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鐵蝴蝶”——伊梅爾達2(1 / 3)

菲律賓“鐵蝴蝶”——伊梅爾達2

《秘史》風波

伊梅爾達成功地扮演了一個不滿足於隻充當裝飾性的第一夫人的形象。她的吹鼓手們就是這樣來塑造她的形象的。她要幹一番事業。

如果隻從字麵上看,伊梅爾達的雄偉規劃確實是無懈可擊的,看上去完美無缺。潛在的危險不在這裏而在別處,而已在最初的歲月裏幾乎完全未被察覺。對於人們指責她過於隻極的那些微辭,她的回答是:“這沒關係,隻要你的動機是好的。

馬科斯統治的20年裏,伊梅爾達所建立的大廈和紀念碑中,其文化中心與眾不同,這是她不懈努力的第一個重要象征。這也是她完成的第一個計劃項目。

但是參議員本尼歐·阿基諾卻對這一豪華的文化中心進行了抨擊,指出在象菲律賓這樣一個貧困的國家裏搞這種名堂是荒唐可笑的。阿基諾在政界扶搖直上,後來在競選總統時和馬科斯成了針鋒相對的敵手。阿基諾在國會辯論時做了一次令人難忘的發言。他並沒有譴責建立文化中心的這種想法,但對於文化中心的鋪張以及伊梅爾達不惜任何代價將其建成的決心表示惋惜。阿基諾公開進行挑戰,聲稱伊梅爾達使他想起了阿根廷獨裁者的妻子艾維塔·庇隆。

對馬科斯夫婦來說,阿基諾對伊梅爾達的資質和奢華作風的抨擊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更有甚者,阿基諾暗示這些品質可以追溯到與艾維塔·庇隆相似的貧困的童年時代。這種含沙射影的攻擊觸動了那塊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域。

阿基諾揭開了人家的瘡疤,這樣他將永遠不會得到寬恕。若幹年之後,阿基諾確實為他講過的話付出了昂貴的代價。盡管批評阿基諾缺乏那種尊重婦女的紳士風度的信件象雪片般飛向各家報紙的編輯部,但關於艾維塔·庇隆的問題並未就此平息下來。人們開始對第一夫人的過去提出了疑問,盡管如此,甚至在這些問題已經表麵化的時候,她還在設法抹掉有關她過去那些真實經曆的一切證據,並把以往的失敗嚴格保守在家族內,絕不外傳。

但是伊梅爾達苦心孤詣塑造的形象所受的最大的打擊恐怕來自於一本書。這部未經批準出版的傳記(這是與伊梅爾達的官撰傳記分庭抗衡的。,官撰本直到伊海爾達宣布要參加總統竟選的適當時機才啟封發行)道出了伊梅爾達年輕時的真相。

凡是能夠使伊梅爾達想起她過去的貧困生活以及和她母親一起住在家族府第的汽車車庫裏的東西她都恨之人骨。

這本書是1970年出版的,書名是《伊梅爾達·馬科斯秘史》。這是這本書脫稿後一年多以後的事。在這一年的時間裏,馬科斯和伊梅爾達曾設法阻止這本書在書店裏出售,但是卻未能得逞。這本書終於逃脫了他們的控製,成為馬科斯連選第二任總統的頭一年裏轟動一時的案件。

從這本書出版之日起,公眾若不是采取直率的懷疑態度,也是以有所保留的態度來審視伊梅爾達所提出的各項計劃項目。洛雷托敘述的有確鑿文獻資料可供考證的羅穆亞爾德斯家族的演變史,埃斯特雷麗亞講述的關於伊梅爾達童年悲慘遭遇的生動故事,以及阿多拉西昂敘述的她在成為馬科斯夫人一年以前初到馬尼拉時窮困潦倒的生活,這一切都證實了阿基諾的預言:第一夫人將成為一個暴君,一個掌權的艾維塔·庇隆。在選舉年裏這簡直就是爆炸性的新聞。

按照老一套的做法,馬科斯夫婦第一步便提出要把版權一古腦兒買下來,以便阻止該書的發行。

在馬科斯連選第二任總統以後,他和伊梅爾達都以為這本書已經消聲匿跡了。因此《伊梅爾達·馬科斯秘史》在197。年出版時,馬科斯震驚不已。公眾紛紛湧向書店,在幾個星期之內便買走了成千上萬冊。伊梅爾達毫不顧及馬拉卡南總統府前幾年大量發放的有關她的“貴族出身”的那本書,矢口否認她曾經一度貧窮生活所感到的羞恥。她質問說:“貧窮難道有什麼不對嗎?

在進行閃電般的宣傳戰同時,馬科斯夫婦開始搜集為該書提供材料的人員名單,準備以誹謗罪向他們提出控告。

馬科斯夫婦避開公眾的耳目,在幕後策劃要消滅掉這本書。在新聞戰打得不可開交的同時,伊梅爾達私下會晤了為該書提供材料的三個主要人物:洛雷托、阿多拉西昂和埃斯特雷麗啞。她想要說服她們撤回她們的證據。那位受到冷遇的音樂教師阿多拉西昂被召到馬拉卡南總統府。她們交談了一陣,彼此都說了一些冠冕堂皇的同語,避免涉及她們之間失去的友誼這個話題。之後,伊梅爾達便單刀直人地遞給她一張聲明撤回她對我講的全部內容的宣誓書。伊梅爾達對她說:“你必須幫助我把這本書壓下去。”

馬科斯夫婦自詡在政治上頗有玩弄陰謀詭計的手腕,盡管如此,他們深感任問與伊梅爾達的貴族形象相體的東西都必須加以拒絕。篡改伊梅爾達的生平,這不僅僅是有關她個人的虛榮心問題,對馬科斯來說,這件事連同他那些偽造的戰爭勳章都是他政治生涯的主要部分。馬科斯自視為菲律賓最偉大的總統。他的這一觀念包括了他想通過婚姻關係臍身於貴族之列的意圖。接受這本書的內容就意味著放棄他為自己設計的形象。這樣,今後伊梅爾達要想繼續扮演她那“他所娶的令人覬覦而又闊綽的貴婦人”的角色就困難了。馬科斯這個貧困潦倒的青年曾經夢想與貴族結親以便攀龍附鳳爬上權力的頂峰,而那本書卻把他的夢想粉碎片。事實上,伊梅爾達在馬科斯心目中的價值已經降低了。

但是在有關那本書的醜聞暴露後不久所發生的一件事,為伊梅爾達提供了足夠的彈藥用以回擊馬科斯對她的拋棄。就在伊梅爾達去看望洛雷托之後不久,有一個名叫桃激比姆斯的頗富性感的美國二流電影明星披露了她和馬科斯之間的出色事件”。

對於比姆斯小姐披露的情況不管存在著多少疑點,但是對於襲擊馬拉卡南的風景所產生的後果是毫無疑問的。第一伉儷之間的關係已經破裂。

“伊梅爾達已經抓住他亂搞男女關係的把柄,這就削弱了他對她的控製。”了解內情的人說。馬科斯扮演了一個踉踉蹌蹌的卡隆諾瓦的角色,他做愛時的情景竟然被一個二流美國女演員錄了像。據說這情況屬實。那女演員聲稱她有不容質疑的證據證明她的情人“弗萊德”不是別人,就是菲律賓總統。伊梅爾達精心培育了一個美滿姻緣的形象,而目馬科斯在她心目中的形象是一個蓋世英雄。因此,對她來說,他當眾出醜受辱是不可饒恕的。馬科斯已經把這種合夥關係中的他那一分隨便給糟塌掉了。現在權力的天平已經傾斜,變得對伊梅爾達有利了。

從此以後馬利斯夫婦即使在公開場合下仍然表現得那麼恩恩愛愛,但他們卻各自統治著一個分立的勢均力敵的帝國。桃荷·比姆斯事件導致了他們之間關係的破裂,們這卻給予了伊梅爾達獲得更多權力的機會。

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雖然醜聞接二連三地發生,但是馬科斯並未因此而垮下來。換廠任何其他總統,在這種情況下,在1969年的大選中也是要落馬的。但馬科斯並作其他任何總統能比得了的,權力對他來說就是生存,就是防禦被拋棄的盾牌。因此他要不惜任何代價保持它,不然的話他就會滅亡。

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

1982年伊梅爾達參加蘇聯主席列歐尼德·勃列日涅夫的葬禮途中,她和她的大約50位朋友乘坐一家民航班機從馬尼拉飛往德黑蘭。與此同時,從政府經營的航空公司的正常營運航班中抽調了一架727客機,丟下了數百名已經買了票的旅客,客機飛往與第一夫人一行人約定的相會地點以便進行一次赴莫斯科、倫敦、羅馬和紐約的為期一個月的旅行。這便是伊梅爾達在她的丈夫於1972年宣布實行軍事管製以後所過的菲律賓第一夫人和兩個獨裁者之一的令人難以置信的雙重生活。

的確,軍事管製賦與馬科斯的幾乎是一種魔力,並為伊梅爾達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鋪平了道路。

事實上,在伊梅爾達的窮侈極欲達到無以複加的地步以前很久,菲律賓人民便明確表示不讚成她成為總統的候選人。盡管還有許多人前來聽她唱歌,一家美國公司對1000名菲律賓人進h調查的結果表明有83%的調查對象反對伊梅爾達成為總統候選人。這分調查報告還表明:S。%的人反對馬科斯以製止“侵略。暴動或叛亂。”為由實行軍事管製這一說法。不過當時在菲律賓人中極少有人能夠洞察出這一調查報告所做的合乎邏輯的結論所具有的含義,但馬科斯夫婦卻深知其中的道理。到1969年時,他們深知他們在傳統的政治活動中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軍事管製是他們爭取繼續當政的唯一抉擇,因此便開始實施了。

當時伊梅爾達仍然是一個演技精湛的演員。不過有時也會暴露出她的本質。有一次一家報紙出版商的妻子陪同伊梅爾達外出進行競選活動。那位報紙出版商的妻子後來對她的朋友們說當她們驅車駛過一條兩邊站滿赤腳的菲律賓外省人的街道時,伊梅爾達很快便把汽車門關上了。這件事使她感到極為震驚。“微笑吧!朝傻瓜微笑吧廠伊梅爾達說。“他們需要的就是這個。”然後伊梅爾達又朝蜂擁的人群裝出一副最甜蜜的笑臉。

即使伊梅爾爾達能把她對窮苦百姓的蔑視掩蓋一時,但1971年發生的一次醜聞還是暴露了她的真正野心,並進一步促進馬科斯宣布實行軍管。倫敦《每日快報》維廉·希克伊主持的專欄報導說,伊梅爾達在最時髦的坎辛頓地區買了一幢價值325萬美元的建於大樓平頂上的房屋。這一消息被幾家通訊社播發了,並成了馬尼拉的一大醜聞。

關於購置樓頂房屋的這件醜聞由於沒有證據表明與馬科斯有牽連,最終便平息了下去。伊梅爾達,這個掌握著新獨裁政權半壁江山的豔麗浮華人物,就是在她的同胞那破碎的夢幻之廢墟上粉墨登場的。為了實現她那一心想要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的野心,她在暗地裏慘淡經營了幾個月之後,現在她可以泰然自若地繼續追求她的目標而不必再顧及國內外輿論了。

在宣布實行軍事管製以後,伊梅爾達所進行的一次最為臭名昭著的公費旅遊,也許是她在1975年3月間前往加德滿都參加比蘭德拉國王的加冕和結婚典禮。當時她正在馬拉卡南總統府宴請她那“一夥人”,其中包括她的摯友克利斯蒂娜·福特、巴那德博土夫婦和吉娜·羅羅布吉達。動身前往加德滿都的時間已到,她竟異想天開,把參加宴會的4D人全部帶去參加加冕儀式。其中還包括6名理發師。她根本不考慮外交禮節和開銷問題。

她仟然是一個暴戾的中世紀君主,強行征用了4架飛機,就象到一街之隔的鄰居家去赴宴一樣飛往加德滿都。一架飛機載著她自備的食品,以備尼泊爾的菜肴一旦不對她的客人們的胃口時供他們享用。這次旅行使人們極為反感。西方報紙對此提出的批評隻是在閑話欄裏才能看到,但這反而增加了她在出沒於夜總會、咖啡館的國際社會人士心目中的神秘色彩。比蘭德拉國王在英國伊登公學求學時代的一位老同學回憶說:伊梅爾達絲毫不顧及禮儀程序,不顧國王的母親也在座,下車伊始便退自走向國王。她的這一舉動使在座的賓客大為驚愕。在那次慶祝活動的大部分時間裏她一直呆在查爾斯王子的身旁,而這位王子和往常一樣,在這次慶典的整個過程中一直是電視攝影機鏡頭的目標。國內各報的大標題寫道:“第一夫人的非正式外交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在外交上的功績是邀請查爾斯王於訪問馬尼拉。有人懷疑這是否便是把她“一夥人”帶去的主要原因——她想要引起英國王室的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