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言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孔融被逮捕了,裏裏外外都非常恐怖。當時孔融的兒子大的九歲,小的八歲,兩個人在那裏做著遊戲,沒有一點害怕的樣子。孔融對前來辦差的人說:“希望隻追究我一個人的罪責,兩個兒子可以得到保全嗎?”孔融的兒子慢條斯理地說:“父親大人,你難道看見過搗翻的鳥窩還有完整的鳥蛋嗎?”他告訴人們,雞窩如果被掀翻了,雞窩下麵不可能再有完整的雞蛋。所以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存放雞蛋的時候也要記住這個古訓,最好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存放在一個籃子裏。
說到雞蛋自然又讓我想起另外一個關於雞蛋的故事:有一個懶男人在外麵揀到了一枚雞蛋,樂得手舞足蹈,回家向老婆炫耀,並說:“我要將這個雞蛋孵成一個小雞,然後讓這個小雞生更多的雞蛋,雞蛋再孵成小雞,雞生蛋,蛋生雞,雞再生蛋……等有了錢咱們也穿綾羅綢緞,然後再蓋一座大房子,買一片土地,等錢再多了咱們也可以開一個錢莊。然後……”他看了看自己的老婆,結結巴巴地還想說什麼,老婆問他:“然後什麼?”他說:“然後我想娶一個小……”
“啪!”
“老婆”兩個字還沒有說出來呢,他手中的雞蛋就被他老婆一巴掌粉身碎骨地打在了地上。
令人們沒有想到的是,拿雞蛋說事並不是中國人的專利。幾千年之後,一個老外也拿雞蛋做比,一句恰如其分的比喻,竟然使它成了資本組合理論中最經典的妙句。可見,古代的中國人和現代的外國人是可以對話的,古今中外,人們的思想都是相通的。
美國經濟學家詹姆斯·托賓,因其在“資產組合選擇理論”方麵的貢獻,榮獲了1981年度經濟學諾貝爾獎。在耶魯大學舉辦的記者招待會上,蜂擁而來的記者急於要了解什麼是“資產組合選擇理論”,雖然托賓解釋了半天,記者們還是不知所雲。最後托賓說:“資產組合選擇理論的核心就是為了減少投資風險,知道吧,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記者們豁然開朗。第二天世界的各大報紙的新聞標題都是:“耶魯的經濟學家因‘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而獲得諾貝爾獎……”
“雞蛋”就是我們手中的資產,也就是財富;“不同的籃子”就是資產不同的存放地點,也就是資產不同的存在形式。這種比喻簡直妙不可言,即通俗又形象。
其實“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這個道理我們很早就懂得,比如故事中的“懶男人”,他也知道用錢“蓋一座大房子,買一片土地,等錢再多了咱們也可以開一個錢莊。然後……”隻是他不該將錢投向“娶小老婆”上,因為這個投資的風險實在太大。不然這個懶男人可能要早托賓幾百年就獲諾貝爾經濟學大獎了。人們雖然知道將財富投向不同的領域,但是人們並沒有將這個做法上升到理論的高度,而托賓做到了,他的資產組合選擇理論開一代先河,使他獲得了這個名至實歸的大獎。
土地、房屋、工廠、現金、股票、債券、古董、郵票……它們都是資產不同的存在形式,這些資產雖然都具有各自的特點,但是資產不同的存在形式又具有它們共同的特點。
收益性是資產的首要特點。任何一種資產都具有收益性的特點,它們都可以起到貯藏價值、保值或增值的作用。但是不同的資產收益性是不同的。比如有很多人喜歡將現金藏在家中,這個時候它隻能起到貯藏價值的功能,根本沒有任何收益,遇到通貨膨脹還要貶值,趕上倒黴讓老鼠啃了更是有苦難言;所以手握現金不如將錢存到銀行,雖然銀行的利息不高,還要收利息稅,但是總還算小有收入;比銀行增值快的是購買政府債券,這種資產的利息要高於銀行存款;如果購買政府債券還不過癮,你還可以投資股票……此外還有投資房地產、收藏名人字畫、收藏古董、投資郵品、投資開辦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