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司馬遷在《貨殖列傳》中,論述商業作用的兩句話。意思是說:商人們通過采購商品,可以從中賺取利潤;通過往返販運,可以溝通有無,調劑餘缺。這寥寥八個字,幾乎概括了商業的基本作用和職能,今天看來,也是有積極意義的。古人致富,十分重視天時、地利、人和。所謂“天時”,有時指時令、季節的變化;有時指天命、機遇。所謂“地利”,有時指土地生產的財富;有時指競爭上的有利地勢。所謂“人和”;即得人心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群眾關係好,顧客多。經商致富之道,這三者都是極為重要的。不務天時,進貨便有可能失之時令,銷貨也有可能錯過時機,正如“秋來汗衫到,冬去賣棉襖”了。不務地時,既會選不到好的經營地點,也會抓不住當地的產品優勢。至於人和,更是經商的一大法寶,舊商人特別重視“以和為貴”、“和氣生財”,因為失去人和,便失去了經商的群眾基礎。
二十八、貨如行船 客如流水貨積若山 貨流若川
這是對商業(商店、商業人員)同顧客之間的關係所作的形象比喻。行船要依靠流水、水越深,船載得越重,得得越暢。淺水行船,不但載重不多,而且有擱淺的危險。同樣道理,經商的基礎在顧客,客越多,交易越多,生意越興隆。顧客少,交易少,生意便冷清,長期如此,還有賠錢關門的可能。貨,指貨物,貨物包括商品和產品。以貨積如山來形容貨物豐盛;以貨流如川來形容貨暢其流。隻有貨積如山,才能貨流如川。社會主義商業工作做得好不好,不隻是盈利的多少,重要的是保證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既讓群眾能夠買到滿意的商品,還要滿意地買到商品。所以,社會主義商業一定要比資本主義商業更重視顧客,尊重顧客,切實樹立顧客第一的思想,隻有這樣,社會主義商業才能興旺發達。
二十九、行船看舵手 經商望先頭要想經營好 常常問三老
意在說明初學經商要邊做邊學,好吸取別人經驗。雖說做生意要獨出心裁,但那是對有經商經驗的人說的。凡事熟練才能生巧,隻有成為行家時,才能越赤常規,想別人所未想,做別人所未做的生意。對一個初學經商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先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有些什麼值得吸取的經驗,還有那些必須記取的教訓,以便少走彎路,少出麻煩。即便是對有經商經驗的行家,望望“先頭”,也是有好處的。當然,“望先頭”並不是要跟著別人亦步亦趨,而是要從別人走過的路中去吸取經驗教訓,以便走別人所沒走的新路,創別人所未創的事業。俗語說:“三老四少”,泛指各類年高德紹之人。在各行各業中,都有本行業的“三老”,他們經驗多,見識廣,是各行各業的寶貴財富;有事多同他們商量,聽取他們的意見,很多問題都能得到解決,生意會做得順暢,不致於出現大的差錯與失誤。商業中有很多“三老”,如老經理、老會計、老保管、老采購、老售貨員等,這些老人有豐富的經驗,懂得很多經商之道。年輕人要虛心向他們學習,凡事多請教,這時搞好經營是有好處的。切不可妄自尊大,小視老年人。虛心使人進步嘛。要知道,“三老”的經驗可是其幾十年的工作積累,隻要他們稍加點撥,便可讓我少走彎路。
三十、商業處處有學問 顧客個個為先生十年能學個秀才 十年難學個買賣
經商之道,處處有學問。就拿《生意經》來說,幾乎涉及到經商的各個方麵,每個行業,每一環節,每項工作都有前人積累的寶貴經驗可供借鑒。正因為經商之道極為豐富而廣泛,可說是處處留心有學問。隻要注意觀察每個顧客的言談表現,他們都可成為學商者的先生。如從顧客的舉止中,可以學習商業心理學;從顧客對商品的挑選中,可以學習商品知識;從顧客打聽行情中,可以掌握商業信息,學習預測知識。隻要謙虛謹慎,注意積累,每日每時都可從顧客身上學到不少經商知識。從這個意義講,每一位顧客都是商業人員請教的先生。秀才不過是死讀書,讀死書,數年寒窗苦,功到自然成。做買賣卻不那麼容易,因為生產不斷發展,需求日益提高,市場日新月異,行情千變萬化,即便行家裏手,也窮於應付,何況一般人。有人輕視商業,認為商業沒啥可學,特別是有些年輕人,往往認為幹商業屈才。其實,這完全是不了解商業。在封建社會裏,當個秀才並不太難,但要學個做買賣的行家確實不是容易的事。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商業更是變化莫測,說“十年難學個買賣”毫不誇張。當然,絕不是說商業高不可攀,無法學到,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熱愛商業、虛心好學和刻苦認真的精神。
三十一、略知百行,不如精通一行百三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要想成為一個精明能幹的商業行家,就必須深入鑽研,認真學習商業知識,掌握經商技能,做到不但會經商,而且能“精商”。由於商業是一門有著廣泛知識和專門技能的專業,它需要了解市場的需求變化,研究商品的供求規律,懂得消費者的購買心理,知曉各種商品的不同性能和使用方法,以及學會處於激烈競爭下的經營能力等,因而,需要掌握各方麵的知識和學問。如果隻是皮皮毛毛知道一些,樣樣皆通,樣樣皆鬆,永遠是成不了行家的。無論什麼行業,隻要認真去學,認真去做,都會取得成績的。自古以來,以經商發財致富,成就大事業者不可勝數。司馬遷在《貨殖列傳》中,為春秋末年至漢初的富商巨賈作傳的即有範蠡、子貢、白圭、猗頓、卓氏、程鄭、孔氏、師史、任氏等人。事實表明,行業無尊卑,隻要為社會需要,對人民有益,勤學苦練,持之以恒,沒有幹不出負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