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學生體驗科技生活的指導(1 / 3)

第一章學生體驗科技生活的指導

1.學校組織學生科技活動的原則

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科技體驗活動,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改革,是培養國家新型建設人材的迫切需要,各級學校若想搞好這項教學,就應該加大學校教育的科技含量,大力開展科技教育活動,使學校的科技教育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和經常化、係統化;另外,這項活動,還要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學校的科技教育活動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

從培養少年兒童的科技意識、科技興趣、熱愛科學的品質人手,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校員接受現代科學技術。例如,組織學校員參觀現代化工廠,舉辦科技講座,參觀科技展覽,了解科技發展動態等。農村的少先隊員可組織開展科學種田,增產增收考察,養殖科研成果展覽等活動。讓學校員充分認識科學技術在社會上的地位和作用,努力使自己成為懂科學、有技術、會創造的新型人才。

學校的科技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科技教育活動要和解決生活、生產實踐中的具體問題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如組織學生開展修舊利廢、小改裝、小發明活動,或開展養殖技術新法。提高效率小改革、治病一絕等活動,引導學校員從生活實踐中發現科研項目,培養創造精神。

學校的科技教育活動要用科研成果促進發展

在學校的科技活動中,要把科學研究的方法教育作為重要內容,組織學校員學習、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指導學校員去發現和研究新的科研題目,同時要注意總結和發現學校員的研究成果,建立獎勵機智,用科研成果去促進科技活動的深入開展。

學校的科技教育活動要注重高新技術的應用

學校的科技教育,要注重高新技術的學習應用教育。要通過操作電子計算機活動,培養學校員應用高新技術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

學校的科技教育活動應把創新作為主要內容

學校的科技教育,要把培養學校員的獨創精神和協作精神,作為學校科技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組織各種專題攻關小組,開展科技活動,使學校的科技活動呈現出勃勃生機。

2.學校組織學生科技活動的意義

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教育在理科教學中,雖強調基本知識的掌握,但存在著重理論、輕技能、重分數、輕應用的現象。這種局麵如沒有一個大的改觀,就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我國教育就無法適應新技術革命之挑戰。為此,必須在中小學科技教育中讓現代中小學生了解到科學技術在當代社會中的巨大功能,徹底改變種種錯誤的價值觀念,正確估價現代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在改善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方麵的作用;了解當代先進科技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增強學生的科技素質。

強化科技素質教育

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要強化科技素質教育的觀念。不能把科技素質教育僅僅看成是理科教學的事,而應從學校教育的方方麵麵來強化。尤其目前各學科互相滲透,聯係愈來愈廣泛,邊緣學科不斷出現,僅從教學這個角度看,科技素質教育也應是各學科教學共同的任務。

其次,要把科技素質教育同過去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論調區分開來。讓學生學好數理化知識是必要的,但隻學好數理化知識並不等於就有了較高的科技素質。

還需注意的是,學生科技素質的提高能夠促進其他素質的提高,而科技素質的提高也需要其他素質的提高來支持。因此,科技素質教育必須與其他內容的素質教育融合在一起全麵實施,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體現教育的科技性

培養社會生產和生活適應能力強、綜合能力高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應從大課程論的角度出發,建立適應科技革命挑戰的新課程體係。把通俗的高科技知識、方法引人各科教學之中;或者在中小學開設科技課,根據不同年級有計劃地進行科技教育,使學生了解現代生產的一般工藝,掌握現代生產科學技術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生活方麵所必需的基本科技,以體現中小學教育的科技性。例如,小學階段可以開設科技啟蒙課,從小學生的心理、生理的發展角度出發,使之樹立勞動產生樂趣、生活創造美感、科技帶來文明、生產創造財富等觀念。在課程內容上將科技與家庭、社會和世界等方麵的知識介紹給學生,讓他們從小養成科技誌趣,啟發他們追求科技的熱情。中學階段既要從他們的興趣出發,又要考慮教學內容的通用性和遷移性,以使他們在知識、技能、觀念等方麵都能達到作為一個現代公民所需要的標準。這一階段盡可能讓學生了解現代工農業生產資料,各種通用機械和常用工具的使用,介紹科技與人類的關係,講授電子計算機原理、環境問題、能源問題等。除開設必修課外,積極開設各種選修課或專題講座,吸取科學與技術的最新成就,從現代科學、技術的前景出發,提高學習的起點,製定不同年級和階段的培養目標,區分層次與重點,使科技教育課程在縱的方麵形成由淺人深的係統知識結構。

課堂教學是實施科技教育的主戰場。實施科技教育必須改變應試教育的傳統做法,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麵,對課堂教學實行全方位的教學改革。

從教材內容看,在編排時就應注意滲透現代科技的基礎知識,引人現代科技思想方法,增加教材內容的科技信息含量,使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先進性,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在教學時,應充分發掘教材的科技內涵,利用教學內容中的科技素材,將科技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的教育融於教學過程之中。根據科學教育認知過程的特點,還要認真地確定好認知目標和認知策略。

從教學方法看,要堅持啟發式,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他們自己發現和掌握有關規律。教師要善於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所提出的問題,不論是實際問題還是理論問題,都應緊密結合教學內容,並編擬成科學的探究程序,使學生能形成一條清晰的思路。為發掘學生的創造力,應鼓勵學生大膽猜想,敢於質疑,自覺地進行求異思維訓練。另外,要特別重視學法指導,使學生學會自我學習、自我發展。

從教學手段看,要重視觀察和實驗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他們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習慣;還要盡量地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增加教學的現代氣息,使他們感受到現代科技成果對教學的促進作用。

近幾年來,我國有些學校進行了初步的改革實驗,加強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的聯係,提高教學的社會針對性,用最新的科學技術知識和社會生活充實教學內容。其基本作法:一是開設選修課、專題講座和報告會,如“人口與環境”、“能源及其應用”、“天然資源的利用”、“電腦應用和發展”、“宇航及人造衛星”、“噪音汙染及防止”、“地震的發生和預測”、“農藥與蟲害的控製”、“科技發展史”以及“科學的社會學”等。二是開設科技活動課。開展科技小組活動和家庭小實驗、農業科技活動要與當地農業生產中的科學實驗結合起來,為農村經濟服務。三是開展對當地工業、環境保護及汙染、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及保管、衛生、健康、能源、資源的保護及回收利用等情況的社會調查和研究。四是參觀廠礦、科研單位以及科技展覽。五是閱讀科普讀物和收集有關科技資料等。

有利於激發學生創造發明興趣

課外科技活動應是一些具有探究性、研究性和創造性的活動,其選擇的標準為:有利於激發學生對科技事業和創造發明的興趣,有利於學生了解現代科技知識,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有利於學生觀察和實驗能力的提高,有利於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安排活動時,要做到科學化,即活動的內容、方法、策略、手段及活動過程都要科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發展規律;係統化,即根據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的特點,製定全麵、係統的計劃,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階段都能得到係統的、和諧的發展。在活動過程中,要把主動權放給學生,教師主要是做好輔導。為了促進課外活動的開展,學校可定期舉辦科技節、科技發明展覽會、科技信息發布會、科學報告會、科普閱讀活動、科技知識競賽等。

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如參觀高新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科研單位,進行科技事業發展情況的調查訪問等,也是很有意義的。

創造良好的環境,提高教育效果

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能對學生產生十分積極的影響。在實施科技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環境對學生的感染作用。為此,有條件的學校可在校園裏、教室裏、實驗室裏懸掛科學家的頭像,張貼科學家的名言和有關的標語口號,辦科技板報、牆報,建立科學長廊、科技信息台、氣象台、植物園、動物園、科技角、家用電器、微電腦實驗基地等,以便從學校的條件和所處的環境優勢實際出發,因地製宜地進行一些具有當地特點的科技教育,並在科技教育活動中讓學生親自參加科技環境的建設。這樣就會使校園處處充滿濃重的科技氣息,學生在校園裏猶如生活在科技的海洋中,從而實現外在環境與科技教育內容的統一,達到提高學生科技素質的目的。

3.學校組織開展科技活動的方法

新形勢下教學麵臨的新問題

學校工作的重點是教學工作,教學的主要形式是課堂教學。相當長的時期,教師總是根據教學大綱統編教材,利用課堂教學基本形式,向學生傳授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達到國家教委製定的統一要求(基本要求和較高要求)。然而,在新形勢下教學工作麵臨著一些新的問題:

(1)現代科學技術飛躍發展、知識不斷更新,而科技新信息、新成就又不能及時反映到教材中去,因此要求教師加強學習和搜集工作,及時向學生提供新的信息,以彌補教材和課堂教學的不足。

(2)麵臨“教育要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高要求,學校不僅要為國家提供繼承型人才,而且要培養出創造型人才。

(3)一些學有餘力、對某一學科發生濃厚興趣的學生,怎樣愛護和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使興趣轉化為誌向的問題。

(4)如何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如何解決好以上問題,經過幾年的探索,有識之士提出改革第一課堂,開辟第二課堂。第一課堂緊緊抓住基礎知識的教學,改革教學方法,加強能力培養;第二課堂就是開辟各種學科的課外活動。

搞好課外科技活動的主要因素

搞好課外科技活動,是與下列因素分不開的:

(1)是與學校領導的決心分不開。

學校領導要十分明確開展課外活動的重要意義,加強對活動的領導。校領導有一人抓課外活動,並抽調一名教師負責全校的組織管理工作。學校定期召開活動開展情況交流會和一年一度的評比表彰會,以促進課外活動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