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勿跋扈,付丁旿(2 / 2)

一路之上,諸葛長民可以看到明顯的有軍隊調動過的痕跡,本來建康城的守衛是一個月一換,可是有些崗哨自己昨天還看過,今天看去就換了生麵孔了,長民這時才發現,一夜的時間實在太長,可以讓別人做太多的事而自己卻一點也不知道,自己果然沒有造反的潛質啊。

到了太尉府後,諸葛長民驚奇的發現,劉裕居然在大門之外笑吟吟地等著他,這讓諸葛長民的心裏好受了一點,他心裏還有存著萬一的想法,我雖然有過某些不好的想法,介劉裕應該也不知道吧,看來是自己嚇自己了。

劉裕親自帶路,把他引入府中小坐,接著就讓人上了豐盛的酒菜,接著就把所有的人都趕了出去,隻留他們兩人在酒桌之上,對於劉裕有些示好的舉動,諸葛長民也以為沒事了,逐漸放開胸懷,聽著劉裕訴說著這些年的經曆,比如當年和劉毅和何無忌小時候一起賭錢,那時候他喜歡充老大,其實當年是他們三人一起欠了刁逵的錢財,可是劉裕義氣深重,一力抗了下來,再比如當年打孫恩的時候,他自己麵對數倍於己的敵軍,心裏也有過害怕,尤其是第一次麵對敵軍,身陷重圍,要不是他命大,他也活不到今天。

在劉裕的話語中,兩人好像回到以前的時光之中,在反對桓玄的時候,一起徹夜商議軍情,再比如倒桓成功之後,自己等人分了桓玄的幾個小老婆等等,其中哪幾個最漂亮,又被哪幾個得去了,那時候就有一種打土豪,分田地的感覺。

在劉裕的訴說中,劉裕這大半生的起起伏伏,波瀾壯闊的一生,有刺激,有驚險,也有美人紅顏,同樣更多的是鐵血歲月,諸葛長民聽得那個熱血沸騰,他好像又看到京口起義時眾口稱讚的劉老大又回來了,不是如今這個重權在握,殺人不貶人的權臣。在他的感覺中,劉老大找他傾訴心事,是把他當成兄弟看的,因為其中有許多隱秘想必劉老大如今的第一心腹都不知道的吧。

可是諸葛長民臉上的笑容沒有維持多久,酒桌上突然掉下了一個杯子,再摔在地上,輕輕地瓷杯碰地的聲音,可是聽在諸葛長民的耳中卻比聽見鬼哭神嚎還要可怕,他的臉色一下變得蒼白,嘴唇哆嗦著直打顫,他也不敢看向劉裕那邊,怕他給自己一個絕望的答案。

突然,諸葛長民感覺臉上一陣疼痛,接著就是拳腳從四麵八方而來,自己受痛倒在地上,有好幾個人在動手,諸葛長民透過拳來腳往中的餘光看到,劉裕此時麵無表情,輕輕地抿下一口清酒,接著連倒三杯於地上,衝他示意,算是提前給他敬的冥酒,接著,諸葛長民便感覺昏了過去,再也沒有醒過來。

諸葛長民死後,劉裕讓人把他的屍體送到廷尉府再去判罪,雖然一日之前諸葛長民還是東晉朝廷代理總經理,現在卻成了一具死屍,可是廷尉府的工作效率非常的驚人,不一會就給出某人罪大惡極,為了平民憤,現在被依法處決了,至於他的弟弟諸葛黎民在前來抓捕他的時候,不某束手就擒,與前來收捕的士兵格鬥至死,諸葛長民的幼弟大司馬參軍諸葛幼民,堂弟寧朔將軍諸葛秀之均被處死,諸葛長民的家族隨即消失在東晉的政壇上。

其實吧,諸葛長民的死法確實太古怪了,在他死前,劉裕還和他說了好一通話,甚至把以前心裏的弱點和隱秘都說了出來,這家夥不但不引以為戒,反而以為劉裕是在與他和好,難道古語中說的”君不密則失其臣,臣不密則失其身。”他沒有讀過嗎?不過那時他在別人的地盤上,就是想做什麼也晚了。

至於劉裕為什麼會在他死前與他說這一番話,早有定論,劉裕雖然現在是不敗戰神,但他也是一個有著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喜歡,恐懼,憂傷,憤怒之情他都會有,隻是他現在登臨最高處,人前隻會留下一個不敗的身影,這心裏難免積壓了許多的心思,這次就是借著這個機會說出來罷了。

至於諸葛長民取死的原因,表麵上看是他的貪,是他不自量力想要造反,可是這一切不是沒有成行嗎?可是劉裕為什麼在一切都準備好了之後,還要殺他了?而不是明正典型。並且他的死法也不是符合當時的法律程序。當初劉蕃進京時,劉裕都是借著皇帝的聖旨才殺了他,可是現在劉裕已經進了建康城,一切都準備好了,諸葛長民都已經翻不了天了,他卻親自下令把他圍歐至死,不僅是因為劉裕想要找一個傾訴的人,恐怕劉裕此時的心裏也有了一個模糊的想法,那就是--篡位自立。

諸葛長民死了,諸葛家族也灰飛煙滅了,當時最高興的不是劉裕卻是別人,那就是諸葛長民治下的百姓,他們得知諸葛長民死後,那是大快人心,京口,建康此時都流傳著一個俗語,:“休跋扈,有丁旿”。(當官的不要太跋扈了,不然丁旿會來收拾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