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挺好的衣服,一到了當鋪,身價暴跌,按堆兒編號外賣,還要敞開嗓子吆喝著:“這一件皮襖呀,把它賣了吧!”在那歌曲似的旋律中,買主不厭其煩地討價還價。詩中所言“唱賣頻”說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景。至於那些來曆無考的舊衣服,自然是“不知初製是何人”了。
估衣街的興盛,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它地處海河及五大支流彙合處,漕糧、鹽運的大批貨船都在南運河靠岸。估衣街南鄰北馬路,北靠南運河南岸。西臨北大關,直對竹竿巷,斜對針市街。東口可達大胡同,沿大經路(今中山路)可通北站;也可過毛賈夥巷,到宮北大街。中間有歸賈胡同、金店胡同,可與侯家後、鳥市、小馬路、魚市一帶溝通。這裏水陸八達,四方口音談興皆濃,旺盛的人氣自不待言。
五十多年前,一進臘月,估衣街商鋪的櫥窗一齊擺出吉慶福瑞的精致陳列,可圈可點的有,泰和公瓷店陳列的景德鎮出產的福、祿、壽“三星”像;滿麵堆笑、身上擁滿童子的彌勒佛;大豐泰皮貨莊布置了北國風光的深山雪林,將虎、豹、狐、羊和鬆鼠標本點綴其間,仿佛一個鮮活的動物世界……
可惜的是,有“繁華要數估衣街,宮南宮北市亦佳”美譽的商業中心,1900年,被八國聯軍的炮火轟成一片焦土,城牆也被拆毀。而海河兩岸的外國租界,竟然達到八個之多。大關河沿、侯家後、北門外的繁榮景象從此一去不返。
時尚是永遠存在的,名牌是長期追逐的。很早,京津一帶就有“頭頂盛賜福(帽子),腳踩內聯升(鞋子),身穿瑞蚨祥”的說法,這樣的一身名牌,在當時,就是體麵的象征。
對麵料有些研究的時尚一族都知道有個“瑞蚨祥”,但是,這匾清代書法家李林庠正楷書寫的字號到底是個什麼意思,恐怕沒有誰說得清楚。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是“瑞蚨祥”典自“青蚨還錢”。“蚨”乃遠古南方的一種神蟲,又稱魚伯,通常是一母一子相依為命。這種小蟲有特異功能,就是如果有人把它孩子偷走,做母親的必定知道它的去向,而且孩子也能自己飛回來。熟悉了它的這個習性,時人就拿81文銅錢抹上母親的血,再拿81文銅錢抹上孩子的血,放到市場上流通,結果,這些錢,去而飛歸,本利皆收。青蚨代表銅錢,老板巧取店名瑞蚨祥,就是希望借祥瑞之風,倚仗著能生鑫錢的青蚨,給主家帶來滾滾的財源。
瑞蚨祥是山東人孟鴻升在津開設的“八大祥”綢緞莊的一支,開業於1908年,店址先是選在北門外竹竿巷,後來又在鍋店街、估衣街等處開設分店。瑞蚨祥向以字號大、曆史長、店堂寬著稱,裏麵雕梁畫棟,品位獨特。
瑞蚨祥初創時期的平紋布幾十年暢銷不衰。這種布選用上好白坯布染製而成,漂染工藝相當嚴格。剛出染坊的布匹嚴禁上市,必須包捆好在布窖裏存放半年以上,待染料慢慢浸透每根紗線方可出售。這種工藝叫“悶色”。雖然這麼做影響資金周轉,但經過悶色的布縮水率低,布麵平整,不易褪色,所以瑞蚨祥一直不敢懈怠,贏得了誠信的口碑。
瑞蚨祥的皮貨也是名聲在外。1930年前,始終堅持派員赴河北張家口、順德和山西交城采購,海龍、水獺、猞猁、紫貂、灘羊皮等皮貨精品應有盡有。四五千元的貂褂、千餘元的海龍領子,最好的金絲猴、玄狐、白狐等稀有皮貨,京、津兩地僅僅瑞蚨祥獨有。
瑞蚨祥善於借船出海,不惜占壓資金,從名廠定織產品後,織上“瑞蚨祥監製”字樣,顯示實力,撒播名氣,最高峰時,店內經營的品種將近2000種。
美國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公司創始人山姆·沃爾頓生前曾說:“我創立沃爾瑪的最初靈感,來自中國一家古老的商號,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連鎖經營企業。”沃爾頓所說的古老商號就是瑞蚨祥。
瑞蚨祥當年的貨場分為前櫃、二櫃和樓上三大部分,前櫃賣青、藍、白布,二櫃賣中高檔布匹,樓上賣絲綢、皮貨等高檔商品。瑞蚨祥還有一個無法磨滅的印記,那就是它提供了天安門廣場升起的第一麵五星紅旗的麵料。
從落成那天起,勸業場就是天津商業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