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學生違法亂紀預防探討1(1 / 3)

第七章學生違法亂紀預防探討1

學生違法亂紀現象思考

近年來,在校學生違法違紀現象日超上升,特別是一些薄弱學校,初中階段或高一的學生更為明顯,有的違反校規校紀,擾亂公共秩序,破壞公物或公共設施;有的打群架、行凶鬧事,甚至出現由小偷小摸行為發展到入室盜竊,變向敲詐勒索;有的組織小幫派,收保護費,大同學仗勢欺壓小同學,強借飯菜票。在校學生的違法亂紀及不良行為,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學校深受其害,老師傷透腦筋,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與思考的問題。

學生違法亂紀的原因

出現這些問題,原因是多方麵的:

首先,從學生自身因素看少部分初高中學生缺乏自我控製能力,不能嚴格要求自己,不注重思想道德修養,沒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盲目追求享樂,表現出對學習沒有興趣,缺少法律知識,心理行為不正常。學校學習壓力重。雖然學校、家庭做了大量的教育工作,但收效甚微,甚至出現個別學生由不遵守學校紀律、曠課、私自外出逐步發展到賭博、看黃色錄像,甚至搶劫等現象,一些學生心理抗挫能力低、自暴自棄、偷吃禁果、以身試法、自尋短見。某地區初中學生因遭父母指責服毒自盡;初一年級學生集夥搶劫25元人民幣被公安機關拘留;城區一所名校,四位男生因一女生捅刀子;一私立學校同舍學生下床學生把上床學生殺死無動於衷,這些現象,有些令人觸目驚心,有些令人油生悲涼、可憐、婉惜,究其原因,學生自身素質低是一個重要因素。

其次,家庭不良環境的影響孩子一生三分之一時間在家中度過,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將對學生的行為產生主要影響。一些家長由於自身不注重修養,不能予子女榜樣,教育孩子簡單粗暴或苛刻或放任,甚至一些家長本身就有賭、黃行為存在;不能對子女施予正確引導;一些離異家庭對子女教育更缺乏責任感,或推諉或應付,隻簡單地用“錢”打發,造成子女教育的失誤。據不完全統計,學校在對10個違法學生的調查中,有3人是離異單親家庭,有5人未離分居家庭,有2人是未離由奶奶管。部分家長不同程度存在違法犯罪行為。

第三,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校已不是一塊淨土,當前不良的校園周邊環境,社會大環境存在一些問題,對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正在形成的初高中學生產生極為不良影響,對現實的學校德育手段與教育渠道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社會評價觀、道德觀,誰對誰錯,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對學生來說極為模糊,所以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司娘就“跳神”,學生在學校中接受正規教育,到社會中受不良風氣影響,往往是1>6。

第四,校園周邊環境影響無論是白天或是晚上,在校園門口,都會見一些三五成群的社會閑散青年遊蕩,或聚集一起。他們的年齡一般在15-20歲之間。痞性成形,無所事事,東遊西逛,口叼香煙,紋身刺字,頭染黃發。他們經常滋事挑釁,對在校學生施耍淫威,莫名其妙地攔截學生、打學生。這些人的形象對於自控能力較低的中學生來說,很容易效仿,特別是一些受到過傷害的學生,更易產生報複心理而走向違法,給學校的教育帶來很大的負麵影響。

從目前情況看,每所學校(特別是城區學校)大門兩旁100米之內都有不少經營攤點圍著,附近居民、小商小販,沿路沿街擺點,或流動銷售。他們一無健康體檢證明,二無經營許可證。可我們常常見到馬路上塵土四揚,學生吃得津津有味,這種狀況常常滋生了一些學生的不良習慣,既影響學生健康又影響學生思想。

最為突出的是“地下網吧”勾引學生。雖然國家明令禁止學校周圍200米內開網吧,但事實上很多網吧要麼在學校周圍,要麼把目標鎖定在學生身上。網吧老板使盡渾身解數,包月、提供食宿,做鍾點工為男女學生開房住宿,提供黃色CD等,距某校附近共9家網吧,有2家開房,6家供應飲食,有一個網吧,電腦旁就是小床,往往是4-5集在一起,一人上網,其餘男女混同休息。這給厭學的學生提供了場所。學校為此痛心、家長無奈、看看一些因染上網吧癮而被開除或整天昏昏欲睡的學生,心裏十分悲涼。網吧不僅嚴重地危害了中學生個人成長,更影響了家庭的幸福,誘發了學生犯罪心理,給學生、社會帶來了不良影響,成為學校難管理,社會不穩定的因素。

第五,學校教育與管理的不足我國的教育體製,教育方針是正確的,國家關心教育,加大教育的投入,為學校教育,學生讀書提供了極大的保障。但是,由於各級各類學校在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過程中,認識不足,行為有些偏頗,對學生的教育存在嚴重不足。首先是理論與實際的嚴重脫節,在對學生施教過程中出現的偏離教育目標的行為,缺乏經常性的及時有效的控製和校正;其次是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缺乏強大的合力,學生管理工作主要靠德育處、班主任來抓,學校中的其他教師因忙於“分數”,而疏於德育,行政人員參與德育教育的意識薄弱,學生管理工作形成少數人的孤軍作戰,其他人為觀望者,沒有形成一股合力。同時學校、家庭、社會嚴重脫節,學校內外文化環境反差過大,三者教育沒有得到很好的銜接,經常出現教育時空上的空白現象,給不良言行和思想以可乘之機,在學生管理中的線條太粗,缺乏紮實細致的工作作風,對學生的違紀現象不能有效地進行超前預防工作,對學生的教育管理不是主動防範而是被動式教育。

第六,學習壓力過重,評價單一目前,學生學習壓力較重,社會、家庭、老師對學生的學習要求高,期望值高,不少學生日夜兼程,有些學校學生,每天學習12小時以上仍不能達到要求,由此,時常出現“不進則退”或心理枯竭現象,學校中對“好”、“壞”學生的評價僅以“分數”辨高低,引發教育方式的簡單化。使得一些具有不良心理、不良行為的學生得不到及時的醫治,致使學生越來越“落下去”,一撅不振。某校一初中“尖子生”,無緣無故不上學,幾經老師做工作後,主動要求到差班就讀,數日後,此生因上網成癮被迫退學。

縱觀教學中出現的一些現象,說怪不怪,終有原因,隻是預感教育責任重大,如何預防和有效製止中學生違紀行為,關係到教育的成功,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應重點關注的問題。

學生違法亂紀的預防

中學生正處於未成年向成年的過渡時期,是一個自我控製能力薄弱時期,是真、善、美與假、醜、惡的爭奪期,是一個需要塑造、教育、保護的時期。對青少年的違法違紀及不良行為的產生應以預防為主,及早防治,同時,對已存在違法違紀的學生應本著教育保護的原則,具體地說:

首先,立足於教育和保護以教育他們,並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保護其身心健康為出發點,通過教育和保護,達到預防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目的。教育和保護是相輔相成的,教育是為了保護,保護必須進行教育,隻有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達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彌勒民族職業高級中學幾年來,對學生教育管理,實施“保、穩、轉、升”的辦法值得借鑒,所謂:“保:控製學生流失,學校嚴格規定:造成學生流失作為教學事故,追究教師責任。穩:實施穩定的學校德教育體係,分年級、分層次、分主題,循序漸進地推行。轉:保證後進生的轉變,學校規定對後進生的轉變獎勵政策。升:提升管理的品位、質量。用“陽光”般的心態對待學生的一切,因此,促進學校的發展。

其次,開展心理疏導。根據未成年人學生的心理、生理,堅持治本和疏導,對他們的不良行為及時進行預防和矯治。目前,學校建立了心理谘詢室,開通了心理連通車,做到每生一冊心理讀本,每周一節心理課,每學期1-2次家長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再次,加強青春期教育預防中學生不良行為應結合不同年齡的生理、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不能采取“不打不成才”的粗暴式教育方式。在我校,學校每學期舉辦青春期生理講座,在學校的課程安排下,保證每天一小時的集體活動,或打球、跳繩,或唱歌、練舞等興趣活動,舉辦趣味運動會、創新科技展,以釋放學生的心理,讓他們在豐富多采的活動中渡過青春的煩惱。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在處理上,應充分體現“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貫徹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