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拭聞言卻是笑了,並沒有生氣,也沒有出言維護孫闊,而是說,“從來皇帝都是易喜易怒的,你我都是長伴皇帝身邊的人,這樣的道理,七皇子自然也是懂的。皇帝是天下至尊,即便是無理的事,又有什麼人敢多說一句呢?況且,我國國主的名聲本來就不好,世人從前是怎樣看待我們國主的,今後還怎樣看待便是了!”
君逸略有深意的瞟了趙拭一眼,也是笑了,卻是不懷好意,“今日若是旁人聽了我的那番話,必定是要跳起來維護自己國主的,可是本王看趙將軍似乎並沒有那個意思。仿佛世人怎樣看待東齊國主,與您這樣大將軍絲毫不相幹。趙將軍這樣的行為,倒叫本王疑惑了,若不是不以如今的東齊國主為尊,那麼,便是想讓東齊國主聲名狼藉,自己好取而代之麼?”
趙拭大驚,“我並沒有那樣的意思,還請七皇子不要亂講!”
“有沒有,趙將軍的心裏自然是最清楚的,本王也不過是隨口一說而已,怎麼趙將軍竟然如此的緊張了?其實有沒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東齊國主的心裏怎樣想,他若是認為趙將軍你沒有不臣之心,那麼你便是沒有,若是東齊國主認為你有不臣之心,那麼趙將軍你即便是真的沒有,也是有!因為他是皇帝,是你們的國主,即便他錯了,可又有誰敢說他錯了呢?這同他明明答應放我走,卻又叫你在此處攔截,也是一樣的道理的!”君逸有意說了很多似乎是不相幹的話,其實是在側麵告訴趙拭,再請他回去,於趙拭自己,其實是沒有半點的好處的。或許哪一日他心情好,再跑去東齊國主的麵前說一些有的沒的,他趙將軍有可能榮華富貴從此斷絕,甚至,連性命都有可能丟掉。
可是趙拭卻隻當君逸是在恐嚇他,目的就是想讓他放他走。他今日既然主動要來請回君逸,若是再放走了君逸,那他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所以,即便再請回君逸有風險,他也斷斷不會讓君逸離開的。
君逸似乎曉得趙拭的心思,料定今日趙拭無論如何也是不會放自己離開的。可君逸卻也是無論如何也不想再回到東齊國了,心裏突然生氣,起了拚死一搏的念頭,毅然決然的跳上馬車,拾起馬鞭狠狠的抽打在馬背上,馬兒吃痛嘶鳴一聲,狂奔起來。
馬兒若是發起狂來,僅憑人力是絕對阻擋不了的,趙拭的反應倒是很快,立刻下令叫人關起城門。君逸眼看著城門就快關上,愈發的著急,馬鞭如雨,毫不留情的落下,馬兒的速度卻是沒有快多少。君逸絕望了,想來今日是沒有可能離開東齊國了,不曉得著質子的生活,還要持續多久?
可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君逸快要放棄的時候,城門外突然殺進了一批士兵,將城門硬生生的又撞開了。君逸看見君凜那一刻的感覺,真真仿佛是絕處逢生般從頭到腳都舒坦了。
趙拭不疑君凜會突然帶著士兵攻了進來,他隻是來請君逸再回東齊國的,自然也沒有帶多少的人來,城門口此時也就隻有十幾個守門的士兵,怎麼可能是君凜的對手?如今再臨時派人前來救援,也是來不及了,最後隻能被君凜的人打得落荒而逃,趙拭臨逃前,還憤憤不平的瞪了君逸一眼,倒叫君逸好生暢快!
君逸與觀音手同君凜一起回南華國,路上才曉得,他們的父皇始終不同意與東齊國結交,甚至一怒之下,失手殺死了東齊國的一位使者。國與國之間的規矩,使者是不能斬殺的。南華國將此事瞞了下來,可也曉得瞞不了多久,君凜怕若是東齊國主知道了此事,會對君逸不利,因此才求了父皇,準備帶兵夜襲東齊國,趁亂救出君逸。卻不曾想在城門外埋伏時,正巧發現了君逸,便立馬就帶人殺了進去,果然成功救下了君逸。
君逸聽完大笑,“如今我雖然是能回我日思夜想的南華國了,可是我國與東齊國的梁子,怕是從今天起也是結下了。”
君凜卻是無所謂,“結下便結下了,也沒有什麼好擔憂的,左右他東齊國隻是個小國,況且如今又才易主,與我國的實力相差太多,想來,他也沒有那個膽子,敢來攻打我國。他若真是來,倒還隨了父皇的意了,父皇可是很早就想拓展疆土了!”
“哈哈哈……”兩人皆是暢快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