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學校災害危險自救探討1
我國學校災害教育實施策略淺議
自然災害嚴重的原因分析及其與
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係世界自然災害嚴重的原因分析自20世紀以來,機械化、工業化、電氣化以及信息化迅速發展,社會財富急劇增長,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達到空前水平。但是,在人類進步過程中,仍然遭受各種自然災害的威脅,洪水、地震、火山、颶風、幹旱等災害不但十分頻繁,而且一次死亡萬人以上或經濟損失上百億元的巨災屢有發生。在20世紀,全球發生了80次以上,平均約每12年就發生一次巨災。
自然災害破壞損失空前嚴重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與這一時期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密切相關。一方麵,20世紀世界人口由16億左右增加到超過60億,生產能力提高了幾十倍,因此資源消耗和環境破壞日益嚴重,大大促進了自然災害——特別是環境型自然災害的不斷發展。另一方麵,由於人口和財富的急劇增加,人類活動空前廣泛,所以遭受自然災害破壞的機會和損失程度空前增加。據有關資料,20世紀地震、火山、洪水等突發性自然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大約相當於前3~5個世紀的總和;各種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甚至超過有史以來到19世紀幾千年災害損失的總和。由此表明,盡管20世紀人類取得了巨大進步,減災能力得到空前提高,但從總體上減災發展仍大大滯後於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加強減災,促進安全與發展仍然是全世界的重要任務。
我國自然災害嚴重的原因分析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種類最多,活動最頻繁,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統計,近50年來,全國每年有15~35億人口受災,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5%~30%;嚴重災年受災人口達4億以上,超過總人口的1/3。1949~1998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約61萬人死亡,平均每年死亡12200人。我國自然災害嚴重的原因在於:我國位於大陸與海洋的結合部,東瀕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西倚全球最高的青藏高原,南北跨越50個緯度,天氣係統複雜多變。我國地處世界最強大的環太平洋構造帶與特提斯構造帶交彙部位,地質構造複雜,新構造運動強烈,地理生態環境多變。我國人口眾多、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相對落後,承受災害的能力較低。
自然災害與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已經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而自然災害會帶來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製約因素。減災也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1999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國際減少災害戰略(減災戰略),以對減災十年的成就采取後續行動,促進全世界減災工作的執行情況。其已經取得了進展,而且減災已在2002年被確認為可持續發展問題世界首腦會議《約翰內斯堡執行計劃》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組成部分。《中國21世紀議程》提出:“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中國在未來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擇”。防災減災被列入《中國21世紀議程》的優先項目計劃框架“人口控製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優先領域中。災害的發生嚴重影響社會的發展,洪水、幹旱、地震以及環境汙染災害等,都會給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嚴重的危害。因此,防災減災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大課題,是合理開發、有效保護並持續利用資源的補救條件,更是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最大保障,也是人類未來社會走向繁榮的基本前提。
學校災害教育對於保障社會可持續發展
的必要性分析災害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自然變異;二是人為的作用和影響。人類自從誕生之日起,就以生物界前所未有的能力對自然界進行著幹預,一方麵人類利用環境,開發資源,為人類的生息與繁衍創造條件,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另一方麵由於無節製、非科學地、過多地向自然界索取資源,並將生活與生產廢料遺棄在地球表層,以致使產生災害的綜合指標——熵值不斷增加,加上人類工程活動對自然環境隨心所欲的改造與破壞,致使環境惡化,災害叢生。例如:濫伐森林、破壞草場的結果,導致了水土流失,河湖淤積,使水旱災害增多;過量開采地下水誘發了地麵沉降、地麵塌陷和海水回灌;非科學地進行采礦,使礦山災害增多,並引起土地沙化、水質汙染等災害;大量排放CO2、SO2等有害氣體,產生了溫室效應與酸雨等。說明災害與人類發展似有同步增長的趨勢。因此,為了減災,必須節製人類的非科學活動,在人類發展與自然之間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實現人類社會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自然災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減性,擁有防災減災知識和意識可有效減輕災害損失自然災害是以自然變異為主因造成的災害。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澇災害、地震和地質災害、農林生物災害等,是由地球大氣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物質異常變化和異常運動造成的;各種異常變化的原因除地球各圈層自身的變化外,還與太陽活動、月球及行星影響、地球整體運動及其它圈層的影響有關。各種運動和變化既有趨勢性的長期變化,又有韻律性的準周期變化,從而使各種自然災害均呈現時強、時弱、漸變與突變相向變化的態勢。因此,可以斷言,隻要地球在作有活力的運動和變化,就會發生自然災變,自然災變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加防範,就會造成人員、財產損失,即發生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是地球係統運動變化與人類社會經濟係統相互作用的產物,隻要地球在運動、在變化,隻要人類在大規模地開發地麵與工程建設,自然災害就會產生,因此災害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人類可以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社會進步,采取避害趨利、除害興利、化害為利、害中求利和救援活動等各種措施減輕災害損失。
教育是防災減災的重要手段《21世紀議程》中提出,有必要增加人們對環境和發展問題的敏感性,並參與其中,找到解決辦法。教育可以向人們提供可持續發展所需的環境和倫理意識,價值觀和態度,技能和行為。為此,教育不僅要解釋自然和生物環境,還有必要解釋社會-經濟環境和人類發展。“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國際行動綱領的其中一條要求是:采取適當措施使公眾進一步認識減災的重要性,並通過教育、訓練和其他辦法,加強社區的備災能力。教育可以讓人們獲得更充分的防災減災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提高防災減災的意識。借助教育這一手段,可以向廣大民眾傳播災害知識,如災害前兆、災害過程、災害機理、災害預防、減災防災措施、災害後果等各相關方麵的內容,提高他們對災害的認識,從而提高其應對災害的心理素質和能力。
一次重大災害造成的損失不僅取決於災害自身的破壞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受災地域群體的承災能力、抗災強度和救災力度。由於缺乏防災減災知識,麵對災害時,沒有經驗且沒有接受過有關防災減災教育的人們隻能束手無策,使本應可以避免的損失,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重了。自然災害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麵對自然災害,人類正確的選擇是如何預測災害的發生,如何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如何在災後恢複和重建,隻要掌握了各種自然災害的成災機製,采取相應的防災減災措施,完成可以預防或減輕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學校災害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防災避災的意識和技能,並向社會傳遞相關信息學生是易受災的人群,其年齡較小,防災避災的知識和經驗缺乏,且當災害發生時,學生多在教室內上課,極易造成群體性的受災。目前,我國城鄉有45萬餘所中小學校,9萬所農村教學點,有12萬餘幼兒園,有21億中小學生及2200萬在園兒童。在學校開展災害教育,提高學生的防災避災意識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在2006年聯合國第17個“國際減災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發表致辭時,強調讓中小學生直接參與防災意識工作的必要性。
據統計,地震之後的逃生和救援中,自助占70%,互助占20%,公助隻占10%。從這組數字中,我們可以得出,突發災害時的自救和互救,是最具減災效果的方式,是逃生和搶救生命最主要最基本的方式。政府救援隊的搶救,在大範圍、大規模受災時,隻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要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的途徑惟有加強教育和宣傳。“學校是減災開始的最適合的地方。”當學生在學校學習了災害的相關知識,防災避災的方法,他們回到家時,會向家庭成員傳遞這些災害知識,演練防災避災的方法。因此,學校是迅速提高全社會防災避災素質的最好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