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剔除心中的各種物欲和焦慮時,你就生活於簡單中。簡單的意義,不是幻想生活,而是麵對生活,祈求心靈的寧靜。有追求,不貪心,心性不可太盛,就是說,人生無論宏大的還是微小的,總要或總在追求什麼,完全渾渾然無所求的人幾乎沒有。人要生存,要生活,就要有一定的物質保證,以滿足起碼的生存需求。適當的物質追求也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的。即使功名利祿,隻要是付出所得,似乎也應受之無愧。但若對於這些東西的需求,變成無止境的追求,並以此作為人格追求,價值追求,必然會貪心不足蛇吞象。即使一次評職稱,一次調級,一次提幹沒能滿足,甚至其中有明顯不公,也不可耿耿於懷,傷心勞神而窮追不放,甚至於放肆撒潑。這樣既無麵子,又不宜養生。
簡單的生活,意味著你能夠把複雜的事情清晰化、條理化,抓住重點,以點帶麵,這樣做能集中精力,把一件事做好、做透、做大。
經驗告訴我們,心願與現實常常陰差陽錯,或歪打正著。你想當演員,各種因素卻同時把你定在工人的位置上,成不了“星”還得鑽地溝。但隻要肯努力,抱定希望,不斷充實自己,“是金子早晚會發光”,“天生我才必有用”。“哀莫大於心死”,隻要“不死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最起碼也落個精神充實自由,在精神世界裏汪洋恣肆、自由騰飛。
生活就是如此簡單,隻要你願意做個“精神漫步者”。
還是盧梭說得對:“人的自由並不僅僅是在於做他願意做的事,而在於能夠做他不願做的事”。把做事,做人分開,才會有更廣闊的天地。
[BT2]3.帶上“快樂”走遠路
很多想成大事或已成大事的人由於太過專注於自己的事業,以至於到最後忽略了“快樂”才是要追求的終級目標。
人生的目的之一便是尋求快樂,而且這種快樂並不在未來而是現在。很多人不快樂,因為他們總是企圖按照一個難以實現的計劃而生活。他們現在不是在享受,而是在等待將來發生的事情。
其實,生活是平實的,但平實中卻蘊含著許多東西,它像泥土一樣真實而粗糙,如果你對它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你就會難免失望。像自然界有風雨陰晴一樣,生活也不會總是一帆風順。如果你對此沒有思想準備,你可能就會彷徨悲觀。生活也不會總是充滿著戲劇性的高潮,更多的時候它是平凡瑣碎的,甚至顯得沉悶。你怎麼可能指望它天天都如狂歡節一般呢?
但這並不是說生活就是一樁枯燥乏味的苦事。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生活裏有著許許多多的美好,許許多多的快樂,關鍵在於我們能不能發現。而要發現它,關鍵在自己。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年輕人老是埋怨自己時運不濟,發不了財,因此終日愁眉不展,毫無生活樂趣可言。
這一天,走過一位老人,問他:“年輕人,幹嗎不高興?”這個年輕人回答:“我不明白我為什麼老是這麼窮?”
“窮?我看你很富有嘛!”
“這從何說起?”年輕人問。
老人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假如今天我折斷了你的一根手指,給你1000元,你願不願意?”
“不願意。”
“假如斬斷你的一隻手,給你1萬,你幹不幹?”
“不願意。”“假如讓你馬上變成80歲的老翁,給你100萬,你願不願意?”
“不幹!”
“這就對了,你身上的錢已經超過了100萬了,你還不高興嗎?”
老人說完笑吟吟地走了,留下那年輕人在思索。
是的,往往很多人不快樂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根本沒有去挖掘自己的財富,快樂不是掙來的東西,也不是應得的報酬,快樂始終是源於你自己。
有一個人,日子過得煩悶而無趣,他要去找那些快樂的人,問問快樂的秘訣。他想,國王尊貴而富足,一定快樂。他見到了國王。國王卻說:“我一天要麵對那麼多要處理的事,我還時時要操心王位是否牢固,我晚上覺都睡不安穩,哪有快樂可言?”他又想,流浪漢一天無憂無慮的,一定快樂。但流浪漢卻說:“我連今天晚上到哪兒睡覺都沒著落,我哪會快樂?”這個人搞不懂了,世界上真沒有快樂的人了嗎?我上哪裏能找到快樂的秘訣?這時一個老者告訴他,國王也可以快樂,隻要他不被權力和金錢迷住了心靈;流浪漢也可以快樂,隻要他不被貧困壓倒。快樂不快樂,就在你自己。
的確,快樂並不需要尋找,它就在你的身邊。生活是你自己的一切,都在你自己。
擁有財富,是每個人都希望的,也是當今許多人為之奮鬥的目標。財富也就成了一個人成功的標誌,怎樣看待財富呢?這又是我們生活中所麵臨的一個問題。有的人衣食富足卻抑鬱不樂,而有的人雖然清貧,每日粗茶淡飯,卻又幸福快樂。
當一個人被列人世界財富榜時,會引起多少人的豔羨。但對於個人來說,過多的財富是沒有多少用的,除非你是為了社會在創造財富,並把多餘的財富貢獻給了社會。“擁有便是損失。”財富的擁有超過了個人所需的限度,那麼擁有越多,損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