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他們精心安排飲食時,肚子裏的小家夥開始不讓她省心。掐指一算,大約四、五十天了。小麗整天有氣無力,偶爾頭暈,精神萎靡。沒見到食物的時候很餓,可見到食物的第一反應就是惡心想吐。老是想吃稀奇古怪的東西,可是等丈夫好不容易買回來,卻吃一兩口就不想吃了,任她老公怎麼哄也不行,忍不住要吐。人也漸漸消瘦,把她老公急得直喊她姑奶奶。可是心疼她的老媽卻似乎一點不緊張,說:“隻有‘害喜’才像懷孕的樣子,過一兩個月自己會好的。”丈夫半信半疑地問小麗該怎麼辦?小麗強打精神把醫師的話轉告給他:“孕吐隻不過是機體自我保護的一種本能反應,也是胎兒吸收營養、避免有害物質侵襲的一種自衛反應。再說懷孕第一個月寶寶需要的營養並不多。隻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就行了——不挑食、不偏食,保持營養平衡。”
有經驗的老媽也叫他們不要太緊張。早晨起床前,可吃點固體食物如蘇打餅幹,30分鍾內不要喝水,少量多餐,以清淡飲食為主,少吃產氣的食物如豆類、洋蔥等。因冷食的氣味較小,有助於抑製胃腸的蠕動,特別批準她可吃少許冷飲如酸奶、冰激淩等。一般午後惡心反應會減小,鼓勵她下午和晚飯多吃些。同時囑咐她要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不要老躺著,要適當地做運動。一般在懷孕12周左右,早孕反應自然會消失。特別叮囑小麗丈夫,讓他為了肚子裏的寶貝要多多謙讓小麗,多陪陪她,讓她放鬆、保持精神愉快與充分休息。
早孕反應,重在預防,在妊娠前就要加強營養,保證精神放鬆,補充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C。如果連喝水都要嘔吐,或嘔吐劇烈,不能進食,就應該到醫院就診,查尿酮體,並由醫師判斷是否需住院治療。
(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