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致富篇(8)(3 / 3)

三百七十八、燈不拔不亮 帳不算不明真金不怕火煉 實帳不怕人算

做生意最忌糊塗帳,如大鍋飯、大核算,甚至根本無核算,最後是賠賺說不清,是非說不清,問題一大堆。改變這種不算帳糊塗帳的辦法,就是加強經濟核算,而且要抓好日常核算。日常核算是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抓好日常核算,要建立健全各種核算製度,並經常督促檢查。抓好日常核算,包括準確真實的原始記錄,完整的定額資料、指標,及時精確的會計帳務處理,全麵係統的統計以及各種會計、統計報表等。通過對這些的及時核算、分析,可以隨時掌握企業的經濟情況,揭示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采取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實踐證明,帳越算得清,情況越弄得明,改進的措施才會得力,經濟效益才能更好。算企業帳,最常見的是審計部門。審計是審計機關對企業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的審核和檢查。通過審計,有助於企業揭示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采取可行的改進措施,改善經營管理,挖掘內部潛力,做好增收節支工作,提高經濟效益。因此,商業企業應該歡迎對本企業的審計,更不怕對本企業的審計。

三百七十九、算盤珠上不讓人

業務往來,或買或賣,按議定價格算多少是多少,表現在算盤珠上的數字是不可輕易改變的。作為財會人員,這應該是一個原則,必須認真遵守。否則,就可能出現說不清的問題。但是,在業務活動中也不能絕對化,如在私營攤點或私營商店買東西時,經常可遇到這樣的情況:買好了幾種商品,一算帳,總金額為拾元零捌角,店主人為了爭取顧客下次再來光顧,便拔掉算盤上的捌角零數說:“好了,就給個整數吧。”這種在算盤珠上讓人的做法,完全是必要的。眼下少賺幾個,是為了讓今後多賺幾個。當然,這種靈活作法,在國營企業往往是難辦到的。

三百八十、錢是紙 隨人使

這裏說的錢是指的鈔票、紙幣。意思是說,就錢的本身成本看,它隻是一張紙的價值;但就其作用看,它卻是商品交換的媒介,執行著價值尺度、流通、貯藏和支付手段等職能。總之,錢是一種供人使役的工具。這條生意經的意思是說,我們不能把錢看得太死,進得了手,出不了門,豈不成了一個“守財奴”。因為錢隻有在“使”的過程中,才能體現它的價值,隻有不斷地進入流通領域,它才是錢,否則,把它攢下來隻會成廢紙一堆。

三百八十一、隔枝不打鳥

隔手不支錢在商業交易活動中,凡涉及借貸或現金款項的,無論收進與支出,都應由當事者直接出麵和清點,有什麼問題要當麵直接說明。“隔手支錢”,出了問題,不易說清。特別涉及現金交往的,如果中間隔著手,發生了短款問題,究竟是付錢人沒付夠,還是收錢人沒點難,中間人傳遞有差錯?所以,凡遇現金往來,第三者要盡可能避此嫌疑,不要輕易插手。這條生意經是千百年來人們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所以,從商者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