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未來需要兒童去創造,兒童需要教師去培養,我們教師要立足現在,麵向未來,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創造誌向和創造能力的新一代人才幼苗。
5.讓學生在科學課中自主發現
科學課是新課程改革中出現的一門新興的學科,它是在自然的基礎上,更全麵、更科學地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究科學真諦的一門學科。科學的本質就是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學生通過自己的研究,能發現很多的科學現象,解決很多的科學問題,當他們自己發現了一個問題,而後又親自動手解決了這個問題時是多麼高興啊!因此我們的科學課重要的不是傳授知識,而是讓學生學會自己去獲得知識,讓學生發現問題並親自探究。如何讓學生發現問題,並親身經曆探索過程呢?
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有問題,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探究;有探究,才有發現;有發現,才會進步。人類認識科學和掌握科學的幹什麼,決定了《科學》這門學科的教學,必須從問題入手。例如:教學《食鹽哪裏去了》一課,在課前作了充分準備後,舉起一杯水問:
(1)杯裏裝的是什麼?(學生:水)。
(2)把食鹽放在水中並輕輕搖晃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學生:會沉到杯底、會化了的、會不見了的……)。
(3)讓學生分級實驗,並要求學生仔細觀察。
(4)學生彙報:(食鹽不見了)。
(5)對於這一現象你有什麼疑惑嗎?(學生:食鹽哪裏去了)。
問題產生了,學生自己提出了他們想要研究的問題,教師就因勢利導,讓學生進入下一環節的研究。這一環節很重要,教師要嗬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欲,引領他們學習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教師設計的情境就是起到“引領”學生進入探究活動的作用,使學生對這一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
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隻有善於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中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例如學習《熱空氣》一課,出示一個自製的熱氣球,當點燃中間的酒精棉後,熱氣球飛起來。看到這種現象後,學生的興趣頓時高漲,議論紛紛。此時,我不失時機地提問:“你們想到什麼問題?”問題一提出,活躍了學生的思維:“熱氣球為什麼會飛?”“是什麼力量讓它飛起來的?”“它能飛多高?”“怎樣才能讓它飛的時間更長一點”……通過觀察、討論,喚起了學生探索的欲望,激發了學生質疑的興趣,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探索未知的活動。
②觀察是兒童了解世界、認識世界,積累感性認識的重要途徑,因此,科學教學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並在觀察中去發現。如教《播種發芽》一課,課前教師給每組分發浸泡過的花生、蠶豆、綠豆、玉米種子。從學生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對這些種子沒有多大的興趣,因為這都是他們常見的。課堂上教師指導學生們解剖並觀察蠶豆種子。讓他們小心地剝開種皮、掰開子葉,然後拿起放大鏡仔細觀察,看能發現什麼。漸漸地同學們的臉上露出了驚喜之色。“蠶豆裏有兩片好嫩的幼芽啊!”、“原來種子是有生命的!”、“蠶豆苗是它長成的嗎?”麵對這些常見的種子,學生有了新的發現,提出了問題,對學習有了積極的態度。
③實驗對培養學生獲得認識事物的本領大有作用,也是學生有所發現、有所創造的起點。如教學《磁鐵的性質》一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實驗:把條形磁鐵放在支架上讓它自由旋轉,等它停下來,觀察磁鐵兩端指著那個方向?反複做幾次,學生就會發現磁鐵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然後教師叫同學們用磁鐵沿同一個方向把小鋼針摩擦幾次,做成小磁針,並把磁針穿在一小塊泡沫上,把它放在盛水的水槽裏,看能發現什麼?學生發現小磁針也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這時卻有學生把手高高舉起,興奮地補充說:“不僅是我們做實驗用的條形磁鐵和小磁針能指南、北方向,我想也許所有的磁鐵都可以指示方向。”這是多麼可貴的概括啊!我們不就是要讓學生發現這個規律嗎?
④討論是思想的溝通,是語言的交流,也是思維的撞擊,討論使學生互相啟發,獲得新的發現,新的問題,從而獲得新的收獲。例如教學《電鈴響叮當》這一課。學生做完電磁鐵後,各組隻了解到在自己製的電磁鐵通電有磁性,斷電磁性消失。但對吸起的大頭釘為什麼有多有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各組學生分析和討論後,他們發現:“線圈匝數不同,吸起大頭釘數量就不同。”“串聯電電池數量不同,吸起大頭釘數量也不同。”“電磁鐵用來吸大頭釘的位置不同,吸起大頭釘的數量還不同。”……有了新的發現,又激發了學生繼續研究的興趣和積極性,他們又興趣盎然的投入到設計實驗尋找答案的探究之中。最後終於發現:線圈匝數多、串聯電池多吸起的大頭釘多也就是電磁特的磁力大;同一個電磁鐵電磁鐵兩端吸起的大頭釘多也就是兩端磁性強等等。這些都是學生進一步發現探究的收獲。
大膽猜想、提出假設
猜想就是大膽的判斷。我們知道,無數的發明都是來源於科學家大膽的猜想。在《科學》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圍繞問題,根據以往的經驗,說出自己的估計。猜想的過程,主要是主學生調動已忣的經驗,在觀測前對事物的變化趨勢進行預測。在這過程中,教師不要粗暴地幹預學生的假設,應當讓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他們才會在實驗的過程中,有一種更加求實的精神,並渴望通過實驗尋求答。例如,在進行《導體與絕緣體》的教學時,首先提出問題:我們周圍的物體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並鼓勵學生根據日常生活經驗,說出自己的猜想,諸如:“塑料是絕緣體”“金屬筆殼是導體”“水是導體”等等猜想,不是馬上下結論,而是提示學生通過實驗來了解最終的答案。
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去聽科學。”“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係”(波得亞)因而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做實驗,對實驗的結果進行觀察比較,以此來檢查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這樣,在驗證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比較能力。
(1)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比較細致地觀察到實驗的每一個步驟,實驗的每一次變化現象等,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例如在進行《檢測區分所給15種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的實驗時,可以這樣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
①提出問題:我們周圍的物體中,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
②大膽猜想:讓學生猜測準備檢測的15種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
③動手操作:教師先組織學生討論,做這個實驗,需要哪些材料?怎樣做實驗?小組內應該怎樣分工合作?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應該按怎樣的順序實驗,在實驗中要注意什麼,自己的職責是什麼,然後各組再進行試驗。像這樣的實驗,通過問題引發學生的興趣,通過討論確定實驗的方案和分工,通過動手操作實驗得出結果,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很有幫助。
(2)在教學活動中,留給學生足夠的實踐活動空間,通過問題引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動手實驗得出結果,通過比較尋求異同,使學生在動手中學習,在比較中掌握規律,在動手的過程中探究和創新。如教學《比較油菜與豌豆的花、果實和種子》一課時,學生通過實際觀察,進行比較,歸納出油菜與豌豆無論是花、果實、種子都有許多相同之處。而它們又有許多不同點。這樣經過觀察比較,學生的比較能力增強了,歸納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總結分析、得出結論
上好科學課,必須教會學生重視數據的搜集和積累,學會寫好實驗結論。因為結論是通過實驗驗證後,得到的最終結果,它是印證學生猜想的根本依據。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將實驗結果寫在記錄本上,以此來培養學生勤寫結論的習慣。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我們越來越認識到:我們的學生生活在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應該有意識地培養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發展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好奇心、探究欲以及各種能力,積極倡導他們親自經曆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