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中小企業團隊建設的五大要點(1 / 2)

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麵對諸如融資困難、技術落後等影響和製約企業發展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絆腳石”和“攔路虎”。過去的辦法是老板想主意,讓下麵的人去辦,解決到什麼程度算什麼程度。現在有了新的法子,把這些難題交給企業“團隊”,讓企業團隊去搬掉“絆腳石”,打跑“攔路虎”,為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開創新的天地。團隊建設是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新課題。

不少人弄不清,中小企業是有組織的,有老板,有科室,有班組,有什麼事交給他們辦就是了,為啥又冒出一個“團隊”?

團隊是這樣定義的:團隊是由員工和管理層組成的一個共同體,它合理利用每一個成員的知識和技能協同工作,解決問題,達到共同的目標。這要從以下四個方麵來理解。

1.團隊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產物。團隊是中小企業裏最大的、最重要的“知識倉庫”,因此,團隊的成員必須有知識,這是個很重要的條件。

2.團隊的任務就是創新,通過運用“知識倉庫”裏的知識,對“要解決的問題”的本質及其運行規律獲得深入一步的認識和把握,實現創新突破,使問題得到解決。知識共同載體是團隊的基本屬性,開發知識資源是團隊的使命,推動創新是團隊的成功之路,提升企業的知識資本是團隊的終極目的。

3.團隊是沒有“頭”的特殊組織。打個比方,傳統組織好比傳統的列車,火車頭拉著車廂跑。企業團隊好比現代的動車組。高速動車組的動力,由分布在每個車廂底下的電機提供,每一節車廂在運行當中都出力,因而時速高達300公裏、350公裏……傳統組織是“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企業團隊是“動車跑得快,集體力量在”。團隊力量強大關鍵在於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動力源。

4.團隊是知識的共同載體。知識載體的個體是否願意貢獻其全部的知識存量,決定於他們的情緒、誌向和心態。團隊知識資源的開發,要有適當的方法,要講究技巧。

明白了團隊的實質和特點後,在建設中小企業團隊時就有了方向。一般來說,中小企業團隊建設須把握以下五大要點。

第一,建立明確的共同目標

中小企業團隊是為解決企業生存發展中的重要問題而設立的。團隊,說白了就是企業的“攻堅隊”、“創新隊”、“敢死隊”。對於一個團隊來說,組建伊始就必須樹立明確的目標。這些目標應是企業領導層經過慎重研究,認為必須解決而又有可能實現的目標。同時,這些目標又是團隊成員所認同,能讓團隊成員產生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目標的一致性,是團隊建設的基石。

在確定團隊目標的同時,必須明確團隊在企業中的定位,明確團隊接受誰的領導並對誰負責,並對團隊進行授權。授權是授予團隊的決策權力,以順利完成組織分配給團隊的任務。授權要與控製相平衡。如果隻進行授權不加控製,會導致權力的失控和濫用。要實現授權與控製的平衡,就必須明確授權的範圍,明確哪些是應該授權的,哪些是不能夠授權的,哪些是必須及時請示,由老板或管理層決策的。

第二,合理確定團隊人員組成

團隊的人員構成決定團隊的構造成本和團隊的創新效率。團隊作為知識的共同載體,當然希望知識的總量越高越好,知識麵的寬泛度越大越好。團隊成員之間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摩擦,造成“內耗”。團隊“內耗”能否降到最低程度,一方麵取決於團隊的運行機製,另一方麵也與團隊的原始構成有直接關係。

選擇團隊成員要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1.知識原則。團隊作為“知識倉庫”,要求每一個成員必須有知識,而且知識越豐富越好。知識越多,知識的總量越高,則團隊的創新基礎越好。這裏強調的知識是創新用的知識,包括與團隊目標相關的稀缺知識,而不僅僅是文憑、學位、學曆。

2.互補原則。團隊是由不同知識層次、不同能力水平、不同年齡梯級、不同性格脾氣的人組成的。團隊人員配備的重要原則就是能使成員之間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五指理論”詮釋了團隊的互補性。人手的五指,伸出來不一般長,卻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用處,又各有各的不足,相互配合在一起,就成了無所不能的優秀“團隊”:張開如扇,可抓可拿;攥起來似鬥,可捶可打;握筆能寫字,拿針能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