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為,對西部國有企業的改革應該適度減少國有企業的存在數量,首先在量上進行調整。原則上使國有企業主要分為提供公共產品的國有企業、作為政府工具的國有企業和某些處於競爭領域的國有企業等三類。其餘處於競爭領域的國有企業應該適時出台或實行股份製改造並在股份製企業中可以不占控股地位。青海省建設廳目前對其下屬的全部14家國有企業分別開出了脫困“藥方”,即以“分類實施,因企製宜”為原則,對特困企業依法實施破產,其他企業則通過改革、改組、改造,在一至三年內逐步降低國有企業資本比重,直至全部退出。對西部地區效益差的國有企業,政府原則上不應對其進行財政資助,而應考慮對其進行改組和改造。

六、規範政府管理行為,使之與市場經濟的要求協調一致

具體地,一是行政法規不能與公司法相抵觸;二是政府作為公司股東出現時,與現代國有企業之間的關係,主要由公司法調整;三是政府與現代國有企業發生經濟往來時,雙方是平等的民事法律主體,其關係主要由民商法調整;四是政府在行使社會經濟宏觀調控和管理職能時,與現代國有企業關係主要由經濟法調整;五是政府行為不得為現代國有企業額外增加或減低競爭成本。在這一體製下,政府機構和體製必須要徹底改革,改變多年來計劃經濟體製下形成的經濟管理模式,不再直接參與企業的活動,而專司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和社會行政管理工作。這點對於西部地區政府部門人員轉變觀念尤顯重要。在西方,社會自治、國家服務於社會的觀念根深蒂固。早在柏拉圖那裏就已經形成了國家和社會的兩元分析架構,將社會置於國家之上,認為不正義的國家不是真正的國家。所謂正義,對國家來說就是為全社會服務。“那些依照部分人的利益製定法律的國家,不是真正的國家。”柏拉圖:《法律篇》第715頁。西塞羅在《共和國篇》中把國家定義為“人民的事務”。黑格爾對國家推崇備至,但是,即使在他的法觀念裏,國家優位必須被“自由意誌”所平衡。可見,作為法律本質的這個自由意誌是普遍存在的,“特殊的意誌”成為法律這本身就是專製。黑格爾:《法哲學》,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295頁。

七、提高企業職工的法律意識和法製觀念

法律意識,是指依法辦事、依法律己、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運用法律手段同違法行為作鬥爭的意識;法製觀念是指對法律意識的理性認識。人們的法律意識和法製觀念對法律的實施有重大的影響。加強法製建設,創造良好的法製環境,必須大力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識和法製觀念。經過“一五”“二五”普法宣傳教育,我國全社會和全民的法律意識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與依法治國的方略和西部開發新形勢的要求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與市場經濟相關的法律、法規出台很多,但是宣傳不夠,人們知之不多;有關西部開發開放的法製研究和宣傳教育缺乏深度和力度;西部民族地區的法製宣傳更是一個薄弱環節,一些人的頭腦還殘留著法律虛無主義和權大於法這種有悖於法製觀念的意識;從當前企業犯罪人員的構成看,法盲居多。因此,在抓好有關西部立法、執法和司法工作的同時,必須要堅持不懈地抓好法製宣傳教育。

八、重視人才,實現經營管理的創新

西部地區要加大人才吸引的力度,加快人力資源的開發。西部國企改革關鍵在人。有了足夠的人力資本,物質資本才可以被充分利用以及被迅速地創造出來。人才的吸引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築巢引鳳,護巢留鳳。東部的人才儲量明顯高於西部,從東部引進人才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這不但解決了西部人才短缺的問題,還可以合理調整人才分布的結構,避免人才的浪費。對自願到西部工作的人才,可以實行“戶口不遷,身份保留,來去自由”的政策,而且可以跨地區兼職,采取季節工作製、流動工作製等方式;對於高等學曆、其他確有特殊專長和技能且急需的高級人才,可自願選擇適合自己專長的單位,不受編製和工資總額限製。消除人才在不同地區、部門、行業和崗位之間的流動障礙。第二,建立激勵人才成長的收入分配政策。國有企業對有一定技術造詣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可進行破格晉升專業技術職務;對帶有高新技術成果的人才,讓其成果作為無形資產參與轉化項目投資;專業技術人才可以采用智力、技術成果和管理才能作為股份入股分紅,通過科研開發或推廣科研技術成果轉化獲得重大經濟利益的,按一定的比例提取所得的收益。

管理體製創新方麵:一是實現企業再造,如對企業經營管理體製進行重新設計和構造,利用網絡技術和現代通訊手段建立虛擬公司,利用係統工程和現代管理方法實施並行工程,組織結構扁平化和團隊管理,構建學習型企業。二是進行全方位綜合實力競爭,突出產品、資本、設備等有形競爭,更傾向企業形象、企業文化、創新能力、管理水平等無形競爭。三是實施管理現代化,利用網絡技術加強對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如MRP、ERP等。

生產方式的創新方麵:一是實施綠色生態管理,將生態環境保護納入經營決策基本要素,依靠科技進步減少“三廢”,開展綜合利用,生產綠色環保型產品,采用清潔技術。二是清潔生產,利用既滿足人類需要,又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先進技術、新型材料進行生產。

銷售方式的創新方麵:利用網絡技術、網絡係統、信息港、信息高速公路進行網上貿易,利用電子商務改善傳統產業銷售方式,使企業能在世界範圍內尋求資源,進行科研和生產合作,在全球範圍內營銷自己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