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改變心態:簡單就好(1)(1 / 3)

按照最完善的成功學原理:一個人成功的最高標誌是:簡單+快樂!成大事就是能夠把複雜的事情清晰化,條理化,抓住重點,以點帶麵,這樣做能把事情做好、做透、作成功,這是“簡單”。而當你感到壓抑的時候,能充分享受輕鬆的心態,放開自己,閑適身心,從而有效地實現每一個人生環節,達到自己的目標。這是“快樂”。成大事並不難,從改變心態開始吧!

[BT2]1.成大事的開端是認識你的心態

成大事的起點就是擁有積極的心態,成大事的開端就是認識你的心態。

沒有誰能夠決定整個世界,但人人都能決定自己的心態。你自己的心理、思想、感情、精神完全由你自己的心態創造。好的心態是你做大事的資本。

普天之下,芸芸眾生,誰不想實現自身的價值?誰不想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尤其是有抱負的人更加渴望著轟轟烈烈的輝煌人生。然而,人生成功的起點在哪裏呢?究竟什麼才是做事成功的開端呢?

無數成功的範例告訴我們,做事成功的起點就是你的心態,做事成功的開端就是認識你的心態。

心態即人的心理狀態。任何人的心理狀態都有兩方麵,即任何人的心態都分為積極的心態和消極的心態兩方麵。那麼,這兩種不同的心態各有什麼作用呢?

積極心態是渴望成大事的人必須具備的心態,積極心態具有驚人的力量:它能創造財富、創造健康和快樂、創造成功;它能獲得朋友、消除煩惱;它能使你的人生充滿輝煌。

消極心態同樣具有驚人的力量:它拒斥財富,拒斥健康和快樂,使你遠離成功;消極心態使你的朋友離你而去,使你愁上加愁、苦中添苦,它隻會使你的人生黯然失色。

好心態為什麼具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讓我們看一看台灣塑膠大王王永慶成功的故事。

王永慶出生在台北縣新店鎮。小時候家中日子很窮,王永慶小學畢業後就到一家米店打工,打工時他就心存大誌想日後開一家米店。於是,打工時他就細心觀察老板的經營訣竅。16歲時,王永慶獨自開了一家米店。米店開張之初很困難,因為生意的對象是每個家庭,而幾乎每個家庭都已經有了固定的米店供應。王永慶並不悲觀,他計上心來,上門推銷,終於爭取到了幾個用戶。

爭取到用戶後,王永慶想:如果我的米的品質和服務質量不比別人好的話,爭取來的用戶也會流失,我得在米的品質和服務上下功夫。於是,他主動上門服務,了解每一個顧客的資料,力爭把米的質量提高到最好程度。王永慶的米店終於躋身到了大規模米店的行列。

王永慶開米店的成功,完全歸功於王永慶好的積極心態,他始終都在積極爭取一個個的成功,然後才使自己的生意越來越紅火。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當一個人擁有了積極的心態之後,他就樹立起了人生的信念。有了信念就能夠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並且會覺得工作時很有信心,也很快樂,而且在工作中一旦有了小小的成績,他的信念則會愈發堅定,他的心態也會隨之更為積極。這樣,心態——信念——工作,工作——信念——心態之間就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相反,當你的心態處在消極的一麵的時候,你會對你自己和你的工作失去信念,沒有了信念也就沒有了幹勁,身上原來擁有的能力也會因你的信念的消失而消失,這時的工作也就會越來越不好做,人生也就會越來越不順心,工作越難做,人生越不順心,信念就越不堅定;信念不堅定,心態就越差。無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這兩種循環都是情緒和行為相對應的一種反應。兩種循環都取決於人的心態。前一種循環通往成功,後一種循環鑄就平凡。因此,可以肯定地說,成大事的起點就是你的心態,成大事的開端就是認識你的心態。

如果你還不認識你的心態,你就將滑到落伍者的行列。

[BT2]2.生活越簡單越好

成大事者要有簡單的心態。我們認為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會經曆一番風雨,但不表示成大事就得每天都活得很累很辛苦,其實不然,簡單生活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

古人常說“沒事漢,清閑人”,這多少有點消極成份,但這裏的“沒事”與“清閑”強調的是一種自由,精神上的自由。不管外界有多少有形無形的枷鎖,精神意誌卻是自由的,“澤雉十步一喙,百步一飲,不蘄畜平樊中,神雖王,不善也”。山雞寧願走十步或百步去尋到飲食,也不願被關在籠子裏做一隻家雞;帝王雖然神聖,卻也沒有什麼好的。這一點,與西方的“存在主義”代表人物薩特似乎不謀而合。薩特在他的《蒼蠅》一劇中,借眾神之神朱庇特之口說:“神與國王都有痛苦的秘密,那就是——人類是自由的。”

誠如盧梭所說:“在所有的一切財富中最為可貴的不是權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隻想他能夠得到的東西,隻做他喜歡做的事情。”“放棄自己的自由,就是放棄自己做人的資格,放棄人的權利,甚至於放棄自己的義務。”當然,自由不是隨心所欲,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有規則的,所謂“絕對的自由世界”純屬子虛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