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上空飛行就跟在海洋一樣枯燥,譚鐵矛透過舷窗往外看,除了藍天白雲和一片黃沙,再也沒什麼了。他回過頭來,發現醫生在給聶帥送藥,聶帥沒說話,端起水杯把藥吞下。同機那位核工業部的中將看在眼裏,也沒說話。還說什麼呢?為了這次“兩彈結合”的重要試驗,聶帥抱病出院,協調各方麵的工作,還要親臨現場視察,連周總理都攔不住他。
到此時為止,大概包括周總理和聶帥在內,也不確切知道,蘇美這兩個核大國是否真刀真槍地進行過導彈發射核彈的試驗。聶帥對譚鐵矛說過:管他呢,反正我們要走這一步,否則怎麼打破核壟斷?最重要的就是兩條,取得我們自己的經驗,同時要防止發生事故。
聶帥這話說得完全正確。三十多年以後,聯合國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也是世界上五個公開擁有核武器國家的代表,在第五十一屆聯合國大會上率先簽署全麵禁止核試驗條約的前夕,俄羅斯傳出驚人的消息--從(解密的)前蘇聯絕密軍事文件中得知,就在中國進行“兩彈結合”發射試驗的六年前,他們已經在蘇聯境內秘密地進行過多次導彈發射核彈的試驗了!有成功也有失敗。有趣的是,英國也在此時傳出驚人的消息--從(解密的)軍事絕密文件中得知,美國的戰略轟炸機,也是在中國進行“兩彈結合”發射試驗的六年前,竟然把核彈掉在了英國的國土上!所謂“掉”,就是發生了事故唄,一噸多重的核彈自行脫落,丟了,沒有爆炸,卻有泄漏,英國的這個地區至今還不斷出現血癌病人。據說有關部門對此諱莫如深。這是他們自己的報紙披露的消息,否則咱們怎麼知道?
英國有一條法律:再機密的檔案,三十年以後也應該解密,以供人們了解曆史真相,汲取經驗教訓。且不說他們是否真能做到這一點,僅從上述兩條驚人消息披露的時間看--正是聯大以絕大多數讚成票通過全麵禁止核試驗條約之後,一百八十多個國家正式簽署這個條約的前夕--就夠巧合的啦。當然,披露這些消息總是好事情。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五六十年代國際間“冷戰”的緊張形勢;也便於理解今天廣泛用於科研、氣象、天文、通訊、電視轉播等和平目的的、發射各種衛星的火箭,不論哪國,都是從研製武器--導彈開始的。
聶榮臻元帥的小型軍用座機降落在發射基地的簡易機場。軍官們上前迎接,秦保國問譚鐵矛,“請聶帥到招待所休息吧?”
“坐飛機就是休息嘛!”聶帥說,“先到發射場去看看。”
他們乘坐的吉普車隊,在砂石路上揚起了滾滾飛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