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得魚固可喜,無魚亦欣然(1 / 1)

得魚固可喜,無魚亦欣然

總編視線

今年春拍的進程恰好伴隨著股市從一路高歌到迅速跌落,股市的波動引發了人們對金融危機的恐懼。如股市一樣,藝術品市場中也是有時熱鬧喧囂有時風雨淒迷,世事如棋,藏市如謎,無欲則剛,關心則亂,我們浮沉於其中,悲喜交織。

如何才能在紛雜繁擾中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和一個正確的心態呢?

作為一個藏家,如果藝術品在你的眼中等同於股票,僅僅是一種賺錢的工具,那麼藝術品市場就是另一個充滿風險的股市,藝術品收藏也是一把雙刃劍,可能會為你帶來利益,但同時也有可能讓你蒙受損失;但如果藝術品收藏是你的一種愛好與興趣,那麼無論它是否會給你帶來多大的經濟利益,你都願意擁有它,這就成為它與股市最大的不同之處,藝術品收藏活動也就與“炒股”有著本質的不同。事實上,很多藝術品市場的贏家都是後者,就是那些真正愛好收藏的人。其原因是那些真正愛收藏的人,在市場的波動中,得失心最小,藏品升值,固然可喜,但如果市場不景氣,因著藏品是心愛之物,也不會有太多的沮喪與痛苦。

莊子對於博弈者的心態有極精辟、極得當的見地:“以瓦注者巧,以鉤注者憚,以黃金注者……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則重外也。凡外重者內拙。”《莊子·達生篇》)譯成白話,大意是說:拿瓦器之類不值錢的賤物去賭時,可以從容應對,得心應手;而用鐵鉤之類價值較大的東西下注時,就顯得小心翼翼、縮手縮腳了;當賭注一旦換成貴重的黃金,更意亂神迷,難以控製把握好自己……其實博弈所要求的技巧都是一樣的,之所以越來越因謹慎有所顧忌而失去水準,是因為隨著砝碼份量的增加,精神的弦繃得太緊,將本來可以應付的事也搞砸了。故此凡外界的壓力太大,心態就容易失衡而患得患失。莊子將之稱作“凡外重者內拙”。

是啊,越是帶著功利的目的,太在意得失,那麼巨大的壓力和恐懼就會束縛你的手腳,你離你的目標就會越來越遠,成功也將遙不可及。所以,當我們把眼光放得遠一些,得失看得輕一些,讓生命中充滿淡泊的恬適和達觀的從容,就一定能“水窮之處待雲起,危崖旁側覓坦途”。

如果我們隻是懷著對“利”的貪欲來到藝術品收藏市場,沒有對藏品的真正熱愛,那麼我們便隻是投入了一個殘酷的漩渦,與生俱來的貪欲隻會讓我們在漩渦裏越陷越深。

因此,當我們放下對“利”的貪欲的初衷,換個高度和角度來認識藝術品收藏這件事。認真地培養自己對藏品的認識與愛好,可以使自我盡量少墮迷塵,少一些對一時得失之顧慮,而更能立足長遠把握大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人早已經在提醒我們這些後人了。

老子雲:為無為,事無事。無為無不為,無事無不事。實在是至理哲言啊!少一些得失心,多一些平常心。也許我們可以把我們的藝術品收藏和人生都做得更好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