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中小企業融資理念的七大誤區(1 / 2)

中小企業融資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中小企業要獲得長遠發展必須有清晰的長期發展戰略,企業資本運營策略必須放到企業長期發展戰略層麵考慮,從裏到外營造一個資金願意流入企業的經營格局。不少中小企業把融資當做一個短期行為來看待,希望短期內拿到銀行貸款,而實際上成功的機會很少。中小企業要想改變融資難的局麵,需走出融資理念的七大誤區。

第一,“賤賣技術或創意”

許多中小企業和創業者急於得到啟動或周轉資金,往往在融資時急於求成。給小錢讓大股份,輕易地賤賣技術或創意。在“隻要能獲得啟動資金就行”的思想指導下,有不少核心技術的擁有者廉價把自己的技術或創意隨隨便便地出賣了。在公司運營一段時間後,才醒悟到當初的技術賣便宜了。這時,有的人又會輕率地提出毀約。這不僅於事無補,而且會使當事人在資本市場上失去商業信譽。

第二,“燒別人的錢圓自己的夢”

“燒投資者的錢圓自己的夢”是對風險投資不負責任的態度,在當前的網絡融資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和突出。創業不僅是創業者實現理想的過程,更是投資者投資保值增值的過程。創業者和投資者隻有共同經營好企業,才能達到雙贏的目標。“燒投資者的錢圓自己的夢”,說到底是信用問題、品質問題。抱這種思想的人不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隻有能為股東創造價值的企業家,才能得到更多融資機會和成長機會。因此,中小企業不僅要提升自身的技術能力,還需要加強道德修養,培養和樹立企業家的誠實、守信的道德風範。

第三,“走一步,算一步”

中小企業融資需要完善的策劃和充分的準備,這是取得最佳融資效果的開端。但是,很多中小企業融資沒有具體的戰略設計,而是抱著“走一步算一步,車到山前必有路”的想法。缺乏融資準備最典型的表現是多數創業者對資本的本性缺乏深刻的研究和理解,資本的本性是逐利,不是救急,更不是慈善。因此創業企業在正常經營時就應該考慮融資策略,並要和提供資金方建立廣泛聯係。融資前,應該先將企業梳理一遍,做好相應的準備。中小企業融資時,能夠把公司業務清晰地展示在投資者麵前,讓投資者看到給企業融資後有利可圖,他們才會放心。融資方式的選擇、融資對象的物色以及資源的積累需要一個艱苦的過程,並不是隨意可以得到的。

第四,“包裝過度”或“不修邊幅”

有些中小企業融資,刻意進行“包裝”,不惜粉飾財務報表甚至造假。這是不應該的。其實,財務數據脫離了中小企業的基本經營狀況,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穿的。也有些中小企業認為自己經營效益好,應該很容易取得融資,不願意花時間及精力去“包裝”企業,甚至不能全麵介紹企業狀況,不知道投資方看重的不隻是企業短期的利潤,而是企業的發展前景及企業可能麵臨的風險,更看重企業團隊戰勝風險的能力。對此,企業的主要領導應該有一個清醒的、理性的認識和思索。在堅持實事求是的前提下“修飾”一下還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