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綿裏藏針(1 / 2)

小皇帝拓跋弘雖然早有思想準備,可也一時想不到如何對付乙渾明升李奕暗奪禁衛兵權的辦法。

他沉吟了一下道:“丞相,汝剛才言有多事要奏,不妨一起說來,聯再聽丞相之言而定。”

乙渾見小皇帝沒有拒絕他要擢升李奕的提議,心中不禁暗暗得意。在吏部尚書拓跋雲之事上,他已經出其不意輸了一招,乙渾決定再用賈秀二計,徹底壓住小皇帝。

乙渾道:“臣啟皇上,大魏若要興旺,需多撥賢才。臣已擬得一折,請皇上過目。”

乙渾從衣袖中摸出名冊,太監接過,交於獻文帝。獻文帝心中更是佩服太後,太後為自己所提三計,果然都在今天朝堂之上得到了驗證。也正因為太後提醒在前,獻文帝才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心下並不慌張。

獻文帝看了一會奏章,交於太監道:“聯剛親政,不熟百官。汝於金殿之下,讀於群臣知曉,看丞相任用之人,可付於大任否!”

太監接過奏章,高聲朗讀乙渾所擬提撥之人的名單和欲提任的官職。群臣聽罷,暗暗心驚。名單上之人,除宿衛將軍李奕為太後親信和情-夫外,其他皆為依附乙渾的諂媚之人。若任這些人為官,占朝廷要位,則大魏江山恐怕不固。

司空和其奴性烈,雖然在一係列權力鬥爭中讓乙渾盡占上風而不敢言,然今日之勢,已經大為不同。司空和其奴見乙渾因為獻文帝親政,而再也不敢明目張膽矯詔,又見獻文帝力保吏部尚書拓跋雲不死,心中大喜。

司空和其奴出班奏於帝前,言名單中大部分人為紈絝子弟,不堪重用。乙渾怒,在朝堂之上與司空和其奴爭執起來。

乙渾見無法說服司空和其奴,司徒劉尼與中書高允也摻和進來,讚同司空和其奴的說法,心中更怒。他大怒之下,暴躁之性頓現,渾然忘了他麵對的是皇帝。

乙渾對獻文帝吼道:“皇上切莫聽此三人之言,臣乙渾保薦之人,皆國家棟梁,願皇上三思而行。”

獻文帝看到乙渾麵目猙獰,不覺心中有些害怕。他牢記馮太後之言,切不可激怒乙渾,在已方沒做好充分準備前,逼乙渾提前謀反。

獻文帝鎮定了一下,高聲叫道:“諸位愛卿皆國之棟梁,切莫爭吵!聯自有主張!”

群臣自知在皇帝麵前失禮,俱都安靜下來,靜待獻文帝詔命。獻文帝緩緩而道:“太後曾有懿旨,言丞相大才,為國之棟梁。故聯以為,丞相保薦之人,必是國之良材,可重用之。”

乙渾大喜,連忙拜服道:“皇上聖明!”

群臣失望之餘,又聽得獻文帝道:“然聯以為,此名冊中除兩人外,其他皆可照丞相所奏而用之!”

乙渾一怔,連忙道:“不知皇上所言此二人者為誰?”

獻文帝道:“聯觀名冊之中,大半聯不知情。然既為丞相所奏,可盡皆用之。獨聯識之二人,聯以為不可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