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節 注意力經濟:怎樣讓別人注意自己(1 / 2)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環境中,更為確切地說,我們是生活在一個由注意力經濟構築的信息環境中。注意力之所以成為重要的資源,成為消費品,是因為它具有使用價值,而且是具有廣泛的使用價值。

如果看到注意力經濟這個題目,還沒有引起你的注意的話,那麼現在,我要和你談一談,有關薪水和加薪的問題。

薪水是反映工作能力和成就的最直觀的標尺之一。不管你是享樂派還是工作狂,想要漲薪水總是難免的。要想漲薪水,無外乎是等著老板主動加薪和主動找老板加薪兩條路。最理想的結果當然是老板下察民情,體恤員工,主動地、樂嗬嗬地給你漲薪水了。

當你努力工作,盡力表現,夜夜想象著明天一早老板把你叫進辦公室,和藹可親地對你說:辛苦了,做得不錯,我決定給你加薪。苦苦期盼,這個激動的時刻卻一直沒有到來。老板會考慮給你加薪嗎?

當你有這個想法的時候,也許會感覺到頭疼了,因為你會擔心提出加薪後,老板會有什麼反應。如果,當你終於鼓足勇氣和老板談薪水的時候,你發現老板根本沒有注意到你,也不知道你究竟是不是對公司的未來有著重要的意義,那麼這時候,真正會讓你頭疼的時刻就要到了。

著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赫伯特·西蒙在對當今經濟發展趨勢進行預測時也指出:“隨著信息的發展,有價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這種觀點被IT業和管理界形象地描述為“注意力經濟”。

如果我們談論“車”字,會想到什麼?一個汽車的形象。我們已經把注意力轉化為思想。這是個簡單的例子,但卻是有力的說明。

所謂注意力,就是指人們關注一個主題、一個事件、一種行為和多種信息的持久程度。

足球明星貝克漢姆譜寫了一個堪稱現代最完美的童話:英國最年輕的勳爵、足球場上最鋒利的“尖刀”、女性心目中最完美的王子。可以這麼說,貝克漢姆在商業運作和成功包裝下,最大限度地吸引了人們的眼球,吸引了人們極有限的注意力。

為什麼一本《財富》雜誌就能把世界300多家的老板邀到上海,在短短3天內發布廣告就賺了1000萬元?

為什麼當年一集《還珠格格》播映權賣了58萬元天價,48集賣了2700多萬元,在全國僅10個省就可以賣到2億多元?

為什麼雅虎、搜狐等公司幾乎是一夜之間在網上形成幾十億美元的資產?

“注意力經濟”這一營銷新概念對上述現象給予了很好的注解。托馬斯·達文波特在新著《注意力經濟》中指出:在新的經濟下,注意力本身就是財產現在金錢開始與注意力一起流動。或者更通俗地講,在經濟轉型之際,原有的財富將更自然地流向新經濟的持有者如果金錢真能有效購買注意力,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付給你一定的錢,讓你全神貫注地聽講。但若有人想獲取你的注意力,他不可能依靠付錢的方式來真正獲得。雖然金錢流向注意力,但注意力很難流向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