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實際上有多條渠道,對這些渠道應該有所了解,以便在融資時知道“天無絕人之路”,此路不通,還有別的路可行。當然,在實際融資中,這些渠道不可能都用得上,但作為一種知識儲備,了解和掌握得越多越好。這裏說的是融資的八大渠道,每條大渠道下還有小渠道,總計有32條小渠道(見表9-1)。可供選擇融資渠道時參考。
第一,債權融資渠道
債權融資是指企業通過“借錢”的方式進行融資。“借錢”是向別人伸手的事情,首先要有地方借;其次,借錢要還,在借款到期後要向債權人償還資金的本金;第三,借錢要付給一定的利息,借錢企業要承擔資金的利息。債權融資的特點決定了其用途主要是解決企業營運資金短缺的問題,而不是用於資本項下的開支。
在實際的融資操作中,作為融資主體的中小企業必須考慮到期能否還本付息,以防止融資風險的發生。債權融資的資金不能償還的損失是由企業自身負擔的,企業必須將所借資金全部如數償還,才能保證企業經營持續進行下去。舉債必須償還,而且必須按期償還。當企業不能按期償債時,將麵臨喪失信譽、負擔賠償,甚至變賣資產的風險。對有償債務,企業還將麵臨不能付息的風險。支付利息是舉債的前提,而且利息支付不因企業是否贏利而變化,也就是說,企業在經營不善時,麵臨著付息風險。
債權融資主要包括國內銀行貸款、國外銀行貸款、發行債券融資、金融租賃融資、民間借貸融資、信用擔保融資。
第二,股權融資渠道
股權融資是指企業的股東願意讓出部分企業所有權,通過企業增資的方式引進新的股東的融資方式。股權融資所獲得的資金,企業無須還本付息,但新股東將與老股東同樣分享企業的贏利與增長。股權融資籌措的資金具有永久性,無到期日,不需歸還。中小企業采用股權融資無須還本,投資人欲收回本金,需借助於流通市場。股權融資沒有固定的股利負擔,股利的支付與否和支付多少視公司的經營需要而定。股權融資的實質是增加了新的股東。如果中小企業經營不能相應改善,原來“三個和尚”的“粥”,將分給“五個和尚”喝。股權融資的特點決定了其用途的廣泛性,既可以充實企業的營運資金,也可以用於企業的投資活動。
股權融資股主要包括股權出讓融資、產權交易融資、杠杆收購融資、引進風險投資、增資擴股融資、私募股權融資。
第三,上市融資渠道
將經營公司的全部資本等額劃分,表現為股票形式,經批準後上市流通,公開發行。由投資者直接購買,短時間內可籌集到巨額資金。上市融資是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即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采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組織資金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和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的理財行為。企業籌集資金無非是企業要擴張、企業要還債以及擴張與還債混合的動機。上市融資的實質就是“賣企業”,把家族企業或變為公眾公司,或變為股份有限公司。一般來講,上市融資可以“圈”到很多的錢。
上市融資主要包括國內上市融資、境外上市融資、買殼上市融資。
第四,內部融資渠道
內部融資是指企業通過資本積累及其他方式來籌措資金的融資渠道,即將自己的留存贏利和折舊等儲蓄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內部融資不需要實際對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會減少企業的現金流量;同時由於資金來源於企業內部,不發生融資費用,因此在各種融資方式中,內部融資成本最低、風險最小、方便自主,應作為企業最主要的資金來源。中小企業內部融資能力的大小取決於企業利潤水平、淨資產規模和投資者的預期等因素。
內部融資主要包括留存盈餘融資、應收賬款融資、票據貼現融資、資產典當融資、商業信用融資。
第五,貿易融資渠道
貿易融資是指銀行對進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與進出口貿易結算相關的短期融資或信用便利。境外貿易融資業務,是指在辦理進口開證業務時,利用國外代理行提供的融資額度和融資條件,延長信用證項下付款期限的融資方式。
貿易融資主要包括國際貿易融資、補償貿易融資。
第六,項目融資渠道
項目融資是指以項目的資產、預期收益或權益作抵押取得的一種無追索權或有限追索權的融資或貸款活動。在項目融資中,用來保證貸款償還的主要來源被限製在被融資的項目本身的經濟強度中。項目的經濟強度包括項目未來的可用於償還貸款的淨現金流,以及項目本身的資產價值。
項目融資主要包括項目包裝融資、BOT項目融資、IFC國際投資。
第七,政策性融資渠道
政策性融資是根據國家的政策,以政府信用為擔保的政策性銀行或其他銀行主要以低利率甚至無息貸款的形式,對一定的項目提供的金融支持。其針對性強,發揮金融作用強。政策性融資適用於具有行業或產業優勢,技術含量高,有自主知識產權或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通常要求企業運行良好,且達到一定的規模,企業基礎管理完善。政策性融資成本低,風險小。缺點是適用麵窄,金額小,時間較長,環節眾多,手續繁雜,有一定的規模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