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鐵蝴蝶”——伊梅爾達1(2 / 3)

她的一位參加議會競選的堂兄充分地重視了她的名聲和天賦,他叫丹尼林·羅穆亞爾德斯,是米格爾之子。他在競選活動中極其精明地把伊梅爾達拉在身邊,他屬於國民黨,而他的堂弟小諾韋爾托卻屬於自由黨派。丹尼林到萊特參加競選時由伊梅爾達陪同,拜訪了政界的頭麵人物,讓她在政界聚會上敞開歌喉。就是從這時起她開始接受政治教育。

伊梅爾達的第一堂政治課開始於聖保羅大學學生會主席競選之時。聖保羅大學是她的母校,1951年她以理學學士畢業於該校,3年後她同馬科斯結了婚。那次竟選是一次模擬性質的,她的法律係竟爭對手說:因為伊梅爾達把那次競選全部壟斷了,還因為教育係擁有800多名學生,而法律係隻有200名學生,所以他落選了。她成了整個校園裏最著名的人物,而他則成了替罪羊,校園裏當時熱鬧非凡。當伊梅爾達取得最終勝利後,她的首要功績就是在托洛薩舉行了長達3天的校慶宴會,這在學校校史上還是前所未有的。

伊梅爾達步人了城市美人階層並贏得了官方的歡迎,此時的她信心十足。由於小諾韋爾托返回萊特而產生的不悅心情被她暫時擱置一邊。

從這時起,她第一次有了使命感,因為她成了塔克洛班的玫瑰花。

終於又一次良好的機會來臨了,那就是馬尼拉的選美競賽。

到50年代,選美活動已經喪失了其本身所固有的一些社會意義,成為富人和想成為暴發戶的人的一種娛樂活動。如果一個大家國秀在競選中獲勝,她會獲得顯赫的榮譽並得到一大筆財富。競選馬尼拉小姐主要依靠兩點:一是要擁有眾多的選票,而這些選票必須花很多錢來買ZH是要靠裁判委員會的選舉,看他們是否按選美標準來進行。

於是伊梅爾達和她的兩個好心的朋友為了奪取馬尼拉小姐這一桂冠開始參加了競選活動。如果這次竟選獲勝,它將意味著她向政壇邁出了重要一步。在她參加競選的活動中,社會上的宣傳和爭論引起了兩個將要改變她生活道路的人物對她的關注。

伊梅爾達計劃要結交一些可以在競選活動中子以幫助她的朋友。她非常明智地認識到她必須依靠那些朋友圈子很廣的人。這些人最好同市政廳或市長辦公室有聯係。伊梅爾達請求幫助竟選的那些人當中有馬尼拉市政廳的法醫、參議員、教育工作者、還有威望很高的商人。令人難以理解的是,選美獲勝不僅僅是要占有大量的選票,而且還要看幣長本人的態度。這種混亂狀況對伊梅爾達十分有利。

可是她們最初的事業未能取得成功,因為一個長得不太漂亮、名字起得也不十分迷人的老校友諾爾馬·斯門尼斯獲得了最多選票。《星期日》報紙簡要地介紹了一下斯門尼斯小姐,說她是一名政府檢察官的女兒,同時還是幾家大學和學院的幾個學生組織中的一個成員。伊梅爾達眼裏含著淚水,而內心並不甘心失敗。她遮掩起鄉村姑娘常有的羞怯感,準備進行最後的拚搏。這時她身上的唐娜·特立尼達遺傳因子已暴露無遺,顯示出她們家族的毅力和頑強的性格。雷耶斯一家為伊梅爾達發表聲明說在征集選票時馬尼拉市長的代表沒有參加,另外,獲勝的候選人依靠有權有勢的後台老板在競選過程中掏私舞弊。市政廳的一位朋友幹脆勸她們去會會市長本人。

在菲律賓人中有一條很重要的不成文的行為準則,即婦女不得單獨去請求男人幫助,特別是未婚女子更應如此。至於馬尼拉市長,則人人皆知他是個老色迷,他那雙敏銳的眼睛在看到漂亮的女人時總是充滿了淫蕩的神色。伊梅爾達獨自去見市長是不合禮節的舉動,這樣做是十分危險的。阿多拉西昂為此感到萬分沮喪,她們奮鬥了多時的希望看來就要破滅了,在這種情況下,伊梅爾達或許會被迫放棄她的願望。但是令她感到震驚的是,伊梅爾達準備單槍匹馬,孤軍作戰。她覺得在這種情況下,她那種執著的追求並不過分,她是完全能夠經得起考驗的。

在市長辦公室裏,伊梅爾達利用眼淚這一女人最得力的武器贏得了市長的同情。她痛判陷隆向市長講述了她們為了這次竟選花費了多大的代價和心血,她麵落選是多麼不公平n欽訪一思屈服於女人住氣的市長被她的話打動了心,因為站在他麵前的不是個普通的女人,而是個眼裏含滿淚水的美人,他心裏根本就沒想要拒絕她的請求。

翌日,報紙發表了市長的裁決:“昨天拉克鬆市長否決了國際博覽會的決定,指名讓馬尼拉的正式候選人、菲律賓女子大學的伊梅爾達·羅穆亞爾德斯作為菲律賓小姐。”在致國際博覽會主席的信中,拉克鬆市長指責了國際博覽會的選美活動違反了某些規則,因此作為馬尼拉市長,他將為國際博覽會指定該市的候選人。

由拉克鬆市長任命的選美委員會宣布馬尼拉小姐的獲得者為伊梅爾達小姐。她獲得了655張選票,諾爾馬·斯門尼斯和安帕羅·曼努埃爾票數相同,各得453張選票,名列第二。市長的這一果敢行動支持了先前由辛吉安博士、奎薩達院長、阿多拉西昂·雷耶斯和莉利亞·加西亞等人代表伊梅爾達在國際博覽會各董事麵前的抗議行動。

但是國際博覽會董事會是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他們不會讓這個狂妄的馬尼拉市長如此目空一切,他們拒絕接受他的裁決。在接連不斷的針對馬尼拉市長的新聞反擊戰中,他們宣告馬尼拉為了選美而成為一座不守規矩的城市,也就是說馬尼拉市長不同於別的市長,他不能夠選擇自己城市的候選人。斯門尼斯小姐獲得的選票比伊梅爾達小姐多,所以她理所當然地是這次選美活動的獲勝者。

於是斯門尼斯小姐和伊梅爾達小姐兩人同時出席了國際博覽會的授獎均式。斯門尼斯小組代表國際博覽會,伊梅爾達小姐代表拉克鬆市長。

從這以後,公眾對市長的播造人比對馬尼拉小姐各候選人之間的爭論更感興趣。人們幾乎沒意識到這件事將成為她今後所熱衷而又精通的馬尼拉政治的第一次演習的模式。

“美滿姻緣”——“合股經營”菲律賓的另一半

對伊梅爾達來說,不論她是誰的獲勝者,不論她是怎樣獲勝的,都沒有什麼關係。公眾最後在爭論引起的各種宣傳之下,終於對這位漂亮的伊梅爾達產生了好奇心。通過這些爭論,那個對伊梅爾達千來的生活產生深遠影響的人遂漸地結識了她,這一個人就是國會議員費迪南德·埃·馬科斯。

在50年代,沒有什麼比馬科斯向伊梅爾達求婚並結婚更具有馬尼拉特色的了,這是因為當時正是從美國進口玫瑰和可口可樂原漿的黃金時代。負責社交版麵的編輯們歎息道:這樁婚事太羅曼蒂克了。引起公眾各種想象的並不是馬科斯與伊梅爾達喜結良緣的政治目的,而是一位精力充沛的國會議員如何在11天內從求受到得到這位美麗的馬尼拉小姐的傳奇故事。這就是它的獨特之處。

4月裏一個溫柔的夜晚,在菲律賓立法大樓的自助餐廳裏,當何塞·格瓦拉——一位國會記者把馬科斯介紹給伊梅爾達時,統治菲律賓長達20年之久的合股經營就拉開了序幕。美麗的馬尼拉小姐陪著她的堂嫂帕斯去迎接當時的臨時議會議長丹尼林·羅穆亞爾德斯。由於事先來不及準備,伊梅爾達隻穿了便服和拖鞋,但幸運的是,這位議長帶信讓帕斯和伊梅爾達在自助餐廳等候他。雖然馬科斯在有關馬尼拉小姐的爭論中聽到過一些伊梅爾達的消息,但是直到這個時候他才有幸見她一麵。他立即被她的美貌所打動,但心裏卻懷疑記者的引見會不會引起伊梅爾達對他的重視。於是他又請求國會議員哈科沃·岡薩雷斯為他做了第二次介紹。在伊梅爾達站起身來時,馬科斯注意到他僅比伊梅爾達高半英寸,他二話沒說,直接了當地請求伊梅爾達同他結婚。

馬科斯在艱難的政治現實中實現了他的夢想,富有名氣的美人伊梅爾達將在他的政治追求中扮演他妻子的角色。那些夜晚馬科斯總是興奮得難以人睡,他不是個善談的人,然而那大晚上卻不曾讓那位記者合眼,他一直談著他的打算,談著納倫達森的謀殺事件以及他為“澄清’自己的名聲而想當總統的那種動力。他還告訴格瓦拉說伊梅爾達運氣很好,因為她就要做未來的菲律賓總統夫人了。當時的他是那麼充滿自信。

‘難道你不想在未來的某一天裏做菲律賓的第一夫人嗎?”第二天當汽車穿過公園時格瓦拉對伊梅爾達開玩笑說。伊梅爾達開懷大笑起來,不知道是否該把事當真,以此條件求婚的人畢竟不多但是馬科斯對此事卻很嚴肅。他趁格瓦拉爿‘玩笑的當口對伊梅爾達說,他的意思是請她作他的妻子,並請她在結婚證書廠簽字說著他迅速從口袋裏取出了結婚證書。伊梅爾達接過結婚證書,緊張地對記者說。“請問這位國會議員叫什麼名字?是埃德拉林還是馬科斯?,

“最後我在那份結婚證書上簽了字,”伊梅爾達後來在一家雜誌社記者采訴時說道。“這事看上去很有趣,可我卻不知道我們已經結了婚。第二天,也就是在複活節前一周的星期六;我們去了特立尼達穀讓昌卡法官把我們的婚姻合法化。最後法官終於答應為我們主持結婚儀式,結婚契約就裝在費迪南德的口袋裏。接著我給父親打了電話C’可以設想一下,伊梅爾達的意思是,在法官家舉行的儀式僅僅是一種形式而已,馬科斯把已簽好字的結婚契約裝在口袋裏說他負責辦理這件事。他們決定盡快到教學去舉行結婚儀式。幾天後,伊梅爾達回到馬尼拉,住在丹尼林’羅穆亞爾德斯家,一直住到教堂婚禮都籌備好了為止。那天夜裏,格瓦拉的一位朋友小歐熱尼奧‘巴爾塔奧給他們在帕茵旅館的房間打了電話,要求在他們的結婚儀式上做他們的第二證人。可是法官仍然不相信這次婚姻是兩廂情願,在整個婚禮儀式上他一個勁幾地咕歧春幸虧他的妻子從花園裏采些花來,才沒使大家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