生來說,網絡帶給他們的好處不言而喻。首先,網絡上有著海量的信息,而且信息的更新速度、共享程度為其他媒體所不及的。其次,網絡上的信息是以網狀形式出現的,即信息的呈現方式是超文本的、非線性的、跳躍的,這改變了青少年學生固有的傳統的線性思維模式,有利於培養青少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他們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工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正是ZI世紀所需要的。
此外,網絡高效、快速、方便的信息傳播方式滿足了青少年學生溝通和理解的需求,使青少年學生在學習之餘獲得了更廣泛的空間,仿佛進入了一個多彩的夢幻世界。
但是,由於青少年學生的心智尚未健全,對外界新鮮事物缺乏全麵的認識能力,對自己的言行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自控能力,網絡給學生的生活帶來了諸多負麵影響:
1部分學生超時、無節製沉溺網絡,耽誤了正常學習生活,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2網絡中的“花花世界”使一些缺少自控力的學生玩物喪誌。
荒廢學業,甚至不自覺地迷失於虛幻的世界而難於自拔。據了解,熱衷QQ聊天的學生占70%,選擇玩遊戲的占55%,隻有不到20%的學生上網是查找信息資料。
3互聯網上品位低下、胡編亂造的網絡語言、邪教色情、暴力等垃圾信息,汙染著學生的精神世界,引誘一些學生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科學是一把雙刃劍,具體到網絡來說,當我們大談網絡經濟時,有關學生受害事件。網絡犯罪問題又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
學生上網本是件好事,但就目前而言,學生上網已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因為在毫無引導的情況下,放任學生在網上邀遊,加上一些以賺錢為唯一目的的網站,無疑加速了青少年學生的墮落。
作為教育者,學校、教師在幫助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念,安全、無害地上網方麵擔負著極大的責任,應該在學校廣泛開展網絡健康教育。活動目的
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念,教育學生健康上網、上健康網。
2,培養學生明辨是非,正確區分網絡信息的正誤,學會辨別。篩選網絡信息。
3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迅速、快捷的特點,查找相關資料。
4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網絡,做網絡的主人。
5針對部分青少年逃避現實的傾向,教育青少年分清虛擬社會和現實社會的不同,向他們分析社會的複雜性和存在的某些不足,鼓勵他們勇敢地直麵現實世界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投入到改造社會的實踐中去。
6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加強青少年之間、青少年和社會之間的交往,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建立青少年的心理谘詢機構,對有心理障礙和人際交往障礙的青少年進行心理輔導,克服障礙。
7加強青少年組織建設,消解虛擬組織對現實組織的衝擊。網絡組織基本遊離於有效管理之外,網絡組織既有健康的、利於青少年發展的,也有不健康的、帶有反動色彩的不利於青少年成長的。我們要主動地去了解各類網絡組織,與其加強聯係,並以有效的方式介入他們的運作、管理,各種虛擬組織可以為我所用,也可以通過網絡形成利於青少年成長的健康組織。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
上網查找《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遵守公約,文明上網,營造健康的網絡道德環境》倡議書及有關文明上網的法規、公約,便於學生上課學習。編寫一套小型的計算機、網絡知識競賽題目,供課堂競賽之用。
2.學生準備
了解互聯網的發展網,增加對互聯網的感性認識,製作網絡作品,準備參加班級的評比活動。
3.家長準備
父母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擇友觀,引導青少年參加社會活動。對於家庭入網者,家長可以在電腦端加過濾軟件,提取精華、剔除糟粕,為我所用,對於青少年上網吧者,家長應把握其活動時間,堅決杜絕其通宵上網。
活動過程
1.班主任發言,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