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這本書的屬性,有以下幾點,是可以肯定的:首先,這不是一本有關成功學的書,讀這本書,不會讓你種下成功的種子,也不會有新的生命在你心田萌芽。其次,這不是勵誌類書籍。讀這本書不能令你從苦海中崛起,也不能給你在逆境中持續奮鬥的勇氣與決心。第三,書中提及的案例,來自不同公司(包括我工作至今服務過的四家公司以及我朋友開的公司或者任職的公司),不要混為一談,以免閱讀過程中疑竇叢生。第四,本書最主要的用途不是教給大家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思考問題的角度,本著求取問題答案的初衷來閱讀本書,多半會失望。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所有這些案例都發生在資本型或者扁平管理結構的組織裏,這意味著,那些在金字塔型或等級森嚴的組織內服務的同行,閱讀本書不大可能有所收獲,當然,打發時間除外。那麼這本書的屬性是什麼呢?簡單地說,這是一本針對人力資源實務工作中會遇到的一些問題,也是我個人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僅供遇到過或者極有可能會遇到此類問題的同行參考,因為是親身體驗且逐一的實施過,所以實用性相對會強一些,它主要的目標讀者群是有兩年以上從業經曆的人力資源熟手、主管或經理,剛剛踏入人力資源領域的新人不太可能有機會遇到書中所提及的案例,而總監或者高級經理級別的同行對案例所涉及的那些問題要如何解決已經駕輕就熟,沒有必要再浪費時間閱讀本書,除非是本著博聞的精神,想看一看同樣的問題別的同行會如何麵對。有關本書的屬性介紹如上。坦率地說,寫本書的過程是很愉快的,而假使你閱讀本書的過程也是愉快的,則作者就更愉快了。最後,考慮到這本書的目標讀者群中的很多人在1~2年內將會遇到自我突破的問題,說得直白一點就是要麼晉升、要麼從此平淡、要麼辭職尋求更好的發展的問題,這個問題要如何解決?我擬用以下這幾句話提供一個簡明扼要的建議:我規劃每一段人生,每一個細微的腳步。我用自己的方式,竭盡所能,做該做的一切,洞悉世事,不求赦免。如是,遺憾就算有,也應該不多,也不值一提。
著者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