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劉裕思索良久,才在案桌上鋪就的一張白紙上寫上一個大大的”殺”字。不久朝廷同意了劉毅的上表,不過劉蕃身為兗州刺史,他要另行任命按照慣例是要進京城述職的,所以就在劉毅暗中得意的情況下,劉蕃則是懵懂無知的情況下,建康城中已經悄悄地鋪下了一張捕魚的大網。
劉裕開始的時候不殺劉毅,那是因為沒有找到要殺他的理由,因為那時的劉毅頂多也隻是發發牢騷,對於朝中的大臣來說沒有絲毫關係,可是現在不同了,是個人都知道劉毅把他堂弟調過去,這朝廷今後就要多事了,朝廷也可以理解為劉毅有了謀反的心思,謀反這種事不用講求太多的證據,隻有你有這個跡象,朝廷就可以對你進行一些必要的行動了。
就比如現在,進京述職的前兗州刺史劉蕃大人一進建康城,就被朝廷的人給秘密搜捕了,接著就是朝廷尚書仆射謝混也給抓到天牢裏去了,罪名就是勾結劉毅與劉蕃圖謀造反,隻需要一天一夜的時間,這人證,物證就都齊全了,讓人不得不驚歎古代邢律機構的工作效率實在是高啊。
有明確的罪證,劉裕立即就拿著這個東西去皇宮找他的專用蓋印郎官去了,等他出宮的時候,手上已經拿著一道賜死劉蕃與謝混兩人的明黃聖旨。隻是可惜了謝混這好大的名聲,認不清形勢,非要和劉裕作對,落得身死的下場。當初謝混和劉毅之間很親近的時候,謝混的堂兄謝澹常常為此擔憂,遂逐漸與他疏遠,並對弟弟謝璞和侄兒謝瞻說:“謝混這種性情,將來一定會家破人亡。”也不知道他是個大嘴巴還是看出他們兩人都不是成大事的料,才會下此論斷,不過他的判斷還真是準啊。
接著就是正式討伐劉毅的事情了,劉毅這個人總的來說,他打仗的水平隻能算是中上,但是他的威望當時在朝廷的軍中除了劉裕就數他了,所以為了避免什麼陣前投敵之類的事發生,劉裕決定親自出征,再說這劉毅現在占據江州之地,握有大州,手下的人馬也有好幾萬,別的人上去劉裕還不放心了。
出征的人選定了之後,劉裕心中接著就要考慮留守之人了,這劉穆之實在官卑職小,不能代替自己在朝中行使宰相之權,這劉裕想來想去,也隻有挑了新任豫州刺史諸葛長民,這家夥實在是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可是建義諸人中現在還健在的,官位也比較高的也就是他了,諸葛長民對於京城不是很熟悉,劉穆之就負責輔助於他處理京中的各項事宜。當然,劉穆之被加封為建武將軍,建立軍府,配置軍隊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那麼朝廷既然已經把劉毅定性為反賊,那麼新任的荊州刺史應該選誰了?這個問題也實在不好決斷,自己手下的人都沒有這個資曆擔任這個職位,而且是考慮到自己剛剛才把世家們的爪牙給殺了,雖然他們就是想要鬧事也沒有這個實力,但如果世家們扯出皇室來對付自己那可就不好辦了,所以為了安撫好皇室的心情,劉裕決定把這個肥得流油的地方留給了皇家宗室司馬休之。
司馬休之這個人吧,庸碌無能,劉裕還真沒把他放在眼裏,當初他也是任的荊州刺史之職,卻被桓玄給趕到南燕去了,就算是荊州落到他的手上,劉裕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九月十六日,朝廷正式下旨,前會稽內史司馬休之為都督荊、雍、梁、秦、寧、益六州諸軍事,荊州刺史;任命北徐州刺史劉道憐為兗、青二州刺史,鎮守京口,而劉裕自己則是率領著四萬大軍西征劉毅。
就在出發之前,在廣固與劉裕一夜長談的王鎮惡這時來找劉裕了,他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自請為大軍的先鋒,然後獻上了一條奇襲江陵的妙計,劉裕聽了他的計劃之後也是擊節讚歎,決定按照他獻的計策去做,調了一百艘的輕便小船再加上幾千的士兵給他,同時任命蒯恩擔任副將,與他一起前去執行這個任務。
在臨去之前,劉裕交待兩人,“如果敵人沒有防備,你們覺得可以戰勝,那你們便放手進攻,如果覺得取勝的機會不大,便把他們的船艦通通給燒毀了,然後停留在江邊等本公來了再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