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流動影院』張月平(1 / 1)

張月平,男,平順縣石城鎮黃花溝村農民放映員。

張月平從20歲開始,一個人,一部放映機、一條扁擔、一輛舊摩托車,紮根在太行山深處,為農民放電影,一放就是20多年。由於山路陡峭,鞋底磨得厲害,家人隻好選用廢舊輪胎,給他“度身縫製”了一雙雙“輪胎鞋”。初冬的一天下午,張月平一個人走在太行山深處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上,山裏的風呼呼地吹著,他的額頭上卻冒著亮晶晶的汗,100多斤重的放映器材壓在肩上,他不能停下,必須趕在太陽落山前翻過山梁,去一個叫西太湖的小自然莊放電影,盡管那裏隻有3戶人家,但他還是得去,越偏遠的村莊越需要他,那裏的百姓在等著他。農民張理成為了修通出山的路,起早貪黑,吃住在工地,累出了一身的病,晚年患了半身不遂,躺在土炕上再也站不起來,心裏隻有一個心願,就是想看一場電影,張月平扛上機器到了張理成家,專門給他放了一場電影。那是放給一個人的電影,是放給一個築路英雄的一場電影。

有人說,張月平一年最少要迎娶20個新媳婦,滿月十幾個娃娃,因為農村人有了最喜慶的事情,最直接的慶祝方式就是放一場電影,比如新房竣工、娶妻生子、老人過壽等,這時候張月平總會到場。20多年,他翻山越嶺,每天在蒼涼孤寂的太行山深處獨行,足跡踏遍晉冀兩省100多個村莊,行走十幾萬公裏,可重走長征十多回,環繞地球好幾圈。他風雨無阻,走村串莊先後為農民放映3000多場電影,平均每年120餘場,每3天1場,石城鎮15個村莊的村民每月都能看上一部電影,成為全國山區看電影最多的農民。中央電視台記者裴大偉采訪這個大山深處的獨行漢:到底圖什麼呢?張月平憨厚地一笑:“閑著也是閑著,跑一跑心裏舒坦。”樸實的話語令裴大偉感歎不已。他的話語在平凡中蘊含了人性中最燦爛的一麵,猶如一朵朵爛漫的山花,在點滴之處傳遞著高尚的品格。他是“長治好人”的典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