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離間之計(1 / 2)

這拓跋丕也是鮮卑皇族,可因為是遠親,又無過人才幹,故一直擔任一個小小的宿衛禦林統領而不得升遷。

乙渾專權,暗中收買宿衛之士。那些宿衛之士雖都是鮮卑皇族,可大都家境清貧,見乙渾慷慨好施,俱都滿心歡喜。他們雖然遵從乙渾之命,可他們卻想不到乙渾會有謀反之心,對皇帝和太後卻仍是忠心耿耿,隻是收受乙渾的好處而已。

賈秀自知其中厲害,曾經數次告誡過乙渾。可乙渾見那些宿衛之士,見到他無不恭敬笑臉相迎,哪肯相信賈秀之言?

見獻文帝不升李奕李職,乙渾雖然心中不快,可想到畢竟獻文帝退了一步,把掌管禁軍的殿中尚書給了名不見經傳的拓跋丕,心中還是大慰。

在朝堂之上,當著文武百官之麵,皇帝能折中一下聽從大臣的意見,這已經是天大的皇恩浩蕩了。乙渾也明白,如果自己再要求獻文帝,這會惹怒百官,自己的反相也盡現。這個時候,他還沒作好充分的準備,不敢公開與皇帝對抗。

乙渾想到皇帝寢宮前那些侍衛,平時對他恭敬有加,心中頓時有了底。他認為那個拓跋丕,必也能甘心為他所用。故乙渾跪拜,奉皇帝旨。

當皇帝旨意傳到殿中尚書賈秀那裏時,賈秀心中大為不快。雖然乙渾保他為吏部尚書,可離他的夢想太尉一職相去甚遠。乙渾仍是以丞相之名兼任太尉一職,這讓賈秀不得不疑心乙渾不肯放權,並不真心對待自己。

獻文帝這招極妙,他本欲以乙渾已為丞相,不宜再兼任太尉為由,準備提撥對皇帝和太後忠心耿耿的中書令高允為太尉,但馮太後即時阻止了獻文帝的想法。

馮太後以為,如果此時免去乙渾丞相一職而任用高允,因高允與乙渾素不相合,故乙渾必以為皇帝欲奪其權而架空他。如乙渾生疑,他極有可能提前謀反。雖然不一定能奪得天下,但皇帝和太後肯定不保。

獻文帝從太後之言,不削減乙渾太尉一職,更是出人意料地駁斥了乙渾提出的以賈秀代其太尉一職的奏章。

這也是獻文帝急中生智而走出的一步妙棋,乙渾雖然欲提賈秀,可他是不得已而為之。得太後指點,獻文帝看出了乙渾的權欲心極大,雖然矯詔已自封丞相,可仍舍不得太尉一職讓給他人。

獻文帝以賈秀相貌醜陋為由,拒絕了乙渾提出的由賈秀代其太尉一職的提議,乙渾事後心中反而變得高興起來。他認為這是皇帝信任他,仍令他兼任太尉。由於是皇帝親口所說,他也對賈秀可有所交待,免得賈秀對已不滿。

獻文帝的以貌取人,顯得他仍是孩童般地稚氣任性,這讓乙渾越發不把獻文帝放在眼中,更增加了他的驕狂傲慢之心。

他哪知道,獻文帝這看似孩童般的一招,其實是獻文帝得太後指點而急中生智想出的一步妙招,他巧妙地在乙渾和賈秀之間,安插下了一棵仇恨和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