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我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改之前,專門召開了有各界群眾代表參加的立法聽證會

C.執法機關依法查封了因生產假藥而致人死亡的某製藥有限公司

D.為了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步伐,某村委會向每戶村民收取100元村容建設費

()14.從2006年起,國家全部免征農業稅。我國農村實行的稅費改革,就是變“人收稅”為“法收稅”。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依法治國原則得到進一步貫徹②這項改革削弱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量③這有利於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執政④這項改革將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5.中共中央宣傳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公室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認真開展2006年"12·4”全國法製宣傳日宣傳活動。通知明確,此次宣傳活動的主題為:“落實‘五五,普法規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開展全國法製宣傳日宣傳活動,有利於:

①提高全民法製素質②提高全社會法製化管理的水平③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④杜絕違法犯罪行為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6.老師:你簡直是個廢物;學生:老師罵學生接受懲罰:

A.該學生具有較強的法治觀念

B.老師是為了我們好,我們不應該小題大做

C.自己做的不對時,隻能忍氣吞聲

D.青少年法律意識增強,都養成了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17.“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這副對聯形象地說明:

①“人治”以言代法,同“法治”是相對立的②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杜絕上述濫用權力的現象③“人治,輕視法律,不依法辦事,不利於我國的法治建設,損害人民的根本利益④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我國的法律體係還不很完善的情況下,出現上述情況是難免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8.2006年12月2日《工人日報》報道,時下,盡管中央三令五申,但是在有的地方貫徹實施信訪條例不力,信訪對群眾來說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有的地方或部門對群眾的信訪案件重視不夠,或以“這是曆史原因造成的,不好解決,我們正在研究解決,請你再等一等”為由搪塞,或層層批轉,不給落實,讓群眾求告無門;有的甚至從中作梗,辦“人情案、關係案”或“金錢案”,使問題得不到合理妥善地解決,甚至長期得不到解決,進而導致群眾反複越級上訪,矛盾越積越深,最終產生對立情緒。這些地方或部門:

①違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②違背依法行政的原則③違背公平公正的原則④違背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A.①⑦④B.④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9.一群小朋友,在樹上玩耍

A.人們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B.應該依法維護合法權益

C.應該堅持依法治國

D.必須製定新的法律,實行嚴打

()20.北方某大城市的一項專項調查表明,在校學生中50%的人有過被校內外不法分子敲詐、勒索、搶劫、搜身、欺侮及其他滋擾的經曆。這些學生遇到侵害時雖然感到氣憤,但驚慌失措,緊張害怕,自認倒黴,很少報案或告訴家長、老師。假如你遇到類似的情況,你應該:

A.忍氣吞聲,自認倒黴

B.挺身而出,同違法犯罪行為進行你死我活的鬥爭

C.多找些人進行報複

D.尋求法律的保護,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問答題

1.鏡頭一:大鵬獨自在家太悶,就上網,開始是玩遊戲,後來玩膩了,便打開成人網站看起來。

大鵬的做法對嗎?為什麼?

鏡頭二:虹虹到自選商場購物,看見一個飾物很精致,趁售貨員不在意,悄悄拿了放進自己的書包,若無其事地走出商場。

虹虹的做法對嗎?為什麼?

鏡頭三:小可聽了稅法宣傳員的動員,回家後,勸爸爸買東西時記住索要發票。爸爸說:“我們要發票幹啥?又不能報銷。”小可告訴爸爸:“這是避免商家偷稅、漏稅的好辦法,也是為國家作貢獻嘛。”

小可的說法對嗎?為什麼?

鏡頭四:雨軒隨老師、同學到一處旅遊勝地秋遊。當見到一棵古樹上刻有人名,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也拿出小刀在樹上刻上自己的大名,然後滿意地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