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合格的誌願者
我們每一位青少年都應該體驗一次做誌願者的經曆,爭取做一名合格的誌願者。“真情暖人間、愛心獻社會”、“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用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情”、“有困難找誌願者,有時間做誌願者”……這些令人耳目一新、富有感染力的口號都來自於誌願者團隊。
做一名誌願者,可以參與的誌願活動很多,就像詞典解釋“誌願者”時所說的,涉及到諸如社會公益活動、文體活動以及會議服務等許多方麵。
青少年可以發揮自己的所能,參與一些公益活動。比如,做一名環保誌願者。我們國家就有這樣一批誌願者,他們來自祖國的四麵八方,都有一顆熱愛自然環境的赤子之心,他們用行動和意識促進環保活動,把“綠色”播入每個人的心中,他們是一群熱愛大自然的“綠色使者”。為了讓祖國大地的草更綠、天更藍,為了讓江河源頭永遠清澈,這些可敬的環保誌願者遠離親人、拋開名利,遠赴青藏高原,在艱苦的條件下從事環保宣傳工作。
我們雖然還沒有能力參與這樣宏大的環保誌願活動,但這並不能阻擋我們做一名誌願者的腳步和行動。我們可以盡自己所能,比如種植一棵紀念樹,並把它“收養”下來,定期給它澆水、培土,照料它成長,把它看成自己家庭的一員。
我們也可以參與社區服務。比如,打掃衛生、布置宣傳欄等。正是由於認真地做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我們才能逐步成長為時代所需要的誌願者。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也曾以誌願者身份出現在北京的某社區,直接參與環保誌願服務。
我們也可以定期到孤兒院陪伴那裏的孩子們,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除了物質幫助,孤兒和老人也非常需要人文關懷,孩子們需要愛撫和關心,老人們渴望交流和溝通,真心對待他們,多讓他們感到溫暖和關心,少讓他們感到孤獨和寂寞。
我們青少年還可以參與一些會議服務活動。每一次重大會議和賽事都離不開誌願者的廣泛參與。1995年,北京舉行聯合國第四屆婦女大會,一群身披“青年誌願者”彩帶的大學生為各國代表提供了熱情周到的服務,他們受到與會代表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成為會場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隨後,在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2001年上海《財富》論壇和APEC上海年會、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都能看到青年誌願者們意氣風發的身影。2006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也有大批的學生誌願者在為大會服務。即將召開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也將需要大量誌願者為賽會提供服務。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有責任做一名合格的誌願者時,一定要立即行動起來。因為“天氣冷了,還會變熱;樹葉落了,還會長新的;歲月流逝了,就永遠不會再回來”。今天明白了,馬上付諸行動,我們擁有的時光就會更多些,以後的遺憾也會少很多。
我們每一位青少年都應該明白,做誌願者並不需要任何理由,隻需要按照誌願者誓詞,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誌願者。
對眾多誌願者來說,他們的願望就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奏響一曲曲奉獻之歌。“誌願服務,無私奉獻”,這是一個永不過時、始終鮮活的話題,因為誌願者的精神永遠不會被磨滅。人類永遠需要這種精神,也永遠崇尚這種精神。
每一個人都是奉獻精神的受益者,我們每一位青少年也要時時準備著為他人做出奉獻。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具體行動對祖國、對社會、對他人做出奉獻,譜寫出一頁頁奉獻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