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西斯?利克特,美國心理學家、行為科學家,長期任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中心主任,長期研究企業領導模式問題,支持關係理論的創建人。利克特認為,在所有的管理工作中,對人的領導是最重要的中心工作,因為其他工作都取決於它。而在對人的領導工作中,必須善於使每個人建立和維持對自己個人價值和重要性的感覺,並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看成對自己個人價值和重要性的一種支持,這種關係就叫支持關係。這種研究對企業管理有較大的影響。利克特很重視管理領導方式對生產效率的重大影響。他指出,以職工為中心的領導方式,強調工作中的人際關係,往往生產效率較高;以生產為中心的領導方式,強調工作中的技術方麵,往往生產效率較低。利克特把領導方式歸結為四種體製:
1.專權獨裁式
權力集中在最高一層,下屬毫無發言權,管理者對其下屬毫不信任。決策和組織目標都是由管理階層作出的,然後下達一係列命令,必要時以威脅和強迫方式讓下屬執行命令。上下級之間交往極少,即使有,也是在恐懼和互不信任的氣氛中進行。在這種體製下,最易形成與正式組織的目標相對立的非正式組織。
2.溫和獨裁式
權力控製在最高一級,但授予中下層部分權力。
管理者對其下屬有一種類似主仆間的信任,有一種較謙和的態度。大政方針由最高階層製定,但許多具體決策則由較低階層按規定作出。管理者采用獎懲來激勵和督促職工完成生產任務。上下之間的交往較多,但並不是以平等地位和在互相信任的氣氛中進行的。
這種體製通常也會形成非正式組織,但並不一定都與正式組織的目標相對立。
3.協商式
重要問題的決定權在最高一級,中下層在次要問題上也有決定權。管理者對下層有相當程度的信任,但不是完全的信任。上下級之間具有雙向的信息溝通,通常也是在相當信任的氣氛中進行的。職工大都有責任感。管理者主要采用獎懲進行激勵,偶爾也用讓職工參與的方式來激勵和督促職工。在這種體製下,組織中的非正式組織,有時會對正式組織的目標表示支持,有時也會產生輕微的對抗。
4.參與式
讓職工參與管理。企業領導對下屬有完全的信任感。上下處於平等地位,有問題互相民主協商討論。
決策權與控製權不是集中於上層,而是分布於整個組織中,低層也能參與。不僅有上下間的信息溝通,還有同事間的平行溝通,而且這種信息溝通是在互相信賴和友好的氣氛中深入進行的。
要點:
第一種是傳統的領導方式,第二、三種雖然程度不同,但無本質區別,可統稱為權力主義的管理領導方式,第四種參與型的管理領導方式是效率高的管理形式。因為,參與型的管理領導方式,是按照經濟激勵、自我激勵、安全激勵和創造激勵這四種激勵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一個企業的領導方式愈是專權,采取權力主義程度愈高,生產效率愈低;反之,一個企業的領導方式愈是民主,采取參與式程度愈高,生產效率愈高。采取參與式領導方式,必須應用支持關係原則,實行集體決策和集體監督,並樹立高標準的目標,通過實現這些目標,既達到組織的目的,又滿足組織成員的個人需求,從而不斷增強激勵力量,提高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