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李?艾柯卡:運用權力的七個原則(1 / 1)

世界著名的實業界巨子,汽車大王李?艾柯卡認為,領導需要藝術,管理需要氣度和手腕。艾柯卡是一個有領導藝術的頗具魅力的人,他的創造靈感和權力策略以及遠見卓識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艾柯卡認為,領導是權力的擁有者,凡是管理者或領導,不論其職位高低都有相應的、法定的權力。領導功能發揮得怎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主要取決於權力運用藝術水平的高低。他說,權力運用要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就必須掌握正確的權力運用的原則。這是權力運用的生成與實現的必備因素之一。為此,他總結出了權力運用的七個原則:

1.謹慎使用權力

管理者雖然大權在握,但一定要謹慎使用。權力寧可備而不用,也不要輕易炫耀自己的權力,更不可濫用權力。管理者在運用權力時,要做到三戒:一戒以權謀私,二戒以權徇私,三戒義氣用權。

2.遵紀守法原則

管理者在運用權力時,一定要熟知相關法紀,強化法紀觀念和法製觀念。沒有法紀的保證,管理者就很難正常開展領導活動。執法本是管理者的責任和一種權力,但法律和紀律麵前人人平等,管理者要模範地遵紀守法,絲毫不能例外,這也是正確運用權力必須的。

如果管理者置法紀於不顧,以權代法,以權代紀,那隻能失去自己的尊嚴,失掉自己的威信,最終失去自己的領導權力。

3.講究實效

管理者運用權力,必然會產生其應有的效用。要想取得好的效用,必須掌握權力發揮效用的最好時機。

要善於使用影響力,千萬不要炫耀權勢,玩弄權術。高明的管理者是十分善於利用影響力推動工作的,他們實權在握,寧可備而不用,也要靠影響力去推動。這樣會增強下級的自信心,減少被驅使的感覺,從而心悅誠服地按規定行事,有利於調動下級工作的積極性。

4.對下級盡量以發問代替命令

隻會發號施令的管理者,自以為很權威,實際上並沒有得到下級的認可,反而會扼殺下級的創造性和進取心。以發問的方式布置工作,以商量的口吻下達任務,往往比簡單地下命令有效得多,它可以激發下級一些不尋常的創見和有價值的建議,而且能使下級在平等友好的氣氛中愉快而自願地接受指令,並竭盡全力去完成任務。

5.運用強製性權力要果斷堅決

在原則問題上或遇到緊急情況時,管理者使用權力必須果斷堅決。下屬一旦違反紀律,要不顧親疏,不徇私情,不因人而異,堅決懲處。如果沒有這種權力,就會在轉瞬之間造成重大災難或全局性的損失和失敗。懲罰違犯者要把握恰當的時機。一般地講,懲罰違犯者的最好時機是:事實真相弄清,領導激情消失,錯誤尚未擴大,部下記憶猶新。要“冷”處理,切忌考慮尚未成熟就急於“熱”處理,也不能一拖再拖,到頭來不了了之。

6.恰當運用獎勵權

領導要恰當地使用獎勵權去激勵下級或群眾的進取心和創造精神。使下級認識到,如果能夠服從管理者的意願並作出相應的貢獻,就會受到獎勵。獎勵要拉開檔次,對作出重大貢獻者應給予重獎。獎勵最好采取公開的形式,還要防止隨意亂獎。獎勵一定要適當,該獎則獎,不該獎的一定不能獎。

7.實事求是

管理者是一定範圍內事業發展的能手。在行使權力時,如果不實事求是或決策錯誤,其影響麵及損失同普通群眾大不一樣。獎懲過頭、表揚批評失當,會招致相反的結果。不顧主客觀可能性提高指標、加快速度,會打擊下級的積極性。隻有求實才會得到被管理者的信任和擁護,權力的運用才能被客體接受,從而產生下級行動的信念,形成事業前進所需要的巨大力量。

要點:

一般來說,強製性權力發揮效能的最好時機不一定在實際行使之時,而往往是在強製性權力行使之前。因此,運用強製性權力時采取事前誘導或事先警告等手段,讓下屬知道管理者提倡什麼,反對什麼,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使下屬形成對領導的敬畏感、崇敬感,對促進人們自覺行動和預防越軌行為作用更大,比發生問題時行使懲治權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