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麵臨的選擇的確很多,人人都是經濟人,都期望自己獲得最大的收益,但是在麵臨這些選擇的時候,我們還要看到利益後麵的風險。不要像遇到危險就把頭紮進沙坑裏的鴕鳥,隻看到利益而看不到危險。因為利益和風險是緊密相關的,收益越大,麵臨的風險也越大。這就涉及到資產的安全性。資產的安全性是資產的又一個重要特征。錢存到銀行裏利息不高,但是比較安全;購買債券利息比銀行存款高,但是它的期限長,不確定的因素多,風險比較大;股票的收益更大,它可以使一個人一夜暴富,但是操作不好它也可以讓一個人一敗塗地。所以選擇何種投資方式就要考慮經濟人的個人偏好,承受能力。偏好安全投資方式的人應該多考慮將財富存入銀行和政府債券,偏好風險的經濟人則可以選擇股票、期貨等投資方式。
流動性是資產的另一個重要特征。現金是流動性最好的資產,因為現金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流通性是它最重要的職能之一。一切可以變成金錢,金錢可以換來一切,所以金錢是流動性最好的資產。銀行存款的流動性僅次於現金,因為它還有一個提現、轉帳、結算等一係列必須的過程,這一切過程都是需要時間的,如果遇到節假日即使你銀行裏有存款你也無法讓它“流動”。債券和股票的流動性較銀行存款又次之。不動產的流動性是最差的,比如房產、設備等等,如果遇到特殊的情況,像戰爭、災難,你的麻煩就大了,你無法把它們帶走,出賣又沒有人要,你隻能聽之任之了。
市場經濟中的任何選擇都必然存在著機會成本,沒有可以兩全的選擇,風險大的資產,收益就大;安全性好的資產,收益性就差;流動性好的資產,收益性就小,流動性差的資產,收益性就大。選擇一個就要放棄另一個。
由此我們知道,所謂托賓的“資產組合選擇理論”,就是根據不同種類資產的“收益性”、“安全性”、“流動性”特點綜合安排自有資產,盡可能實現資產分布的多樣化和合理化並達到總收益的最大化。後來有人根據托賓的資產組合理論,建議家庭資產組合的最好方式是“三匹馬拉一掛車”,三匹馬就是指動產、不動產、風險性投資。動產是指流動性好的資產,指現金、銀行存款;不動產則指房產、工廠、設備等,它的收益性好,但是流動性差;風險性投資則是指股票、債券、期貨,它們雖然風險大,但是收益高。資產組合的多樣性降低了資產的風險,保證了資產的增值。
那麼如何分配它們三者的合理比例呢?這就要認真地進行一番分析,要力爭使現金、股票、房屋、土地等有一個合理的數量,使各種資產的邊際收益率相等,這樣才能保證資產獲得最大的總效用。假設投資股票的邊際收益率在20萬元的時候達到最大,利潤達到15%,而投資房地產達到100萬元的時候,邊際收益率達到15%,而手中的10萬元現金因為流動性好,用於短期投資,一年可以周轉4次,邊際收益率也剛好達到15%。三種資產的邊際收益率都達到了15%。總效用達到了最大值。
應該注意的是,托賓的“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的理論,並不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它隻是一個分散風險的手段而已,風險分散了,而風險分散的同時,收益水平也在降低。因此“偏好”在這裏仍然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個人的偏好常常決定了個人在不同資產領域的興趣、經驗、本領,決定了個人的投資方向。還由於不同的資產種類在不同的條件下都存在著不可克服的係統風險,所以係統風險常常使資產組合選擇理論失靈。
任何理論在變幻莫測的市場麵前都存在著失靈可能,這是不可避免的。托賓的資產組合理論也不能例外。
§§第六章 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