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盈利質量與未來盈利能力分析
案例研究
作者:張政
【摘要】企業盈利質量與未來盈利能力是會計信息使用者關注的焦點。文章重點從現金流量的角度來評價企業的盈利質量,選擇評價指標對企業的盈利能力做進一步的修複與檢驗,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盈利狀況和未來的盈利能力。
【關鍵詞】盈利質量;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主營業務;盈利能力
“盈利質量”觀念最早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20世紀60年代,美國財務分析專家奧特洛弗(O'G love)出版了頗具影響力的投資谘詢報告《盈利質量》(Quality of Earnings)。從這個時候開始盈利質量日益受到投資者、債權人、政府部門及其他機構等信息使用者的重視。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是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他們用企業過去和當期的盈利信息來分析目標投資企業未來的前景並進行決策,債權人本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終亦以盈利作為保障。
一、評價盈利質量的意義
在我國,上市公司為了獲得股票初次發行(IPO)和配股資格,減少納稅,避免被證監會摘牌,都有可能通過盈餘管理來提升企業價值。過度的盈餘管理,一旦超越會計準則及製度的規定,則被稱為利潤操縱,它會導致會計信息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經濟實力和發展前景,誤導投資者。盈餘管理的主體是企業的管理層。他們作為企業信息的加工者和披露者,有權利選擇會計政策和方法,有權利變更會計估計,有權利安排交易發生的時間和方式等。而信息的不對稱和信息披露的不完全為他們進行盈餘管理提供了條件。會計報表上的利潤不能夠準確地表示企業的盈利狀況,必須結合現金流量分析才能進一步肯定其盈利質量。
二、盈利質量與盈利能力的關係
盈利質量與盈利能力既有聯係,又有差別。企業盈利質量高,反映其未來盈利能力亦強。傳統評價盈利能力的指標包括淨利潤、淨資產收益率、成本費用占主營收入比率、每股收益、銷售利潤率、總資產收益率等。企業盈利能力的評價以權責發生製為基礎,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獲取利潤的能力。在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時,往往不可忽視其盈利質量。盈利質量是在評價盈利能力的基礎上,以收付實現製為基礎,結合現金流量表所列示的經營活動創造現金的能力,對企業盈利水平的進一步修複與檢驗。
三、評價盈利質量指標的選擇
如果僅以傳統的盈利能力指標評價企業的盈利狀況,企業在盈利狀況非常好的時候,現金流短缺的風險常常不會顯現出來,不能及時進行財務預警;企業在盈利狀況不理想的時候,往往通過盈餘管理來粉飾財務報表,向信息使用者報告不真實的財務信息。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能夠確切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利用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來計算盈利質量指標,以確定會計報表所反映的企業經營成果的真實性,預示企業的財務風險。本文從盈利的現金保障性、持續性、增長性三個方麵來選擇指標,評價企業盈利質量的高低。
(一)反映盈利現金保障性的指標
盈利的收現性是指盈利轉化為現金的能力,由於現金是變現能力最快、流動性最強的流動資產,因此,現金流量的大小最能說明企業盈利質量的高低。其計算公式分別為:
1.主營業務收現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主營業務收入
該指標用來分析主營業務收入有多大比例轉換成現金,又有多少收入以應收賬款的形式存在。企業應收賬款的增加有兩方麵原因:一是為了擴大市場份額而導致賒銷增加,表現為銷售現金比率持續上升;二是盈餘管理促成虛列收入,應收賬款增加。該指標是對銷售利潤率的有效補充。
2.淨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平均淨資產
該指標是對淨資產收益率的有效補充,對那些提前確認收入而長期未收現的企業,可以用淨資產現金回收率與淨資產收益率進行對比,從而看出淨資產收益率的一些水分。
3.盈餘現金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淨利潤
如果指標小於1,說明本期部分利潤沒有現金保證,即使企業盈利,也可能發生現金短缺,企業產生的盈利不可靠,盈利質量不高。
4.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平均資產
該指標反映資產產生現金的能力,存貨和應收賬款的周轉率越高,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就越多。
(二)反映盈利持續性的指標
從長期來看,高質量的盈利不僅表現為當期的盈利狀況,而且應保持持續穩定的趨勢。企業財務報表中的利潤構成,除了包括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外,還包括非經常性損益。主營業務收入是企業營業收入持續、穩定的來源,在營業收入中所占比重越大,盈利質量就越高。計算公式為:
1.主營業務貢獻率=主營業務利潤①/利潤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