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信息化社會的到來,說話的技巧越來越重要,口才在交際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了。
生意場上有”金口玉言”,”利言攸先”之說;政治場上有”領導過問了”,”一言定升遷”之說;文化界有”點睛之筆”,”破題之語”,生活中常有生死榮辱係於一言之說。可見,在現代交際中,是否能說,是否會說,以及與言談交際相關知識能力的多寡,實在影響著一個人的成功和失敗。
回首20世紀,希特勒靠他煽動性的街頭演說掌控了整個德國,繼而發動了險些毀滅整個世界的二次世界大戰;邱吉爾靠他無與倫比的雄辯口才在危機時刻挽救了整個英倫三島,靠他一篇不朽的就職演說在那個黑暗的時刻,鼓舞人民繼續戰鬥,繼而打破了希特勒不敗的神話。拿破侖在總結他的成功經驗時說:“一支筆,一條舌,能抵三千毛瑟槍。”英國作家麥卡雷說:“舌頭是一把利劍,口才比打仗更有威力。”
我國曆史上的毛遂自薦,救趙於危;燕子使楚,不辱使命;墨翟陳辭,止楚攻宋。諸葛亮的“隆中對策”,是使天下三足鼎立的策略基礎,“舌戰群儒”更是力挽狂瀾於既倒的宏論雄辯。
他們憑借好口才取得了成功,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也贏得了人們的尊敬。
會說話已成為一個人學識、才幹和智慧的重要標誌。一流的說話方式,可以使你的表達更清晰,可以使你的話語更動聽,可以使你的說理更有力,可以使你的人際關係更融洽。巧妙的說話技巧可以帶給你愉悅和歡暢,幫助你增加知識和修養,激發你的創造力;也可以融洽人們之間的感情,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還可以幫助你在工作和事業中巧妙地表達自己的意見,闡明自己的主張,展示你卓越不凡的辦事能力。
在當今社會中,事業的成功離不開好口才,人脈的興旺同樣需要好口才。可以說,口才決定了你人生與事業的成敗。
語言的力量是巨大的,“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誤國”。本書主要通過七堂口才課,告訴讀者掌握說話藝術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第一課 開場白就有好氣場
§§§1. 用微笑打動人心
在我們的日常交際中,一些談話常常以不歡而散告終,其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創造談話前的愉快氣氛。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愉快的心境下交談,易產生求同和包容心理,對對方觀點的接受性增強,排斥力減弱。這一研究成果應該給我們的言語交際提供有益的幫助。
真誠,溫暖的微笑,是打開別人心靈的鑰匙,也是造成良好交談氣氛的清新劑。如果遇到抑鬱的,冰冷的表情,人的心情就會僵硬起來;如果遇見了歡樂,溫暖的笑容,人的心情就柔軟了,融化了,活躍了。因此,快樂生動的目光,舒暢悅耳的聲調,將使談話的氣氛活躍,心曠神怡。反之,如果我們沒有良好的談話態度,就不可能製造良好的交談氣氛,沒有一個良好的交談氣氛,別人就會敬而遠之,討厭你,不願和你交談。
請記住,任何一個談話最初的一瞬間往往決定了整個交談過程,並且人類行為具有群體性。因此,在最開始,在你們雙眼接觸的瞬間,在你打破沉默之前,在你開口說話之前,請露出你親切的笑容。
如何才能做到常帶微笑呢?刻意去做是不行的,那樣的笑可能比哭更難看。要麵帶微笑,就要多想生活中開心的事,多想對方的優點,多想自己成功的體驗。有一個推銷員說了這樣的經曆:他在培訓班上學到了微笑的重要性,上門去推銷的時候,臉上的肌肉很緊,很難微笑起來。他就想他經曆的高興的事。正開心的時候,他敲開了顧客的門。受到他的感染,客戶也麵帶微笑,並定了許多貨物,這時,他真的笑了起來。後來他經常想這件事,臉上也就常帶微笑。
比如;你在剛上火車或飛機時,若主動向坐在對麵或身邊的人投去一個親切的微笑,並說聲:“您好!”那麼,他們也會向你友好地點頭或者微笑。這樣,整個旅程就會在一個輕鬆、美好、友善的氣氛中度過。但是,假如大家誰也不理誰,那麼,整個旅程就會顯得很單調、乏味和沉悶。
實際上,幾乎大多數的人,每天總是板著呆板冷漠的麵孔。但微笑能換取黃金,尤其是主動真誠和發自內心的微笑,是最能打動人心的。當你露出笑容後,他們的反應將與你類似,他們會用微笑和友善來回報你。
在任何一種人際交往中,都存在著情緒、氣氛和場景。如果你是個明智的人,你一定會設定一個寬鬆、和諧的氣氛,因為這樣對自己是有利的。
其實,在人類的天性中,一直存在這樣一個可悲的事實:人們總是在見到具體的回報後才願意付出。如果你也習慣於這樣去想,可以說,你經常會什麼也得不到。如果你明白了隻有先付出,才會有所取的道理,你就是一個很容易成功的人。同樣,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想獲得別人的好感和笑容,你就得先對別人有好感,首先獻上自己坦誠的笑容。
言而總之,與人交談時,用笑容來創造一個寬鬆、和諧與接近別人的氣氛,關鍵一點在於適時。因此,在打破沉默之前,請先露出你的笑容,這樣會使你馬上擁有一個良好的氛圍。自然、坦誠、積極的微笑隻要運用恰當,的確有種難以抵擋的魅力。
§§§2. 盡情展現親和力
孔子在周易《十翼》中這樣寫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古語也有句話如是說:“同聲相應,同氣同求。”說的其實都是一樣的道理:類似的人彼此之間比較容易相處與親近。因此,在提高自己親和力的時候,可以嚐試用一些方式與他人配合,讓他感覺到我們是可以親近與信賴的。
這樣的技巧有這樣幾個方麵:配合別人的感受方式;配合別人的興趣與經曆;多使用一些“我也”的句子。
如何建立親和力技巧之一:配合別人的感官方式
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方式來感受這個世界,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而前3種用得比較廣,因此,一般說人有3種主要的感受方式。而且不同的人,傾向使用哪個感官也是不相同的。所以,人可以分成3種:視覺型,聽覺型與觸覺型。
一般情況下,視覺型的人比較喜歡的是快節奏,說話很快,思考也很快,喜歡閱讀圖表,而且行動力強;
聽覺型的人喜歡的是比較秩序的生活,說話較慢但很有條理,喜歡交談與聆聽,行動力稍次;
而觸覺型的人很重視感覺、愛好舒適,說話有時是不看對方的,速度也比較慢。
知道了這些之後,那麼我們在與別人交談的時候,就可以觀察一下對方是什麼型主導的,然後配合他的特性來進行溝通,然後增加口才能力方麵。比如,對那種說話速度極快的人,要強調行動與成果;對那些說話時要分成1、2、3個要點的人,要強調邏輯與條理;而對於那種慢吞吞的人,多談談某種產品會帶來什麼樣的感受。
這個技巧需要不斷的練習才會更好地掌握。
建立親和力技巧之二:配合別人的興趣與經曆
人際關係大師戴爾·卡耐基的著作《人性的弱點》在世界銷量上,被稱為僅次於《聖經》的超級暢銷書。他在書中就寫到:“我們要對他人真誠地感興趣,聆聽對方的談話,就對方的興趣來談論以及鼓勵他人談論他自己。”