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記憶中的老舍先生(7)(2 / 3)

我聽馮二哥(亦代)說過這件事。他說當年在重慶,有一天他上劇場後台聊天,看見位瀟灑小生坐在化妝台上看書。看的竟是他散失掉的一本藏書,卞之琳的大著,不禁引起他的注意。這裏的愛國劇人他熟識,這位卻從沒見過。聽說上海來了個黃宗江,他估計八成就是他,便客氣地問道:“您大概就是黃先生吧?”小生起立行禮,操一口京片子說:“不才是我,敢問您的台甫?”亦代指指書上原有的簽名說:“在下就是馮亦代,請多指教。”兩人臉對臉看了一會,都大笑了起來,馬上就成了朋友。從此後宗江常到亦代寓所聊天,有一次聊晚了亦代安排他和一位親戚同屋休息,那親戚正準備投考海軍,和宗江也一見如故,關上門他倆又接著聊。聊些什麼不知道,總之天亮後再見宗江,他就宣布“投戲從戎”,說完跟那親戚一塊去報名去了,隨後就換上了海魂衫跑到西洋受訓,在英美扮演了個風流水手的形象。

白文和宗江分頭奔向兩個方向,誰也沒想到何時再見麵,等白文穿著軍裝帶著手槍回到上海時,宗江又重登上劇壇了。海軍訓練一完日本就宣布投降,宗江乘著軍艦在大西洋太平洋足轉一陣後,一回到上海就又來個“投戎從戲”。白文替特縱文工團招收新人,宗江去看他時確也說過:“我要報名參軍。”於是,以訛傳訛,就說成宗江參軍是由白文去引薦;其實宗江是有更大的來頭的。

宗江穿上二尺半,很引起我們小字輩震動,像他這樣的名家,在解放初期大團結的氣氛下,到哪兒也少不了他一個位置、一份尊重,要參軍也會得到照顧。身邊例子很多,有位並不出色的什麼家,一進門就享受團級待遇,也還過不慣,呆不住,幹了幾天又走掉。可黃宗江卻堅持要從小兵當起,不要任何優待。我估計很少人知道黃宗江離休時的軍階硬是按照班排連營團師的台階一級不拉爬上來的。他頭一炮就來個錘震四平山!

當年像我這樣行伍出身的文藝兵,本事不大可挺能挑眼,對新兵看不慣的時候多。新出校門的學生文化水平比我們高,可在藝術上不如我們有經驗;名家藝術成就比我們高,按革命資曆又沒我資格老。對誰我也敢說三道四,惟獨對宗江卻隻有服氣。人家放著現成的統戰對象、明星班頭不當,自願從最低級的文藝兵幹起,沒點真格的行嗎?這就叫革命性、事業心,不服你來呀!

他對名利既然不屑一顧,也就不故作深沉狀,對上級、下屬、同伴都一視同仁。隨隨便便,坦率真誠,連對我這年齡、成就上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小老弟,他也毫不輕視。見麵小鄧長小鄧短總要扯幾句。我剛學寫作跟他打聽點學問,有問必答,既不擺架子也不講客套,平等中透著親切,指導時不失尊重。那時剛進城,生活還相當艱苦,紀律約束也嚴,可他咬著牙適應,決不含糊。他的自律和謙虛把大家征服了,熱誠和懇切被大家接受了,成了我們中間能互相交心的一員。其實他總還有點知識分子的生活痕跡,在別人身上就會受到挑剔,對他卻沒人計較。比如:軍裝穿在他身上總比我們的板正幹淨,他自己買的皮鞋也比我們發的光亮俏皮,早上喝粥他還自己帶點肉鬆之類小菜來,我們不光不說他特殊化,還湊上去夾一筷子。(注:對這點他堅決予以否認,說我誣陷他。我在此鄭重把他的抗議注上,也同時補充一個細節:我還記得吃肉鬆的地點,是南京國民黨最高法院二層樓的陽台。)

宗江參軍後頭一個任務是籌備開國大慶的演出。他和當時在南京的老藝術家戴涯、路翎等現編了一個戲,叫《國民黨一團糟》。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他們就開始在玄武湖公園義務演出。這是出鬧劇,寫解放大軍渡江後國民黨一批要人的狼狽情景,劇中妙語驚人,洋相百出,逗得觀眾前仰後合。宗江演一位穿長袍的國民黨元老,至今我還記得他神經質地高喊:“報告大家個好消息,第三次世界大戰開始了!”據白文說他那“聲音化裝”的本事就是從宗江這裏學來的。這次是我親耳聽到他的“化裝聲”,覺得他挺有本事。但這次演出給人主要的印象還是那股歡樂和團結的氣氛。宗江回憶這件事時也說:“要是後來我們始終保持那樣的大團結該有多好!”

1949年冬天,我調往北京,我想和宗江的交往會從此中斷,有點遺憾。

我到北京文聯報到,副秘書長王鬆聲叫我隨一位年輕同誌先去熟悉環境,安排住處。那位同誌搶過我的背包說:“來,你就跟我住一間屋好了。咱們文聯的團員也都編在一個小組,我是小組長,名叫黃真,原名黃宗淮。”我笑道:“黃宗淮!有意思,我有個同誌叫黃宗江,一江一淮很像哥倆。”他說:“那是我大哥,宗英是我妹妹。”這一來我倒跟宗江的關係更近了點。他來看黃真也跟我親切地聊一陣。過了兩年他也調到北京來了,還新結了婚,娶的竟是我們文工團的元老,榮任前線話劇團副團長的阮若珊。由於曆史原因,我對阮若珊和對茹誌鵑一樣,始終看成是自己的大姐,由此我和宗江的關係更近一步。當然我也有所失——我和宗江差著檔次,以前在交往中我常拿在文工團的資曆來壯膽,可在若珊麵前我永遠是新兵,甚至還是孩子,我想這回我算小到家了(不出所料,至今花甲已過,宗江還是叫我小鄧。隻在寫文章時後邊加個注:“叫友梅的那個小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