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軍已經過了天險,我軍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隻有拚死一戰有勝利的希望,你看,我們糧食如今正長在敵人的田地裏,糧草問題也不再困擾我們,所以說這一仗我們一定會勝。”
大艦山過後,離南燕的都城廣固已經不遠,但在廣固之前,還有一道重要的關卡,那就是臨朐,臨朐縣地於山東半島中部,沂山北麓,彌河上遊(那時候叫巨蔑水),東臨朐山,南邊與沂水接壤,而且臨朐城周圍有一片衝積的平原,很適合騎兵的衝陣。
慕容超原本派了寵臣公孫五樓和廣寧王慕容賀賴盧以及左將軍段暉,統領步騎兵合計五萬人馬駐守臨朐城,可是得知劉裕大軍過了大艦山後,又親自帶了步騎人馬四萬趕到臨朐與他們會合,由此可見慕容超雖然有點自大,可也知道獅子搏兔,全力以赴的道理,他也想畢其一功於一役,一戰就把劉裕給打垮了。
在攤開臨朐地圖的時候,慕容超眼前一亮,晉軍北來,想找一個紮營的地方並不容易,但是臨朐城東麵四十裏外還有一條小河叫巨蔑水,巨蔑水發源於沂山,自南向北流向,而小河的南岸正好有一座朐山,有山有水,既可以防守,又不用擔心水源的問題,這裏可是天然的營地,他馬上就派公孫五樓去搶占水源,斷了劉裕的立足之地。
慕容超這下還真猜中了劉裕的心思,隻是他的想法來得太遲了一些。等公孫五樓帶人趕到時,正好碰上由龍驤將軍孟龍符率領的先頭部隊,兩軍相遇,都是為了水源,遭遇戰立時展開。孟龍符今年二十二歲,雖然年輕卻飽經戰陣,他是京口起義的建義諸人之一,曾一路跟著劉裕從京口打到建康,後來鎮壓過桓韻,桓石康的謀反,在北魏侵略東晉的時候,也是孟龍符打敗了北魏的大將觸蘭。一次遭遇戰,不夠看的。
至於南燕的公孫五樓就是一個純粹的佞臣,隻會討好皇帝慕容超,對於行軍打仗他倒也能說得出個一二三出來,可是讓他親自帶兵打仗那就是抓瞎了。
雖然敵軍足有上萬人,可是孟龍符發現對方有點畏戰。他立刻單騎突破,一人殺入萬軍之中,撕開後倒卷珠簾,驅敵自亂。南燕的軍隊一戰而潰,四散奔逃。
孟龍符占據了水源之地,這先頭部隊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可是孟龍符這時卻犯了輕敵冒進的錯誤,隻帶手下的少數人馬追趕敵軍。可是敵軍的人數太多,被上千鮮卑騎兵包圍後,孟龍符寡不敵眾,隻身戰死,後來他的手下劉鍾和沈田子趕到後,才奮力搶回了他的屍首。孟龍符雖然死了,但公孫五樓也已經退走了,他是被孟龍符給嚇的,因為孟龍符追敵的目的就是為了他這個敵軍首腦。
孟龍符死後,劉裕很傷心,因為孟龍符還很年青,今年才二十三歲,劉裕是想把他當做日後的棟梁來培養的,畢竟老一輩的將領在這些年的征戰中已經死了不少,就算是現在還在的也起了異心,他要為以後作考慮。所以這次出征,劉裕所帶的都是年青將領,比如劉鍾,沈田子,劉懷玉,檀韶等等。孟龍符死後被追贈為青州刺史,臨沅縣男,食邑五百戶,他沒有兒子,劉裕又把他的弟弟孟仙客的兒子過繼給他,讓他死後也能香火不斷。(《宋書。列傳第七。孟龍符傳》)
打仗總是要死人的,孟龍符死後,劉裕派劉鍾接替了他的職務,然後就是安營紮寨,整軍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