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行人來到廠長辦公室。木製的桌椅都很陳舊,工廠幹部臨時搬來幾條板凳,大家才算都坐下了。
徐廠長是位年過半百的延安幹部,穿著帶油汙的工作服趕回來,一邊在臉盆裏洗手,一邊抱歉地解釋著,“我知道專家同誌今天來視察,可是,幹部頂班勞動是製度,一個蘿卜一個坑,我不去吧,影響不好。唉,我是想,你們轉到我那個車間,也就見著了嘛……”
彼得可不聽這一套,起立講話,“蘇聯的火箭是最精密的尖端武器。你們這個工廠的設備和幹部素質太差,還要進行認真地、全麵地改造,否則不能完成仿製任務。廠長同誌,你聽明白了嗎?”
聽完翻譯,徐廠長很生氣,鐵青著臉說,“你放心吧,我會原原本本地向領導彙報。而且我們有信心完成製造導彈的任務。”
晚上,在譚鐵矛的辦公室裏,他敲著桌子說:“我再重複一遍:一切聽蘇聯專家的!”
秦保國、嚴立功、祁永年、徐廠長和總工程師,還有研究院的幾位中年科學家和上校、中校在座,大家表情嚴肅,屏氣靜聽。
譚鐵矛接著說:“不要產生抵觸情緒。同誌們想想看,自從鴉片戰爭以來,咱們中國總是被動挨打。現在,帝國主義封鎖我們,隻有蘇聯老大哥給予我們無私的援助。所以,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是重要的國際合作,目的就是要學會製造我們自己的導彈!今天我把話說透了,不論蘇聯專家個人有什麼缺點,有什麼毛病,咱們都要夾起尾巴來當學生,當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