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化鄉愁,固然是一種憂鬱,但是更是一種高貴的選擇。有文化鄉愁,意味著他選擇記得自己的文化家鄉,而沒有忘記那曾經更美好的文化;意味著他寧願因思念卻不能得到而受苦,也不願意忘記自己民族曾經更美好的文化;意味著堅守這種文化,即使不能發揚它而隻能把它埋藏在自己的心裏——化為鄉愁。
物質鄉愁的舒解,隻要你回到家鄉就可以得到。而文化鄉愁的舒解,隻有回到中華精神的本源才能得到。思鄉是一種病,是一種痛,不過,痛證明我們還有知覺,還有希望。鄉愁,正是我們中華文化複興的驅動力。
附記:
本來要說的話已經說完了。但是看到別人關於鄉愁的一段文字,有點感想。這位熊培雲先生說的是中國現在的城市建設中對文化的破壞,以及這些所謂的建設者實際是破壞者們“淡漠了鄉愁”,他說:“如有建築家所批評,中國的城市建設忽視城市生存品質、文化內涵和曆史魅力,文化與曆史像建築垃圾一樣被清理出城市。一座失去記憶的城市,從此淡漠了鄉愁。與大地山川承載記憶不同的是,城市成了浮世不安與居無定所的象征。無疑,‘集體失憶’是今日中國改天換地般城市建設的最大特點,也是最大悲哀。”
這是我們當代懷舊者鄉愁的原因,我們的家鄉“拆”了,我們的記憶和過去也被拆了。我們將不能回到童年的小河邊,大槐樹下以及祖屋中,那些都被拆遷了或者填埋了。我們的一部分過去也被銷毀了。
熊先生認為:“這種對曆史的忽略、對記憶的摧殘與中國獨一無二的‘拆遷邏輯/文化’密切相關。”他認為從項羽開始,中國就有一種拆遷邏輯/文化,所以後代的帝王總要拆毀前代帝王建立的“幾乎所有的建築、文化和曆史”。他認為“這與中國沒有西方‘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的產權製度有關,與此同時更有觀念上的原因,即中國人對自己的曆史文化缺少尊重與寬容。”
這我卻有些不同意,固然,帝王們喜歡拆前代的皇宮重建。但那也無非是因為,他們覺得住在亡國之君的房子裏不吉利。項羽燒秦的宮室,也不過是因為他想回家鄉附近建都,又不願意在首都之外保留一個皇城。宮室之外的其他建築,後來的帝王們往往並不會拆毀。而對過去的文化和曆史,後來者也大多並沒有“拆毀”的欲望,相反後一個朝代往往會著力為上一代修史,並珍重地保留前代的各種文物。
熊先生說,“今日中國人過於追逐新異,過於崇尚‘一張白紙好畫畫’。這種歇斯底裏式的改天換地不啻為一種‘畫鬼容易’的懶漢哲學”。對此我很同意,不過,我不認為這是中國文化中固有的傾向,相反,我倒認為這是近代的產物。當西方國家挾堅船利炮闖入中國時,正是中華文化在滿清摧殘中極度衰落之時,於是社會精英對自己的文化失去信心,希望靠全盤西化來救國圖強,因此,才出現了對中華文化徹底否定的思潮。而這種對中華文化徹底否定的思潮,在過去曆史中幾乎從來沒有過。元代統治者固然是對中華文化不予肯定,但是漢族文人卻並未對中華文化失去信仰和信心。清代即使文字獄酷烈,但是對中華文化也還是肯定的。隻是近代和西方接觸後,才有大量精英階層的人主動否定中華文化,從而為“對自己的曆史文化缺少尊重與寬容”打下了觀念的基礎,也成為了後來破壞性的“文化大革命”中“破四舊”觀念的前因。
而目前對城市建築的破壞,在觀念上,更多是受到了“文革”的影響,而不是因為中國古來有“拆遷邏輯/文化”。正是“文革”毀滅了一些人對傳統的尊重,也使得這些人淡漠了鄉愁,從而不在乎毀滅古建築。也許我這樣說會遭到一些人的敵意。——現在主導拆毀古老建築的人,按照年齡來說不大多正是“文革”期間砸古董的紅衛兵嗎?或者至少是看著別人砸“四舊”的人。這正說明了沒有鄉愁感的可怕,被一種潮流毀滅了鄉愁感的人,不大會心痛毀掉別人的精神家鄉。固然,絕大多數這個年齡的人並非毀壞者,但是這少數人的行為,也值得我們為之浩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