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的事實證明,沒有大膽的嚐試,也就沒有驚人的發現。隻有敢於大膽嚐試的人,才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發現者。沒有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又怎能享受到蟹的美味呢?因此,我們在引導學生參與科學探究活動時,應多鼓勵學生敢於去試一試,而不人雲亦雲,沒有自己的主見。
《製氧和二氧化碳》一課,用雙氧水和胡蘿卜製取氧氣是一種簡單方便、效果顯著的實驗方法。教學中,當學生把帶火星的木棒放入製氧的燒瓶,看到微弱的火星又重新劇烈地燃燒,發出耀眼的火花時,都驚奇地瞪大了眼睛,興奮得鼓起掌來。
正當教師想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歸納氧氣的特性時,一個學生突然冒出一句:“老師,如果不用胡蘿卜,用別的東西行嗎?”
“這個老師沒想到也沒試過,課後你去試一試好嗎?”老師如實說。
課後,這個學生要了一些雙氧水。過了一節課後,他興奮地跑來說,“老師,我在雙氧水裏鼓了滿滿一下氣,把您的火柴借給我驗證一下好嗎?”當老看到他把微弱的火星放入瓶子裏同樣燃燒並發出耀眼的火光時,老師一下子驚呆了:“這怎麼可能?!”他卻興奮得蹦跳起來。老師想,既然粉筆灰都能與雙氧水產生氧氣,那麼說不定還有很多物體能與雙氧水反應產生氧。於是,老師便激勵他回家後再實驗,看看還有什麼新發現。
第二天,這個學生一見老師便迫不急待地說,“老師,我發現有很多東西都能與雙氧水反應產生氧氣呢!我先用白菜梗、黃瓜、土豆、西紅柿等蔬菜做實驗,都能產生氧氣,後來我又用土壤、砂子做,發現產生的氧氣更多更快,能與雙氧水產生大量的氧氣,而且還會發熱,熱得瓶子都燙手了……”聽著他這些說不完的新發現,看著他那因實驗成功而充滿歡快的笑臉,老師不由得感到深深的自責;是啊!實驗的方法並不是唯一的,教學時,我為什麼就不能突破教材所設的框框,多年想一想別的方法,而要受教材的約束去束縛學生的思維?為什麼就不能充分地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去探究,去發現新的方法、新的現象呢?如果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能多給學生一些時間,多讓學生去想一想,多讓學生去試一試,那麼諸如此類的新方法、新發現,定會層出不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一定會得到充分的挖掘和發揮!
讓學生成為勇於戰勝失敗的發現者
人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哪一項的發現和發明不是經曆過無數次失敗而獲得成功的。因此,在科學探究教學中,讓學生去親身體驗一下失敗的情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也隻有讓學生從自己失敗的探究中,去學會思考,才會促使他們努力去尋找,去發現新的方法。如教學《發電》課時,為了引導學生通過實驗發現“熱能可以轉換成電能”。要求學生把連接在電流表上的銅絲和鐵絲的另一端纏繞在一起後,再放在酒精燈上加熱,觀察電流表指針的變化。
可是,學生在分組實驗過程中,發現電流表的指針並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於是,便紛紛向老師發問:“指針為什麼不動呀?”“熱沒有產生電呀?”麵對這一新情況,老師通過對實驗裝置的檢查,都沒有問題。“問題究竟出在哪呢?”這時,老師讓學生圍繞這一問題展開探究活動:“請同學們開動腦筋,看誰能想出辦法,讓熱轉變成電,比一比哪一組電流表的指針變化大!”學生探究的熱情一下子被點燃了,在不到幾分鍾的時間內,老師就發現學生動用了好多獨特的方法:有的將纏著的銅鐵絲彎成環形,以增加受熱麵;有的把銅、鐵絲彎成雙線纏繞起來再燒;有的用小刀刮去銅,鐵絲表麵物質後再實驗;有的兩小組合起來。用兩個酒精燈加熱;有的根本不把它們纏繞在一起,而是先加熱其中的一根,再用未加熱的另一根去接觸……經過這些方法的改進,學生驚奇地發現電流表指針的變化明顯了,後來又通過對比實驗,他們發現“不把銅鐵絲纏在一起,而是先加熱其中一根,再用另一根去接觸”這一實驗方法實驗效果最好,指針擺動輻度最大。
通過上述學生的探究活動,我們不難發現蘊藏在學生思維深處的創造潛力是多麼的驚人!我們姑且不去看實驗的結果如何,就單單看學生實驗失敗之後所設計的新方法,就可以發現閃爍在學生思維中的創造性火花是多麼的耀眼。學生自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他們的想象力是我們教師難以想象的。如果在教學中,我們總是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約束,去要求學生,那麼學生的想象又如何得到飛揚,又如何使他們在挑戰失敗的探究中迸發出創造性的思維火花,最終,成為一個快樂的發現者呢?
讓學生成為樂於思考的發現者
在現今的科學教學中,似乎存在著這樣一個誤區:科學教育=觀察+實驗。其實,觀察和實驗隻是科學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可以說隻是科學教學的血與肉,並不代表科學教學的全部。而融彙於觀察、實驗過程中的假設、猜想等思維活動更是科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可以說是科學教學的靈魂。一個沒有思想的觀察和實驗活動,充其量也隻是一個空泛的機械操作而已。一個隻有伴有思想的觀察與實驗,才能讓學生充分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才是一個有生命活力的科學探究,才是一個真正意義的科學探究!
實踐證明,正確的科學教育觀應是:科學教學=(觀察+實驗)科學思維。隻有將科學思維納入科學教學之中,去點燃學生科學探究的激情,去激活學生的科學探究思維,才能使我們的科學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讓我們的學生充分享受科學探究、科學思維的樂趣!成為一個真正的快樂的發現者。
8.在教學中讓學生學會自己發現
發現問題是人類主動認識世界的一種表現,也是培養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活動的一個重要途徑。怎樣讓學生在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使他們表現出自己的創造素質,並使這種素質得到培養和發展呢?我們在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過程中,采用了“玩中學、學中有創造、寓科學啟蒙教育於遊戲、實驗之中”的方式,和學生獨立支配實驗材料並在集體交流的過程中去發現問題,並用主動獲取的知識和能力去解決新問題。
引起興趣,是激起發現願望的手段
激發興趣和發現的欲望有多種途徑,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1)充分發揮遊戲、實的魅力,激發學生發現問題的願望。
(2)在遊戲、實驗之中,把學生的好奇心引向進行科學發現的軌道。
(3)讓學生在克服困難的喜悅之中,迸發出更強烈的求知欲望。
在引導學生用感官認識物體屬性的教學中,我們先拿一個裝得鼓鼓的牛皮紙袋問學生:袋裏有東西嗎?你是怎麼知道的?怎樣才能準確地知道袋裏裝的是什麼?
於是,這個平常而又神秘的紙袋引起學生研究的興趣,這個疑問吸引學生要用眼睛去看袋裏的物體。
然後,我們給學生提出:不用眼睛看,能知道袋裏裝的是什麼嗎?學生在嚐試用聽和聞的方法都失敗後,提出用手摸的辦法,最後,我們讓學生做“蒙眼摸物”的遊戲,讓他們借助已有的生活經曆去發現認識物體的某些屬性。
引導質疑,是發現問題的重要前提
質疑是解放思想、不迷信權威的一種表現。因此,我們十分重視引導他們在觀察的過程中多想一些為什麼,對已成定論的條文敢於質疑,激發他們去發現問題。
在學習“雞、鴨、鵝”時,當學生尋找出它們外部形態的共同特征和它們都是同一祖先的後代之後,有學生就提出:“為什麼鵝不孵蛋”的問題。這一問題引起了學生的強烈反響。有的說鴨的肚皮下麵有油,蛋要滑跑;有的說鴨的肚皮扁、翅膀短,抱不住蛋;有的則認為鴨的腿太短孵蛋不方便等。在這些不盡正確的幼稚的解釋之中,卻閃爍著它們力求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索發現的智慧火花,而這火花隻有精細的觀察和勇於質疑才能迸發。
揭示矛盾,讓學生在矛盾之中去學會發現問題
在研究“太陽和影子”的活動中,有學生說他的影子在北方,有的說他的影子早晨在西方。活動結束時,我們引導學生注意一個矛盾,提出:“為什麼影子的方向不一樣?”學生說:“是時間不一樣。”“為什麼不同的時間物體的影子就有不同的方向呢?”我們號召學生課後去進行廣泛的觀察來解決這個矛盾。第三天,周陽同學興奮地攔住我說,他觀察了整整一天,終於發現了太陽在天上的位置在變,影子的方向也就發生了變化。這對於小學生來說確實是個了不起的發現,更重要的是這種活動已推動學生把課內研究發現問題的興趣遷移到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去,使他們在日常生活的豐富內容中提高自己發現問題的本領。
創設研究的條件,讓學生能從多種角度去進行發現
在研究沉和浮的教學中,我們給學生提供了他們所喜歡的橡皮泥、玻璃球、小石頭、小鐵圈、小木塊、海綿、乒乓球、瓶蓋和一盆水。研究前,隻給學生提出:自己想辦法去擺弄這些材料,看能有什麼發現。學生通過觀察會把這些物體和水聯係起來,根據物體在水中沉浮的現象把它們分成了三類。接著,我們再提出:想辦法讓所有下沉的物體浮起來,使浮在水麵上的物體沉下去。由於在設計這些材料時就考慮到了下沉物與上浮物能有多種相互作用的聯係,因此,學生在解決這一問題時,少的找出六、七種方法,多的則找出十幾種方法。這說明,隻要教師能為學生創設研究的條件,為他們提供合理的、科學的實驗材料,使他們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是能夠進行廣泛的發現的。
每一個學生都有潛在的進行發現和創造的願望,教師如能充分相信學生,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他們情感上的支持,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幫助他們樹立起自信心,利用他們的好奇心給予適當的點撥,就會調動他們去發現問題的主動性。當然,怎樣培養學生自己會發現問題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去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